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_第1页
3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_第2页
3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_第3页
3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_第4页
3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 测绘案例分析 -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1 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生产1.1 数学基础( P264) 掌握 :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以经纬度为单位。1.2 地理实体数据设计( P264)熟悉 :1.地理实体数据内容设计地理实体数据是根据相关社会经济、 自然资源信息空间化挂接的需求,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内容提取与分层细化、 模型对象化重构、 统计分析等处理而形成的。地理实体数据采用实体化数据模型, 以地理要素为空间数据表达与分类分层组织的基本单元。每个要素均赋以唯一性的要素标识、实体标识、分类标识与生命周期标识。通过这些标识信息能够实现地理要素相关社会经济、 自然

2、资源信息的挂接, 还能够灵活地进行信息内容分类分级与组合,并实现基于要素的增量更新。地理实体数据包括基本地理实体和扩展地理实体两类。基本地理实体包括境界与政区实体、道路实体、铁路实体、河流实体、房屋院落实体等。扩展地理实体是指在基本地理实体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数据源及应用情况而定义的地理实体,扩展的实体必须遵循 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定义的概念数据模型。各类实体的最小粒度应与相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所采集的最小单元相同, 如 1:5 万比例尺政区与境界实体的最小粒度应至三级行政区 (市辖区、县级市、县、旗、特区、林区)及相应界线 ;1:2000

3、 及大比例尺的境界与政区实体的最小粒度应至四级行政区(区公所、镇、乡、苏木、街道)及相应界线。(1)境界与政区实体,包括行政境界及其所围区域。行政区域实体按不同级别行政单元划分,包括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县(市辖区、 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乡(区公所、镇、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街道)等;行政境界是行政区域的.边界,每个行政境界实体由相邻行政区域单元定义。(2)道路实体,按道路名称划分,以道路中心线表达。将具有同一名称的道路的中心线定义为表示该道路的实体;所有道路实体构成连通的道路网;不同尺度数据集中的所有道路都需以中心线表达,

4、并构成连通的网络;对于源数据中没有名称的道路,按其中心线的最小弧段定义实体。(3)铁路实体,按铁路名称或专业编号划分,以铁路中心线表达。将具有同一名称或专业代码的铁路中心线定义为表示该铁路的实体;所有的铁路实体构成连通的铁路网 ;不同尺度数据集中的所有铁路都须以中心线表达,并构成连通的网络 ;对于源数据中没有名称或专业代码的铁路,按其中心线的最小弧段定义实体。1.3 地名地址数据设计( P266)了解 :1.地名地址数据内容设计地名地址数据以坐标点位的方式描述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和属性, 是实现地理编码必不可少的数据, 是专业或社会经济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挂接的媒介与桥

5、梁。地名地址信息以地址位置标识点要素来表达。 现实世界任一地理实体均可以利用地名地址信息(地址位置标识点)来实现其地理定位。通过地址匹配,与某一地理实体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如法人机构、 poi、户籍等)可以挂接到地址位置标识点上, 也可以通过地址位置标识点的地理实体标识码实现与相关地理实体的关联。 同一地理实体如果可以抽象为不同类型的多个要素, 其均应继承该地理实体的地名地址信息。地名地址数据必须包含标准地址(地理实体所在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 、地址代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 还需包括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 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

6、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以及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2.地名地址数据处理方案设计地名地址数据是对数据源进行内容提取、 模型重构、规范化处理、脱密处理、一致性处理后形成的,如图所示。.在地名地址数据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数据建模、 数据组织、属性赋值等。(1)地名地址数据建模。地名地址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地理位置标识点的定义规则如下:区域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 包括行政区划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的点位,行政区划内标志性建设物的点位,面状区域的重心点点位。线状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 包括线状实体中心点的点位, 线状实体中心线系列点的点位,线状地物(河流、山脉等)的标志点。局部点的地

7、理位置标识, 包括门(楼)址标牌位置或建筑物任意内点的点位,标志物中心点的点位, 兴趣点门面中心点或特征点的点位, 自然地物的中心点或标志点。(2)地名地址数据组织。地名地址数据以地名地址数据表来表达。(3)地名地址数据基本属性。地名地址的基本属性项包括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地名地址坐标、地名地址代码、地理实体名称、地名地址分类等,前两者为必填属性。1.4 电子地图数据设计( P267)了解 :1.电子地图数据内容设计电子地图数据是针对在线浏览和标注的需求,以各类数据源为基础, 经过内容选取组合、 符号化表达、 图面整饰后形成的各类视屏显示地图。电子地图的表达内容一般需依据服务对象和信息负载量而

8、设定,可采取不同维度的线划图、 影像地图、地形晕渲图等多种形式。.2.电子地图数据处理方案设计大多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在进行网络发布之前均需经过内容提取、 模型重构、规范化处理、一致性处理、脱密处理、符号化表达、地图整饰、地图瓦片生产等处理,如图所示。在电子地图数据生产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图分级、 地图表达以及地图瓦片规格与命名等。(1)地图分级。按照显示比例尺或地面分辨率将地图分为 20 级。制作电子地图时,每级要素内容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每级地图的地图负载量与对应显示比例尺相适应的前提下, 尽可能完整保留数据源的信息。第二,下一级别的要素内容不应少于上一级别, 即随着显示比例

9、尺的不断增大,要素内容不断增多。第三,要素选取时应保证跨级数据调用的平滑过渡, 即相邻两级的地图负载量变化相对平缓。 影像数据应根据影像分辨率的不同, 按照相应层级的地面分辨率进行分级对应。(2)地图瓦片。地图瓦片分块的起始点从西经 180,北纬 90开始,向东向南行列递增。瓦片分块大小为 256 像素 256 像素,采用 png 或 jpg 格式。地图瓦片文件数据按树状结构进行组织和命名。(3)地图表达。不同显示比例下符号与注记的规格、颜色和样式以及电子.地图配图应按 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进行。.案例样题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

10、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 ”,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 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 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 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 为“天地图 ”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 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 (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 、优于 2.5m( 0.2 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 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 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 级线划电

11、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 poi )、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 -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 gb/t 20268 -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

12、删除涉密信息内容, 降低空间精度, 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 并应经过地图审核。 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 (国测成发 20108 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 (国测法字 20031 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国测图字 20092 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 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 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 (试行)(国测成发20119 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 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

13、得优于 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 1) 1:1 万地形图数据库:共 6317 幅。( 2) dem:5m 分辨率。( 3)影像:全省 1m 分辨率 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 0.6m quickbird 卫星影像 ;局部区域 0.5m 航空影像。( 4)地名地址数据: 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 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 ;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 poi 点。( 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 2008 年 gps 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 6)旅游专题数据: 包括

14、星级旅游点、 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问题 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 1)覆盖全区域的1:1 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 年。( 2)覆盖 a 市建成区的 1:1000 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 年。( 3)覆盖 b 市建成区的 1:500 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 年。( 4)覆盖 a、b 两市郊区的 1:5000 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 年。( 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

15、骨干网数据、 poi 数据,现势性为 2011 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 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 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参考答案 .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在线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网络电子地图遵循的技术标准主要是 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网络服务电子地图数据的坐标系统、数据源、地图瓦片、地图分级及地图表达,适用于电子地图数据的制作、加工、处理、地图瓦片的制作以及地图瓦片文件数据

16、交换。在电子地图数据生产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图分级、 地图表达以及地图瓦片规格与命名等。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基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群体,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所使用的数据分为涉密版和公众版两类。 其中公众版数据运行于互联网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环境, 须符合国家地理信息与地图公开表示有关规定, 包括数据内容与表示、影像分辨率、空间位置精度共三个方面。公众版数据的影像分辨率要求: 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 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 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所有类型的公众版数据的空间位置精度:位置精度不高于 50m

17、,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 100m。4. 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首先利用道路骨干网数据和poi 数据对全区域 1:1 万、a市和 b 市郊区 1:5000、a 市 1:1000、b 市 1:500 数字地形图进行更新,使所有数据集中的道路骨干网、poi 的现势性都达到2011 年。然后利用更新后的数字地形图数据进行1520 级电子地图数据生产。 其中,a 市建成区使用更新后犃市1:1000 数据,b 市建成区使用更新后犅市1:500 数据,a 市和 b 市郊区使用更新后1:5000 数据,其余区域使用1:1 万数据。在数据生产过

18、程中, 依据 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进行内容提取、模型重构、规范化处理、一致性处理,然后依据公众版数据处理要求进行脱密处理,最后再根据电子地图分级(省级为 1517 级、市级为 1820 级)进行不同级别电子地图的内容组合、 符号化表达、地图整饰、地图瓦片生产。2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建设2.1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的构成(P270) 掌握 :2.2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功能设计(P270) 了解 :(1)在线服务基础系统(2)门户网站系统(3)二次开发接口(4)在线数据管理系统1.在线服务基础系统(1)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实

19、现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元数据采集、 注册、汇集,在此基础上提供地理信息资源的查询、发现以及对服务资源的聚合或组合。(2)二维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提供对预先编制的线划图、影像地图的浏览服务。(3)三维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提供由遥感影像、 dem 构建的三维地形场景浏览以及城市范围内以三维建筑物模型和纹理构建的三维城市景观、 城市立面街景浏览。.(4)地名地址查询服务,提供对规范化地名、地址的查询与定位。(5)数据存取服务,提供数据操作、地理编码等直接访问平台数据的服务。数据操作支持对经共享授权的数据进行直接远程操作,包括数据查询、 数据库同步、数据复制、数据提取等。(6)必须支持

20、ogc 的 wfs、wcs 规范,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通用it标准。地理编码可以把包括地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网络地址属性的信息定位到地图上,并要求支持ogc 的相关规范。(7)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包括常用公共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也包括统计数据制图服务、空间查询统计、空间数据对比、统计分析与图表、地形分析等面向应用领域的一些常用功能并要求必须遵循 ogcwps 规范。2.门户网站系统(1)地理信息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等基本服务。(2)信息标绘、路径规划、数据提取与下载、空间信息查询分析等扩展服务。(3)接入或集成各类相关网站专题服务。(4)提供必使

21、用条款、用户意见反馈、服务运行状态等信息以及使用帮助信息,如各类服务的接口规范、应用程序接口( api)文本以及开发模板、代码片段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等。3.二次开发接口提供调用各类服务的浏览器端二次开发接口与控件。4.在线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在线服务数据入库、管理、发布、更新、备份。2.3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P271) 了解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基于soa 架构实现互操作,其特点就是松耦合, 即服务与数据之间、 服务与软件之间、 服务与软硬件支撑环境之间非紧密 !定,主要服务规范性服务接口与协议实现互操作,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的选型应重点考虑技术

22、先进性、 开放性、成熟度、商业化服务响应能力等。.案例样题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 ”,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 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 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 门户网站系统、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

23、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 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 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参考答案 1.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地理信息浏览服务必须支持ogcwmts、ogcwms 规范 ;地名地址查询服务须遵循ogcwfs-g 规范 ;要素查询服务应遵循o

24、gc 的 wfs 规范 ;空间分析服务须遵循ogcwps规范。3.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基于soa 架构实现互操作,其特点就是松耦合,.即服务与数据之间、服务与软件之间、服务与软硬件支撑环境之间非紧密 !定,主要服务规范性服务接口与协议实现互操作, 具有极强的灵活性。 为此任何一种软件,只要支持相关的互操作协议,能够提供规范的接口,发布标准服务,即可支持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与此同时,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需要提供 7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 需要实现分布式多源服务聚合, 能够应对来自网络用户的高强度访问与应用, 并抵抗网络环境中各类攻击。因此,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的选型应重点考虑技术先进性、开放性、成熟度、商业化服务响应能力等。3 运行支持系统建设3.1 知识要点( P272) 掌握 :运行支持系统主要包括(1)互联网接入系统(2)服务器集群系统(3)存储备份系统(4)计算机安全保密系统1、互联网接入系统。“天地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