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_第1页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_第2页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_第3页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_第4页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郑和是什么人?西洋是指什么地方?,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府为 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赐他姓郑,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宝太监。,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郑和为什么能多次前往西洋?他去的目的又是什么?,1条件和目的,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一个标准足球场,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明代罗盘,如果你处于郑和同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成祖即位后,国力日趋强盛,他力求在外交上有

2、一番大作为,在海外诸国树立华夏中国的崇高威望,从而达到万国来朝的盛况。“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成祖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耀扬国威,目的:宣扬国威,西洋取宝。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百船竞发壮观景象,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出发地点和所到达的地区。,时间:14051433年; 次数:7次 出发地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 到达地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00余艘,27800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开始时间早,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航海时间长,次数多; 航海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技术高超、设备先进; 到达的地区范围广。,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意义: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意义:2.郑和下西洋,加强 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 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苏禄王墓,马来西亚三保公庙,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意义:3.郑

4、和下西洋,促 进了南洋的开发。,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思考: 1.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 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2.采取这个政策的原因是什么?,闭关锁国政策,1、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 以加恩体恤。” 2、 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转入南洋 一带,清政府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 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进行 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民跟外界接触 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故实行闭关政策。,阅

5、读上述材料,找出: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原因: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滋长了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故步自封。(根本) 2、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防范抗清力量,防御西方殖民侵略。,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表现: 顺治(澳门)1、限定通商口岸 康熙(澳门 漳州 宁波 云台山) 乾隆(广东)2、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3、提高关税,抑制出口。4、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数据比较,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闭关锁国的恶果,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