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齿轮作图题_第1页
机械设计---齿轮作图题_第2页
机械设计---齿轮作图题_第3页
机械设计---齿轮作图题_第4页
机械设计---齿轮作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1 图 1 所示蜗杆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蜗杆为主动件,若蜗杆1 的转动方向如图中 n 1 所示,蜗杆齿的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试分析:( 1)为使中间轴 I 所受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确定蜗轮2 、斜齿轮 3 和斜齿轮 4的轮齿旋向;( 2)在图 1 的主视图上,画出蜗轮2 的圆周力 Ft 2 、径向力 Fr2 和斜齿轮 3 的圆周力Ft3 、径向力 Fr32 在图 6 上直接改正轴系结构的错语。(轴端安装联轴器)图 61.( 1 )蜗轮 2 、齿轮3、齿轮4 的旋向(6 分)( 2 ) F、 F 的方向(4 分)a2a3( 3 ) Fr 2、Ft2 、Fr 3、 Ft

2、3 的方向(4 分)2 答案图。应画出垫片;应画出定位轴套,并将装齿轮的轴段长度缩短;应画出键;应降低轴肩高度,便于拆卸轴承;画出轴径变化,减小轴承装配长度;画出密封件;画出联轴器定位轴肩;键长应改为短于轮毂长度;最新资料推荐每改正 1 处错误(2 分)(改正 6 处错误得满分)3.图示为由圆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已知:轴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1) 在下图中标出各轮转向。 ( 2 分)(2)为使 2 、 3 两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确定并在图中标出3、 4 两轮的螺旋线方向。 ( 2分)(3)在图中分别标出 2、 3 两轮在啮合点处所受圆周力Ft 、轴向力 Fa 和径向力 Fr

3、 的方(4 分)(1) 各轴转向如图所示。(2) 3 轮左旋, 4 轮右旋。(3) 2 、 3 两轮的各分力方向下图所示。Ft2Fr2Fa3Fr3Ft3Fa24. 图 3 中为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的轴系,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端装有联轴器。试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图中错误处写出序号并在下半部改正,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的内容)(每指出一处明错误内容和改正的,得 1 分,总分为 10 分),并正确说键的位置应与齿轮处在同一直线上,而且结构不正确; 轴承盖孔径应大于轴径,避免接触;此处不应有键联接; 轴长应短于轮毂长度,保证轴套压紧齿轮;轴应有轴环,使齿轮定位; 轴承应正装;轴不应与轴承盖相碰,且

4、不需这么长; 左右两轴承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两轴承内侧应加封油环; 箱体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未分开。5. (1) 指出下面轴系结构图中的错误并改正。键的布置无法安装连轴器;端盖处应有轴肩;端盖与箱体间应有垫圈;端盖与轴连接最新资料推荐处应有密封圈;安装轴承处应有轴肩;套筒高度不能高于轴承内圈高度;与齿轮配合的轴的长度应略小于齿轮宽度;轴承内圈应有定位轴肩;端盖卡紧端高度应小于轴承内圈高度。(2) 图中所示为带传动的张紧方案,试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改正。6.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结构设计的错误。要求: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2.按序号列出错

5、误,并用文字提出改正建议;3.不必在图中改正。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键过长;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 2mm ;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最新资料推荐7. 图示为由圆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已知:轴为输入轴,转向如图所示,输出轴功率 P 5KW ,转速 n 157rpm ,各轮齿数为: z1 =25 , z2=60 , z3=22 ,z4=84 ,设效率为100 。

6、(1) 在图中标出各轮转向,并计算各轴的转矩。(2)为使 2 、 3两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确定并在图中标出3 、4 两轮的螺旋方向。(3)在图中标出2、 3 两轮在啮合点处所受各分力 ( Ft 、 Fr、Fx)的方向。343411n1n122解:( 1 )各轴转向如图所示。i14z2 z460849.161分z1z32522i34z4843.821分z322n i14 n9.161571438.12 (rpm)1分ni14n3.82157599.74 (rpm) -1 分P5T9550955033.2( Nm )1分n1438.12T9550P9550579.6(Nm)1分n599.74T95

7、50 P95505304.1(Nm)1分n157(2 )3 轮左旋, 4轮右旋。3分(3 )2、 3两轮的各分力方向如图所示。4分图示为两级斜齿轮传动,由电机带动的齿轮1 转向及轮齿旋向如图所示。今欲使轴上传动件轴向力完全抵消,试确定: 斜齿轮 3 、 4 轮齿的旋向;用图表示轴上传动件受力情况(用各分力表示)。最新资料推荐9. 下图是齿轮蜗杆减速器,齿轮1 为主动轮,其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齿轮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并在图中画出;(1 分 )2)在图中画出齿轮 1和齿轮 2 在节点 A 处所受的轴向力方向; (2 分 )3)为使齿轮2 和蜗杆3 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判断蜗杆

8、3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判断蜗轮 4 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 (2 分 )4)画出蜗杆3在节点 B 处所受三个分力方向,画出蜗轮4的转动方向。 (4 分 )电动机最新资料推荐答:(左旋 )4Fa1Fa2Fa3Ft32Ft4Fr3(左旋 )(左旋 )10.指出图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在错误之处标出数字作记号,分别按数字记号一一说明其错误原因(指出每个错误1 分,说明错误类型1 分,正确指出并说明5 处错误即为满分。无键槽,联轴器和轴周向固定需要键联接。无轴肩,联轴器需要轴肩轴向固定。缺少垫圈,透盖和箱体之间应有垫圈。应有阶梯轴,便于轴承装配。轴承内圈无定位。齿轮宽度应比轴段长度长2-3mm。齿

9、轮与轴应有键联接,缺少键槽。轴肩过高,不便于轴承拆卸。缺少垫圈,透盖和箱体之间应有垫圈。找出错误 5 个以上给5 分(每个1 分),说明原因正确给5 分(每个1 分)11. 设计下图机座的螺纹联接结构,已知:件1 材料为钢,件 2 材料为铸铁。(要求:需防松,满足经常拆卸的需要。螺纹公称尺寸为M10 )。12.指出斜齿圆柱齿轮轴承部件(稀油润滑)结构中的错误,并在相应位置标注, 在轴线下对称位置画出正确的结构图。(注:同类错误算一个,指出及改对6 个及 6 个以上错误得满分,指出一个错误得1 分,改对一处得1 分)最新资料推荐答:没加调整垫片;联轴器右端用轴肩定位;轴输出端用密封圈密封;轴承应

10、布置成面对面或背对背;应保证齿轮左端可靠定位; 套筒不应该超过轴承内圈;箱体内壁与轴承右端面留有 3 5mm 间隙;轴承内外圈剖面线方向要一致;齿轮右端用轴肩定位。13.下图所示蜗轮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蜗杆为主动件,若蜗杆1 的转动方向如图中n 1 所示,蜗杆齿的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试分析:(1 )为使中间轴I 所受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确定蜗轮2、斜齿轮3 和斜齿轮4 的轮齿旋向;(2 )在图中画出蜗轮2 的圆周力 Ft2 、径向力 Fr2 和轴向力Fa2 以及斜齿轮3 的圆周力 Ft3 、径向力 Fr3 和轴向力Fa3 。最新资料推荐14.如图 4-1 为圆柱齿轮蜗杆传动。已

11、知斜齿轮1 的转动方向和斜齿轮2 的轮齿旋向。(1) 在图中啮合处标出齿轮 1 和齿轮 2 所受轴向力 Fa1 和 Fa2 的方向。(2) 为使蜗杆轴上的齿轮 2 与蜗杆 3 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并标出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并指出蜗轮4 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3) 在图中啮合处标出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答案图15.如图所示蜗杆蜗轮- 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轴为输入轴,已知蜗杆1 的转向 n1 和蜗最新资料推荐轮 2 的轮齿旋向如图所示。(1)在图中标出齿轮2、 4的转向( 3 分)(2)为使中间轴所受的轴向力可抵消一部分,试确定斜齿轮3 、 4 的轮齿旋向(3)

12、在图中标出齿轮2、 3所受的圆周力 Ft 2 、 Ft 3 和轴向力Fa 2 、 Fa3 的方向。( 4 分)( 1 )齿轮 2 、 4 的如图所示。(2 ) 3 轮右旋, 4 轮左旋。( 3 ) 2、 3 两轮的各分力方向下图所示。Fa2Ft2Ft3Fa316. 图 4-2 中的结构错误 (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 ),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1 )联轴器的键 1 应采用 C 型键联接, 同时,键的布置应与齿轮轴段处的键在同一母线上;( 2 )轴承端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并设计密封件;( 3 )左边轴承轴段与轴承端盖轴段之间应设计一个阶梯,不应为同一直径轴,以便于轴承安装;(4 )左轴承端盖与轴承座间应有垫片;( 5 )左端轴承内圈厚度应略高于轴环厚度;( 6 )齿轮宽度应略短于相应轴段长度1-2mm ;(7 )齿轮轴上的键长应短于轴段长度;( 8 )右端轴承内圈厚度应略高于轴环厚度;( 9 )、右轴承端盖与轴承座间应有垫片;最新资料推荐2345678910111217. 指出图 4-2 中的结构错误 (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 ),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 1 2mm ,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