《人类的起源和进化》__济南版_PPT课件.ppt_第1页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__济南版_PPT课件.ppt_第2页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__济南版_PPT课件.ppt_第3页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__济南版_PPT课件.ppt_第4页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__济南版_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上面显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大猩

2、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3.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现代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3.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现代类人猿

3、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重点,臂行,直立行走,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类人猿脑的容量约 为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人类从哪里来?,进化论,2.1871年达尔文在他另一本著作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

4、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1.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人猿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资 料 分 析,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 里的森林 古猿会产 生什么影 响?,资料

5、分析,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 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 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 说明了什么?,地形变化,气候变化,森 林 古 猿,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人类,2、古猿演化成早期人类,发生了哪些形体上的变化?,长期只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使双手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直立的姿势,如 、 、 、 等。 这样,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重 心 下 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人类学家将 作 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直立行走,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_、猩

6、猩和_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_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 (1)最直接证据:_。 古猿化石的特点:门齿_,与人相似;犬齿和臼齿_,与猿类似。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距今年代越久远的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_。 结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_逐步进化而来的。 (2)其他证据 类人猿也有_等血型。 黑猩猩和人类的_差异非常小。 类人猿所患的一些疾病与人类_。,大猩猩,长臂猿,类人猿,化石,小,发达,相似,森林古猿,A、B、O、AB,DNA,相同,二、古猿到人的演化 1、演化前的古猿:距今约12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_ 的森林里,过着以_为主的生活。 2、演化的原因:环境发生变化

7、。 3、古猿的进化 (1)大部分古猿灭绝,一部分古猿退向森林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演化成现代类人猿。另一部分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 (2)营地面生活中四肢的变化:前肢使用_,后肢用于_。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由_变为_。 经过漫长年代,四足行走的古猿变成_行走的早期人类。 4、现代人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经过漫长的时间,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5、人类学家将 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热带和亚热带,树栖,行走,天然工具,弓形,S形,两足直立,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一、人类进化的历程,能人头骨化石 及遗物,“

8、露西”少女,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直立行走,化石图片分析,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东非人”遗物分析,尼安德特人生活想像图,现代人生活想像图,一、人类进化的历程 1、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哪个阶段人类学会用火,北京猿人是哪个阶段?,直立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南方古猿

9、,能 人,直 立 人,智 人,直 立 行 走,使 用 工 具 制 造 工 具,能 够 用 火,大 脑 发 达,产 生 了 语 言,人 类 变 得 越 来 越 强 大,体型、制造工具、是否着衣,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体型、制造工具、是否着衣)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3、人类起源的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能够产生火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4、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 5. 人类学家将 是否直立行走

10、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二、现代人种的分化,1、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虽然体质特征不同,但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 ,他们同属一个物种智人种。 2、现代人划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见课本34页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种族与民族,种族是根据能遗传的体质特征,主要是皮肤颜色,头发形状等划分,民族史根据语言、地域、经济和生活习俗等划分的。 中国虽由26个民族组成,但种族主要是蒙古利亚人 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

11、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关于人类的始祖,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 B、起源于欧洲 C、起源于非洲 D、起源于美洲,自测自评,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基础中考,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综合提升,“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综合提升,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变化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综合提升,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