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大型前支点挂篮施工设计说明[全面]_第1页
长江大桥大型前支点挂篮施工设计说明[全面]_第2页
长江大桥大型前支点挂篮施工设计说明[全面]_第3页
长江大桥大型前支点挂篮施工设计说明[全面]_第4页
长江大桥大型前支点挂篮施工设计说明[全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长江大桥挂篮设计方案设计目 录设计说明1、 工程概述 2、 设计依据3、 设计概要4、 总体构造5、 设计特点6、 设计计算7、 主要施工步骤8、 制作与拼装9、 试载要求设计图纸挂篮系统总图(一) CFL-ZT-00(1/4)挂篮系统总图(二) CFL-ZT-00(2/4)挂篮系统总图(三) CFL-ZT-00(3/4)挂篮系统总图(四) CFL-ZT-00(4/4)承载平台(一) CFL-CZ-00(1/2)承载平台(二) CFL-CZ-00(2/2)张拉机构 CFLZL-00止推机构 CFLZT-00行走反滚轮 CFL-GL-00牵引机构 CFLQY-00前/后锚杆组 C

2、FLQW-00标高调节机构 CFL-BG-00 模板系统(一) CFL-米B-00(1/2)模板系统(二) CFL-米B-00(2/2)24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1 . 工程概述李渡长江大 桥斜拉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全长738米,主跨398米,采用对称三跨布置,即170+398+170=738米.桥面宽度 25.1米.主塔采用H型塔,主梁近边墩处边跨因压重需要采用箱形梁,其余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结构,桥轴线处梁高2.651米,设2%双向横坡.梁上标准索距7.6米,边跨现浇段索距为3.7米、5.0米.主梁标准截面尺寸如下:矩形边主梁宽2.3米,顶板厚0.24米,横梁厚0.3米,标准节段设2

3、道横梁.在塔根处边主梁宽度 加大 至3.5米.边跨箱梁腹板厚2.3米,顶板厚0.28米,底板厚0.4米,横梁厚0.4米. 标准节段及SB15号节段主梁横断面如图一所示:图一 标准节段及SB15号节段断面 (单位米米)2 . 设计依据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长江大 桥施工设计施工图. 项目设计委托书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05-200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钢结构高强度 螺栓连接的 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

4、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 . 设计概要 本挂篮为大 型前支点挂篮,设计承载砼重量510吨.设计将其安全与可靠性放在首要位置,承载平台,牵索系统,锚固系统均给予了 充分的 安全储备.为保证施工质量,设计承载平台刚度 大 ,并在适当位置配置锚杆,以减少箱梁纵横向变形及“错台”量;长大 构件分段制作以满足运输及现场拼装的 要求;满足浇筑、移动及调整等使用功能方面的 要求.本挂篮适用于主梁SB2号SB15号、米B2号米B25号节段浇筑. 4总体构造挂篮由承载平台、牵索系统、行走系统、定位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

5、操作平台及预埋件系统等组成.(见图二) 41 承载平台 承载平台是挂篮的 主体结构,由支承悬浇荷载及模板体系的 平面刚架和挂腿组成.平面刚架由二主纵梁、三横梁组成.两侧主纵梁前端开槽,在主纵梁上设置承力面.42 牵索系统牵索系统的 功能是在挂篮悬浇施工时将斜拉索与挂篮连接起来形成前支点;在悬浇完成后,将斜拉索与挂篮分离,实现索力的 转换.牵索系统由张拉机构及斜拉索组成.张拉机构中的 张拉千斤顶通过撑脚固定在垫块总成上.垫块总成可沿主纵梁头部导轨上下滑动并锁定,因而前支点空间位置可调整.43 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实现挂篮空载前移功能,由牵引机构及行走反滚轮组成.牵引机构由两台YC70X150千斤顶通

6、过两根精轧螺纹钢筋,同步牵引挂腿下部行走滑靴带动挂篮前移,行走滑靴在主梁顶面辅设的 滑轨上滑动.挂篮行走时由行走反滚轮平衡前倾力.44 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实现挂篮浇筑前的 定位,由前锚杆组、止推机构及后支点千斤顶组成.挂篮由前锚杆组提升到位,放置在主纵梁尾部的 后支点千斤顶调整挂篮前端的 竖向标高,止推机构承受斜拉索张拉力中的 水平分力.由于挂篮的 自重及构造尺寸都较大 ,再加上本桥主梁断面的 构造特点,使得挂篮横桥向定位的 调整较困难,因此在挂篮前移时,应尽量保证挂篮整体同步平移,并不断观测,随时纠正挂篮的 偏位.当挂篮前端产生横桥向偏移时,可在挂篮后横梁与桥主梁主肋间设反向顶推予以调整;当挂

7、篮挂腿中心线处产生横桥向位移时,在挂篮挂腿与桥主肋间加反向顶推.45 锚固系统 锚固系统包括8组前锚杆组和4组后锚杆组.前锚杆组设在主纵梁中部及侧面,其作用是将承载平台承受的 施工荷载传递到已浇梁段上,后锚杆组设在主纵梁尾部,其作用是平衡挂篮斜拉索初张拉时产生的 后倾力,同时,4组锚杆组亦作为抗风安全锚固点.46 模板系统模板系统由横隔板底模及侧模、主肋侧模及底模、顶板底模、顶模拱架及支架、支撑等组成.横隔板侧模底部通过铰接与承载平台相连,侧模之间采用对拉螺杆连接,横隔板底模位于承载平台前、中横梁之上.前端顶模采用可调撑杆支撑在承载平台上,中间顶模采用拱架支撑,拱架通过铰接固定在主纵梁的 滑轨

8、上.在挂篮前移前,松开对拉螺栓,将边箱梁侧模及横隔板侧模放置于拱架及承载平台上,并与顶模一起随拱架下降至横隔板底标高以下.挂篮前移到位后,再将拱架提升到设计标高位置,立模,浇筑下一节段.拱架用千斤顶顶升到位,并用销轴定位.因而可方便地立模、拆模并将模板系统整体移至下一待浇节段.5.设计特点本挂篮悬浇节段长度 7.6米,现浇桥面宽25.1米,悬浇节段砼质量最大 510t,其设计上具有如下特点:a. 挂篮整体刚度 好,满足了 抗倾、抗风稳定性要求.b. 挂篮操作调整方便,平面及标高调整均采用国产通用设备.c. 挂篮的 主要组成部分承载平台为平面刚架结构,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构件自重较轻.d. 根据

9、各构件受力特点,采用了 不同的 结构形式,在保证平台刚度 和强度 的 前提下,减轻了 平台的 质量.e. 挂篮结构主要采用普通型材制作.f. 挂篮结构及部件采用拼装式,可重复利用.g. 模板系统主要由横隔板及边箱梁底模及侧模、顶板底模及模架支撑等组成.大 部分采用大 模板结构,提高砼外观质量,同时有效的 控制桥形缩短施工周期.h. 中部顶板底模采用拱架支撑,随拱架在挂篮前移前下放至大 桥横隔板以下,挂篮前移到位后再将拱架提升至设计标高位置,便于立模,拆模,模板整体移至下一待浇节段.6. 设计计算6.1 设计荷载 砼荷载 箱梁标准节段质量为420t,SB15号节段质量为510t. 挂篮系统自重

10、人群及施工荷载取1.5kN/米2 风荷载 6.2 计算工况工况:挂篮受水平力牵引前移,风垂直向下(风速13.6 米/s),计算挂篮行走状态的 受力.工况:挂篮行走至新浇梁段最外沿,风垂直向上(风速27.9米/s),计算挂篮行走状态的 稳定性.工况:挂篮位于米B25号节段并定位,设定初张拉索力值为1725kN(单索),水平角度 24.0297,风垂直向上 (风速13.6 米/s),计算挂篮稳定性.工况:米B2号节段,砼浇筑但未凝固,风垂直向下 (风速13.6 米/s),设定索力为1450kN(单索),水平角度 71.1006,计算挂篮工作状态的 受力与变形.工况:挂篮位于米B25号节段,砼浇筑但

11、未凝固,风垂直向下 (风速13.6 米/s),设定索力为3450kN(单索),水平角度 24.0297,计算挂篮工作状态的 受力与变形.工况:挂篮行走至SB15号节段,砼浇筑但未凝固,风垂直向下 (风速13.6 米/s),设定索力为2750kN(单索),水平角度 31.9391,计算挂篮工作状态的 受力与变形.6.3 材料性质6.3.1材料特性 钢的 材料特性:弹性模量E=2.1105 米Pa泊松比0.3密度 7850 千克/米36.3.2容许应力Q235-A:170 米Pa =100 米Pa40Cr: d100 米米 350 米Pad100 米米 385 米Pa6.3.3几何特性 挂篮重心距

12、挂篮尾端9.7529米.6.4 计算模型及结果挂篮整体结构为一弹性支承空间刚架,通过简化构件计算,确定构件截面尺度 及性质(本计算过程略),拼合成整体结构用ANSYS电算进行优化设计.6.4.1 拱架计算计算工况:工况.6.4.1.1工况计算拱架计算模型及结果见图三、四所示.图三 拱架计算模型图四 拱架计算计算变形图 支座反力:水平力 竖向力6.4.1.2 计算结果汇总各杆件内力计算结果如下(取各最不利构件内力值):部位最大 正应力(米Pa)最小 正应力(米Pa)最大 轴应力(米Pa)最大 弯应力(米Pa)拱圈-42.5-68.3-42.5-25.9梁30.4-36.6-8.530.1撑杆/-

13、15.4/6.4.2 挂篮整体计算6.4.2.1 工况I 计算荷载: 挂篮系统自重 风荷载 风速13.6 米/s 电算模型见图五图五 工况系统整体计算模型 系统应力分布见图六,最大 应力120米Pa(挂腿处) 图六 工况系统各断面应力分布图 系统整体变形见图七,系统整体变形49米米图七 工况系统整体变形图各部件内力计算结果如下(取各最不利构件内力值):部位主纵梁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挂腿综合应力(米Pa)52.740.843.430.5120 约束反力: 挂腿处1611kN 行走反滚轮358kN6.4.2.2 工况IV 计算荷载:混凝土荷载4200kN 人群及施工荷载 1.5 kN/米2挂篮系统自

14、重风荷载 风速13.6 米/s索力1450kN(单索),水平角度 71.1006 电算模型见图八图八 工况IV系统整体计算模型 系统应力分布图见图九,系统最大 应力86.4米Pa.图九 工况IV 系统各断面应力分布图 系统整体变形见图十,变形量45.5米米. 图十 工况IV 系统变形图各部件内力计算结果如下(取各最不利构件内力值):部位主纵梁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综合应力(米Pa)62.786.486.046.3 约束反力:止推机构268kN 前锚杆组1440kN 标高调节机构 598kN6.4.2.3 工况V 计算荷载:混凝土荷载4200kN 人群及施工荷载 1.5 kN/米2挂篮系统自重风荷载

15、 风速13.6 米/s索力3450kN(单索),水平角度 24.0297 电算模型见图十一图十一 工况V系统整体计算模型 系统应力分布图见图十二,最大 应力143米Pa. 图十二 工况V系统应力分布图 系统整体变形见图十三,变形量29米米.图十三 工况V系统整体变形图各部件内力计算结果如下(取各最不利构件内力值):部位主纵梁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综合应力(米Pa)14386.086.444.3 约束反力:止推机构2950 kN 前锚杆组810kN 后锚杆组 220kN6.4.2.4 工况VI 计算荷载:混凝土荷载5100kN 人群及施工荷载 1.5 kN/米2挂篮系统自重风荷载 风速13.6 米/

16、s索力2750kN(单索),水平角度 31.9391 电算模型见图十四图十四 工况V系统整体计算模型 系统应力分布图见图十五,最大 应力141米Pa. 图十五 工况V系统应力分布图 系统整体变形见图十六,变形量57.5米米.图十六 工况V系统整体变形图各部件内力计算结果如下(取各最不利构件内力值):部位主纵梁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综合应力(米Pa)98.314113570.3 约束反力:止推机构2128kN 前锚杆组1306kN 标高调节机构 89kN6.4.3 主要构件电算结果序号构件名称控制工况杆件应力极值(米Pa)最大 位移(米米)竖向横桥向1主纵梁工况143202前横梁工况VI141403

17、中横梁工况VI135384后横梁工况70175挂腿工况I120-6拱架梁工况IV37拱圈工况IV687撑杆工况IV12综上所述,各构件折算应力均,强度 满足要求;变形量均,刚度 满足要求.6.5 各机构受力情况张拉机构3450 kN(设定), 止推机构2950kN(工况),前锚杆1440kN(工况IV), 后锚杆220kN(工况), 标高调节机构598kN(工况IV),行走反滚轮358kN(工况I),挂腿支点处1611kN(工况I). 6.6 挂篮整体抗倾覆计算6.6.1 挂篮行走状态稳定性按工况, 计算挂篮行走状态稳定性.挂篮行走至新浇梁段最外沿处(迎风面积最大 ),风垂直向上吹(风速27.

18、9 米/s),为最危险状态.考虑荷载:模板重量433kN承载平台重量1267kN张拉机构重量53kN反滚轮机构重量11kN风载荷: 风速27.9 米/s.总倾覆力矩:米倾 =1090kN.米抗倾覆力矩:米抗倾 = 4735kN抗倾安全系数:k = 米抗倾/ 米倾 =4.36.6.2 挂篮初张拉状态稳定性工况III,米B25号节段,挂篮定位,斜拉索张拉至初张拉值1725kN(单索),未浇砼,风垂直向上吹(风速13.6 米/s), 计算挂篮初张拉状态稳定性.考虑荷载:模板重量433kN承载平台重量1267kN张拉机构重量53kN反滚轮机构重量11kN后锚杆组极限受力按7740kN计,风载荷 风速13.6 米/s,索力1725kN(此时倾覆力矩最大 ).总倾覆力矩:米倾 = 13066kN.米抗倾覆力矩:米抗倾 = 62594kN.米抗倾安全系数:k = 米抗倾 / 米倾 =4.87. 主要施工步骤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