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导学案_第1页
《虞美人》导学案_第2页
《虞美人》导学案_第3页
《虞美人》导学案_第4页
《虞美人》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虞美人导学案 高二语文 编者:林正姿【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3、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学习重点】 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学习难点】 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词中帝,亡国君)1、 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李后主。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封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

2、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李煜因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养成他非常率真任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像贾宝玉的类型。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没有心机,不懂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成为一个无能昏庸的君主;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生活豪华奢侈,没有节制,而导致国破家亡。也因为率真任性,所以,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仍然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所反省和节制。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封作违侯命,由国君降而为俘虏,穿戴白衣白帽,开始屈辱的后半生。他曾经对旧日宫女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又对当时已成为宋臣的旧臣说:“悔不该错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都是因为在南唐灭亡前向李煜直谏被杀。当时这位旧臣听见后主在

3、这种情景下还说这种话,吓得不敢吭声。后来宋太宗问及,徐铉不敢隐瞒,据实说了李煜的话。宋太宗听了,于是,对李煜有了猜忌之心, 据说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公元978年七月初七,这天既是乞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后主,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写下了虞美人词。也就在这个晚上,它传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2、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前期词作题材狭窄,主要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抒发亡国之痛、故国

4、之思,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题遗山诗清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 “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 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3、 作为红颜知己的李煜性情中人 前期与大、小周后感情甚笃,生活奢靡。2、 关于虞美人的介绍1、 人名虞姬 虞姬是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项羽被围于垓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不逝

5、。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于是虞姬拔剑自刎。2、 植物名虞美人 虞姬拔剑自刎后,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把这种花叫“虞美人”。别名::丽春花、罂粟花,是比利时国花。全株可入药,亦有毒,花语 :白色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顺从 。3、 词牌名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

6、词牌。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教学流程】一、导入。展示图片,并配低沉哀怨的音乐。教师讲李煜的故事: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

7、,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请问他是谁? -李煜。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课堂虞美人。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词。二、预习检测解释虞美人: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三、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知人论世的内容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并请小

8、组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其他小组点评。(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应注意些什么?应怎样读才能达到最好?再请小组诵读)2、诵读指导:要做到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局部的重音和节奏。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和悔恨的味道。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慢读:“几时”和“知多少”;重读:“又”、“朱颜改”、“几多”和“一江”;延长:“昨夜”和“向东流”)3、播放录音朗读。4、学生齐读这首词。四、合作探究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这一个诘问

9、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也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那么过去的日子呢?经历过欢娱,也经历过痛苦,经历过繁华,也经历了失败,这些都已经成为回忆。多少往事,只能积压在心中,无人可诉,无处可诉。想想过去和未来,只有无法排遣的愁闷。(不一定要求学生有统一的答案,只要理解合理即可。)(小组代表诵读全词)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

10、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的是一种郁结已久的愁绪,用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来作比喻,就具有了一种奔放恣肆的气势,愁绪是沉着的情感,而作为喻体的春水又是飞动的。这两句词风神秀丽,是李煜在繁华落尽之后展现出来的一派天真。以水喻愁,在李煜之前已经有了这种写法。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刘禹锡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九首其二)。(不一定要求学生有统一的答案,只要理解合理即可。)(两个小组诵读全词)3、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李煜生于昇元元年(937),当时正是南唐盛世。他25岁(961)在金陵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南唐君主。当时是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已经是宋国的属国。他当政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李煜在位15年,975年冬,他39岁的时候蒙羞投降,随军北上,在宋都汴梁过

12、了约三年的囚居生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去世,死时42岁。虞美人写于他被俘之后、软禁汴京时期,据说虞美人引动了宋太祖的杀机,导致李煜被牵机药毒死。李煜被俘之后的词作不同于前期摹写宫廷生活的艳情作品。亡国被俘,对于他来说,是生活中的巨大转折。李煜本是具有纯真气质的诗人,向往渔夫那种“一壶酒,一竿身”的逍遥生活,向往佛教境界中超脱尘梦的解脱。南唐灭亡后,他从一个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李煜后期的词作字字血泪、感慨深重。王国维评价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是看到了李煜以纯真的悲情表现出来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悲、无限愁闷。

13、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正所谓“文章憎命达”,“国家不幸诗家幸”。(本题意在帮助学生体会虞美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并让学生认识到词人的经历和词情的关系。)五、教师总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而在治国上一筹莫展的李煜面对故国,只能是悲从中来,伤心怀旧,最终死于自己心爱的词。而李煜的成功,恰恰也是从他做亡国奴的那天开始的,

14、可以说,是亡国的代价,造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作品里的凄丽愁绪依然笼罩着千年以后的我们,我想他在饮下宋太祖赐的牵机药时,心里肯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哀,一是为帝王的悲哀,二是为诗人的悲哀。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帝王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六、练习检测讨论:这首词和李煜同时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各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喜。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参考答案: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