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_增压机操作法定稿_第1页
80_增压机操作法定稿_第2页
80_增压机操作法定稿_第3页
80_增压机操作法定稿_第4页
80_增压机操作法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中捷石化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增压机操作规程中捷石化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增压机操作规程中捷石化集团炼油厂 2008.031、概述增压机是催化装置的重要设备,用于对从主风机出来的约占总量810%的主风进行增压,增压后的主风一部分作为外取器的流化风用。另一部分进入外取热器立管底部,作为外取热器中催化剂返回再生器密相床的提升风,为逆流再生提供推动力,本装置共有两台增压机组互为备用。 机组采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90118 ,该系列离心式鼓风机均为单级悬臂结构。用齿轮变速器增压、增速、电动机传动,电动机与变速器以弹性联轴器联接。鼓风机叶轮直接安装于变速器从动齿轮的自

2、由端上。鼓风机壳以螺栓固定在变速器箱体一端。轴承的润滑采用齿轮油泵强力供油,主油泵安装在变速箱体上、备用(启动)油泵安装在油箱上。变速器与电动机安装于同一铸铁底座上,底座内部空腔为贮油箱,其主要结构包括机壳、转子、变速机、轴封和润滑系统。2、基本技术数据:21 D90-118型增压机2.1.1设计性能 介质 空气进口流量 Qin 220 m3/min(湿)进口压力 Pin 0.39 Mpa(A)进口温度 Tin 180 出口压力 Potc 0.48 Mpa(A)轴功率 N 251 kW主轴转速 n 11631 r/min2.1.2 采用原动机型号 YB450M1-2功率N 280 kw转速n

3、3000 r/min电压E 10 kv2.1.3外型尺寸、动力特性及重量进口尺寸 DN325 mm进口方向 轴向水平出口尺寸 DN273 mm出口方向 垂直向上外型尺寸:长: 4231 mm宽: 1280 mm高: 1935 mm转子回转方向 从电机端正视鼓风机主轴为顺时针转子飞轮力矩 GD2 130 kg.m2转子临界转数 n1 14487 r/min(一阶) n2 25721 r/min(二阶)转子重量(低速/高速) 137/164.5 kg最大起重件质量 7700 kg鼓风机质量(本体不含电机) 4400 kg最小起升高度 2.3 m2.1.4、电机与增速箱用膜片联轴器连接传动。2.1.

4、5、润滑系统:1)、主油泵:工作压力: 0.245 MPa(G)工作流量: 75 L/min工作转速: 2985 rpm2)启动油泵:工作压力: 0.245 MPa(G)工作流量: 37 L/min采用电动机: 型号: YB90S-4转速: 1400 r/min功率: 1.1 kw电压: 380 V为保证记住停电后的润滑,每台另设置手摇油泵一台。3).手动油泵:工作压力 0.245 Mpa(G)工作流量 15 V双冲程数 30 。C4)、油冷却面积:耗水量 7 T/h冷却水进口温度 30 。C5)、储油箱:最高油位 0.775 m3最低油位 0.35 。C6)电加热器:BGY10-380/5电

5、压 380 v功率 5 Kw2.1.6、主变速主要参数最大功率 280 Kw速比 11631/2985中心距 A=2203、机组试运3.1、试运前的准备工作3.1.1、全面检查3.1.1.1、将机组及工作地面清扫干净。3.1.1.2、检查水、油、汽、电、风等系统,机组、阀门、仪表、电器等设备安装施工完毕,验收合格。3.1.1.3、 查机组及管线上所有螺栓是否拧紧。3.1.1.4、 检查所有测量仪表的灵敏性及安装情况。3.1.1.5、 油冷器试压、试漏合格。3.1.1.6、 循环水系统畅通无阻,无泄漏现象。3.1.1.7、 润滑油系统、油冷器、油滤器、油箱及所属管线清洗干净(用甲苯或柴油清洗,蒸

6、汽吹扫)容器内壁用面团擦净、检验合格。3.1.1.8、 油站准备好经过滤,脱水合格的汽轮机润滑油,机组所采用的润滑油为N32汽轮机油润滑油应具有以下物理及化学性能。粘度 E 50 2.953.31酸值 mg KOH/g 不大于0.02灰份 不大于0.005%闪点(开口法) 不大于180水溶性酸及碱 无凝固点 不大于-1032、油系统装油冲洗跑合3.2.1、检查各油泵是否完好,符合要求。3.2.2、检查所有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安装完好,无漏油现象。3.2.3、用滤油机或手动油泵将合格的润滑油分别加到各机组的油箱内,油面应高于最高油位1015mm。3.2.4、 联系钳工拆开油线进机前的法兰,去掉

7、节流孔板,接临时回油线,先进行外冲洗跑合。3.2.5、 联系电工,检查油泵电机运转方向,确认正确后,启动油泵电机。3.2.6、 油冷器过油前,先将油侧内气体排净。方法:关闭油出口阀,开油侧排空气阀,慢慢打开充油阀,当排气阀有油溢出时,关充油阀,关空气阀。3.2.7、 油冲洗、跑合以循环方式进行,循环过程中每小时宜在4070的范围内反复升降温23次,直至合格;油冷器调节冷却循环水量时,切忌快速开、关冷却水进水阀,以免影响油冷器冷却效果。3.2.8、 调整高速安全阀使系统油压控制在0.120.18 MPa范围内。3.2.9、 冲洗过程中,用木锤频频敲击管线,焊口和弯头处特别注意。3.2.10、 冲

8、洗一段时间后,机组各润滑油入口点前加150目临时滤网。3.2.11、 跑合时,应随时注意油箱液位,必要时向油箱内补油。3.2.12、跑合期间,仔细、彻底检查油系统阀门动作是否灵活,管线有无泄漏。3.2.13、冲洗合格后,全部放掉油箱、油冷器及管线内脏油。清洗油过滤器后重新装上合格润滑油。3.3、单机试运油系统装油冲洗跑合合格后进行机械运转试验,以检验安装的正确性和排除运转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故障。3.3.1、首先脱开变速器与电机的联轴器,按电动机说明书的要求启动电动机,单独对电动机试运转0.51小时,检查电动机的转向、电流、温升、振动以及电气系统是否符合要求。3.3.2、电动机试运转合格后,连接

9、联轴器,将增压机入口阀和节流阀或旁通线阀门微开,将增压机出口阀或旁路放空阀全开。做好无负荷运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3.3、 启动电动油泵,各项指标控制在工作参数范围内。启动电动机,使机组晃动几次,仔细检查增压机转子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并测听机组内都有无碰撞、磨刮声响。3.3.4、确认一切正常后,启动主电机投入无负荷运转试验,连续运转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然后停车检查,如无异党现象,再次无负荷启动,并缓慢打开压缩机入口阀或旁路阀,增加压缩机负荷(注意勿使电动机超负荷),使增压机带负荷连续运转8小时。3.3.5、经机械运转试验,确认机组各项指标正常,如有必要需解体检查,无问题则可准备投入生产运转。4

10、、 增压机运行4.1、单机试运完毕后,联系钳工复查找正值、确认合格。4.2、检查机组用水、电、汽、风情况,检查机组附属仪表,电器后,投用。4.3、打通工艺流程,检查所有阀门,要求灵活好用、开度正确。4.4、启动辅助润滑油泵,建立油循环。 控制油温在3545之间。控制润滑油主进油管压为0.25MPa(G)范围。4.5、调校连锁系统。4.5.1、轴承温度达80时,声、光报警,轴承温度达85时, 声、光报警,主电动机连锁自停。4.5.2、 滑系统总管油压0.07MPa(G)时, 声、光报警,备用电动油泵连锁自启;润滑总管油压0.05MPa(G)时 ,声光报警,主电动机连锁自停。4.5.3、 冷器冷后

11、油温高于50时声光报警。 注意事项:主电动机只有在电动油泵启动后才能启动,主电机停车时,电动油泵应继续运行。4.6、关增压机出口阀,全开出口放空阀,微开入口闸阀,开度510%,增压机出口自保阀应全开。4.7、机组盘车23次,确认机内应无磨擦、碰撞声。4.8、检查准备工作确无问题后,按启动电机按钮,在启动过程中注意电流表的指示变化。4.9、仔细测听增压机及变速箱内声音。特别注意齿轮、轴承、增压机轴承密封及主油泵的工作情况;当风机达到额定转速后,停辅助油泵,注意油压及各轴承的润滑油流动情况,若油压低于0.07MPa,辅助油泵应自启,如备用泵没自启,应手动启泵。4.10、主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时,进入各

12、润滑点前油压应不低于0.120.15MPa(表),各轴承温度低于80。4.11、冷油器出口油温达到40时,投油冷器。控制轴承进口处的油温在3040范围内, 4.12、观察压缩机的机壳在温度上升时热膨胀是否正常,当增压机达到额定转速后,开启增压机入口阀,迅速将增压机负荷增加到额定值,注意观察电机电流变化情况,严禁超标。4.13、 机组进行全面检查。4.14、 组运行正常后,流量转到主控室控制,投出口自保阀。5、正常停机操作法:5.1、接停机通知后,与反应岗位配合,做好停机准备。5.2、逐渐关增压机出口阀,同时开出口放空阀,注意进、出口压力变化,直到全关出口阀,全开出口放空阀,将增压机切出系统(注

13、意电机电流不超标)。5.3、逐渐关闭机组入口闸阀,保留510%开度。5.4、开辅助油泵,油压升起来后,据电动机之使用维护规程停电机。5.5、停机后关闭增压机入口阀。5.6、当机组转子完全停止转动后20分钟或轴承温度低于45时, 停润滑油泵。5.7、关闭油冷器冷却水进、出口阀(冬季水阀保留一定开度,防止冻凝)。6、紧急停机:6.1.机组在运行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车:6.1.1、润滑油压力突然下降至0.03MPa(G),辅助油泵启动后油压仍低于0.05 MPa(G)时;6.1.2、机组震动剧烈,齿轮箱内及风机内有碰撞、研磨之声响时;6.1.3、主电机冒烟,产生电火花时;6.1.4、任一轴瓦温

14、度超过65,经处理无效时;6.1.5、任一轴瓦或密封冒烟,无法排除时;6.1.6、油箱液位低于最低液位线,继续添加润滑油液位仍降时;6.1.7、主油泵工作不正常,轴衬发热,温度不断上升时;6.1.8、风机、变速机、电机的轴向串动较正常情况增加0.20.3mm时;6.1.9、机组中某一零件出现异常情况,危急机组安全运行时;6.1.10、主风机停机、主风切出系统或增压风泄漏时;6.2.紧急停机操作法:6.2.1、与反应岗位联系,以保证停增压机后能迅速用上事故蒸汽。6.2.2、启动辅助油泵,投入增压风自保。6.2.3、按停机按钮。6.2.4、关闭机出、入口阀门。6.2.5、其他按正常停车原则实施。7

15、、机组切换:7.1、 备用增压机应完成开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7.2 备用增压机的各阀应处于以下位置:7.2.1、抽主风入口阀稍开。7.2.2、出口阀关闭。7.2.3、出口放空阀关闭。7.2.4、出口切换阀全开(手阀)。7.2.5、出口切换阀控制阀打开。7.3、按备机启动按钮。7.4、备机启动正常后停辅助油泵,油温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检查机组有无异常声响。7.5、逐渐开大备机入口阀的开度,注意电机电流,直至入口阀全开。7.6、备机正常运行后,逐渐关闭备机出口切换阀(手阀),当备机出口压力达到与主机相等时,逐步打开备机出口阀,并进一步关小切切换阀,直至全关。7.7、逐步关小主机出口闸阀,打开主机

16、切换阀,直至出口阀全关。7.8、在确认备机供风正常后,停主机电机,同时启用主机辅助油泵。7.9、关闭主机入口阀和切机阀。7.10、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应注意:严禁增压机在飞动区运行,同时保证风压恒定。7.11、完成主备机切换后,将控制柜上的增压机转换开关切换至正确位置。8、正常维护:8.1、定时检查、听测运行机组机体内部的声响和轴承振动情况,如果发现振动异常或声音不正常时,应立即上报有关人员,同时采取应急措施。8.2、严密注意润滑油压、风压、风量及轴温变化情况,严格按指标控制。8.3、严禁机组在喘振工况区域(设计流量的1/3)工作,如果发现进入喘振工况区域运转,而防喘振装置失灵时,应迅速手动打开出

17、口放空阀,使机组脱离喘振区运行。8.4、 定期检查油箱液位、润滑油压力(0.070.15MPa);检查过滤器,视情况清洗。8.5、 控制润滑油冷后油温,保证入机前油温在3040的范围内8.6、 按时对油箱脱水,每月对润滑油采样,分析,质量不合格适应予置换。8.7、 检查冷却水量及水温,保持畅通,水压应小于油压。8.8、 增压机每天盘车180度。9、 机组在运转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消除方法9.1 轴承温度超过65。 故障原因(1) 轴承润滑油进口节流圈孔径小,导致润滑油量不足。(2) 润滑油线堵,造成润滑油量不足或回油不畅。(3) 轴衬与轴颈的经向间隙过小。(4) 油带水或变质。(5) 入口油温过

18、高。(6) 油囊太小。(7) 轴承巴氏合金不合格或浇铸缺陷。处理方法:(1) 适当加大节流圈孔径。(2) 找出并排除被堵故障。(3) 重新刮研轴承。(4) 消除漏水故障并更换润滑油。(5) 调节冷却水量。(6) 适当刮大。(7) 重新更换轴承。9.2 轴承振动 故障原因:(1) 变速器主动轴与电动机转子不同心。(2) 增压机转子及变速器齿轮轮轴平衡遭到破坏。(3) 变速器齿轮啮合不良。(4) 轴承进口油温过低。(5) 机壳内聚集有液体。(6) 变速器的螺栓或地脚螺栓松动。(7) 轴承压盖与轴承间过盈太小。(8) 负荷急剧变化或进入喘振工况区域工作。(9) 轴承间隙过大。(10) 主轴弯曲。 处

19、理措施:(1) 重新找正。(2) 除净转子上的粘着物,并重新找平衡。(3) 重新调整研合。(4) 调整进口油温。(5) 打开机壳检查,排净积液。(6) 重新紧固螺栓。(7) 刮研轴承压盖水平中分面或增加轴承调整垫片,保证过盈。(8) 迅速调整节流阀的开度或打开放空阀。(9) 减小轴衬间隙。(10) 按要求重新校正大小齿轮间的平行度和交叉度,校正主轴9.3 变速器齿轮工作时出现噪音脉冲冲击现象故障原因:(1) 两齿轮轴不平行或中心距公差不符合规定。(2) 齿轮润滑油有杂质。处理措施:(1) 开盖检查、修复。(2) 更换润滑油。9.4 主油泵运转时,油管中无油压或油压急降故障原因:(1) 油路止回

20、阀安装不正确。(2) 油泵齿轮严重磨损,间隙过大。(3) 油泵齿轮端面与泵体及侧盖间隙过大。(4) 油管路破裂或泄漏。(5) 油过滤网堵塞。(6) 油泵吸入管路漏气。(7) 油箱中油位低于最低液位线。(8) 压力表失灵或压力表导管有故障。处理措施:(1) 检查止回阀。(2) 修整齿轮,调整间隙。(3) 根据要求间隙重新修理。(4) 检查并更换油管。(5) 清洗过滤网。(6) 检查并消除漏点。(7) 加添润滑油。(8) 更换压力表或疏通导管。9.5 冷后油温度高故障原因:(1) (1)油冷器内有积垢。(2) (2)油冷器水程有气阻。(3) (3)润滑油变质。(4) (4)冷却水量不足。(5) (

21、5)冷却水管道阀门堵塞。(6) (6)冷却水压力不足。(7) (7)由于管道出现故障使冷却水中断。处理措施:(1) 清洗油冷器。(2) 打开顶部放油螺塞,将空气放出。(3) 更换润滑油。(4) 检查并更换。(5) 加大进水量。(6) 调整压力。(7) 检查并排除故障。9.6 主油泵振动发热或噪音大故障原因:(1) 油泵齿轮安装不正确。(2) 油泵齿轮在装配不合适,齿轮碰触油泵外壳。(3) 主油泵的外壳与侧盖连接螺栓松动或定位销未装。处理措施:(1) 重新找正。(2) 检查外壳,同刮刀轻轻修刮碰触的地方。(3) 将定位销安装好,拧紧螺栓。9.7、机组出口流量低故障原因:(1) 密封间隙过大。(2) 进气管路堵塞处理措施:(1) 调整间隙或更换密封(2) 清理进气管路9.8油箱油位急剧下降故障原因:油管路及其连接法兰或油箱漏油处理措施:检修管路或油箱9.9油泵吸不上油故障原因:(1) 泵吸油管路不严密,有空气被吸入(2) 止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