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ppt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ppt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ppt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ppt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及其意义,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2.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推力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 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农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拉力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公共设施齐全; 城市交通便捷。,考点一: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例1】读资料一、资料二,思考: 资料一、资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说明判断的依据。,城市化,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例1】,B,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A,注:城市人口中心城

3、区人口郊区人口,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特点:水平较高,增长迅速 问题: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 趋势:郊区城市化,特点:水平高、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问题:中心区衰弱 趋势:逆城市 化,D,2.两类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的空间差异,早,先快后慢,高,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向农村或小城镇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晚,二战后起步,速度加快,低,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c,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

4、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2014四川文综,910)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D,(2014四川文综,910)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D,(

5、2013安徽文综,2324)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B,(2013安徽文综,2324)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D,知能拓展,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

6、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2012山东卷)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本题要求答出江苏和贵州省两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点。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要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起步早晚几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江苏省与贵州省相比城市化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与交通经济区位、产业基础等差异明

7、显的几个方面回答。 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中国的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如劳动力就业问题,工业能安排大

8、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知能拓展,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

9、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D,C,考点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例4】,自然环境,城市环境,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影响水循环,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季节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