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适应本sh.ppt_第1页
压力与适应本sh.ppt_第2页
压力与适应本sh.ppt_第3页
压力与适应本sh.ppt_第4页
压力与适应本sh.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心理防御机制的 概念;病人主要的压力源及帮助病人应对压 力的方法;护士自身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 熟悉:有关压力的四种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及内容;压力的应对原则及方法 了解:压力的意义;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自学:希望、失望、丧失、悲哀的概念,测量希望 程度的工具;与失望有关的护理诊断;希望 的特征和属性,知识点1 压力的概念,知识点2 压力源的概念,知识点3 压力的积极作用 压力的消极作用,第一节 概 述,压力研究的历史发展 1867,克劳德.伯纳德 (Claude Bearand) 1925,沃尔特.坎农(Walter Cannon) 19

2、36,汉斯.席尔(Hans Selye),压力(stress),又译应激、紧张、来自于拉丁文 stringere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一、压力的概念(stress),字源定义:STRESS Social isolation (缺乏人际支持) Thinking unrealistically (想法不切实际) Rigid body (身体紧张) Emotions repressed (情緒压抑) Self-neglect (忽略自己的需要) Sensory overload (感官刺激过度),与刺激因素性 质无

3、直接关系,Stress,压力的动态过程包含三个反应环节: 刺激:自变量,研究引起压力反应的刺激物的特点,以控制压力 认知评价:中介变量,研究刺激与反应的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 反应:因变量,研究人体在压力下的身心反应。,压力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二、压力源(stressor),躯体性 心理性 社会性 文化性,压力源的分类: 躯体性:对人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各种刺激物。 心理性:来自大脑中的紧张信息。 社会性:各种社会现象及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刺激。 文化性:文化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刺激等。,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请你举例说明之,压力对个体的双重作用,三、压力的意义,适度的压力是维

4、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适度的压力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压力的警觉状态,积极作用,三、压力的意义,突然而强烈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持久而慢性的压力影响身体健康,压力过大影响个体社会功能,消极作用,压力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 ) A. 内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B. 内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C. 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 外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E. 内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答案:E,以下关于压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些人日常生活中没有压力 B. 压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 C. 压力越小越有利于身心健康 D. 适当的压力可促进身心健康 E.

5、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需压力的刺激 答案:D,陈某,女,21岁,大学生。因痛经无法上体育课。其“痛经”属于哪类压力源( ) A. 躯体性 B. 心理性 C. 社会性 D. 文化性 E. 精神性 答案:A,知识点1 席尔的压力与 适应学说,知识点3 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 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知识点4 危机学说,第二节 有关压力 的学说,知识点2 拉扎勒斯的压力 与应对模式,一、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stress and adaptation),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 压力理论之父 学说来源及研究方法:动物实验,(Hans Selye, 1907-2982),1、压力源:引起压力反应的各种刺激 积极压力源

6、(eustress) 消极压力源(distress) 2、压力反应:人体对外界刺激的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 3.全身适应综合征又称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是个体对压力源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的反应。 4.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LAS),(三)压力与适应学说主要概念,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 LAS,压力反应的神经内分泌途径,警告期Alarm stage,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以交

7、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增多,再度出现警告反应期的症状;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增高;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机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渐被消耗,机体抵抗能力耗竭,(四)适应反应的过程,(四)适应反应的过程,抵抗期,耗竭期,警告期,二、拉萨勒斯的压力与应对理论(stress and coping ),(一)拉萨勒斯生平概况: Richard S. Lazarus,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20世纪60年代 (二)压力的概念 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对内外刺激作出判断,认为它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时,就会

8、产生压力。,压力与应对学说的中心思想 压力是否产生,取决于两个重要心理过程 认知评价 和 应对,1.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是否对自己有影响的认知过程。 初级评价:确认刺激事件的利害关系 次级评价:对应对方式、能力、资源的评价 重新评价:反馈性行为,(三)压力与应对的中心思想,拉扎勒斯的三级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 有无利害关系的评价,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对个人应对方式、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的评价,重新评价(reappraisal) 对自己的情绪

9、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无压力,刺激事件,有关的,无关的 有益的,伤害性 威胁性 挑战性,不能成功调适压力,成功调适压力,情绪和行为反应,行为无效,行为有效,无 压 力,无压力,2、应对(coping) (1)定义:应用认知或行为的方法处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关系的需求,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包括评价压力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的环境,解决或消除问题,或缓解由于压力而出现的情绪反应。 (2)应对方式: 采取积极行动 回避 听之任之 寻求信息及帮助 应用心理防卫机制,(3)应对资源 健康及良好的机能状态 士气及个性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判断能力 信仰及价值观 社会支持系统 物质财富,(3)应对功能

10、 解决问题 缓解情绪 (4)应对结果 个人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 个人的各种社会能力 身心健康方面,压力源,拉扎勒斯的压力与适应模式,三、霍姆斯和拉赫生活变化适应模式 (Model of Adaptation to life change),(一)霍姆斯和拉赫简介(Holmes and Rahe),196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霍姆斯和拉赫将生活中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life events),提出了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的学说。 如果个体在短期内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引起机体剧烈变化,机体本身就会因过度消耗而易出现疾病. 生活事件归纳为43种,用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

11、e unit,LCU)来表示每一生活事件对人影响的严重程度,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分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社会再适应评分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霍姆斯和拉赫对美国5000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化单位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一年内累积LCU150,提示来年基本健康 若达到150300,来年有50%可能患病 一年累积300,次年患病的可能性为70% 结论: 生活改变积分越高的人,压力愈大,易患病。 生活改变与患病机会之间成正比。,忽视个体差异,四、危机学说,(一)危机的概念 危机(

12、crisis)危险、机遇 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甚至瓦解。 -Gerald Caplan 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危机与压力的区别:压力持续存在于生活中;而危机是特发现象,严重影响生存,(二)危机原因及特征,危机的原因,危机的特征,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危机 不能解决时,出现混乱、焦虑 动用资源,企图恢复平衡 无法解决或逃避,身心障碍及个体崩溃,(三)危机过程,危机除了破坏原有的平衡外,也预示着机会或转机。,(四)危机对人的影响,“一般适应综合征”首先由以下学说提出( ) A. 伯纳德的应激反应学说 B. 席

13、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C. 霍姆斯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D. 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E. 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学说 答案:B,拉扎勒斯将“评价个人的应对方式、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以判断个人的应对与事件之间的匹配程度”称为( ) A. 无关性评价 B. 有益性评价 C. 初级评价 D. 次级评价 E. 重新评价 答案:D,知识点2 压力的适应,知识点3 压力的应对,第三节 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与应对,知识点1 压力的反应,一、压力的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心理反应 认知反应感

14、知混乱 判断失误 思维迟钝 非现实性想象 行为失控 自我评价丧失 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自怜 行为反应回避、拖延、饮酒、自杀,患者,女,39岁。今早将送手术室在气管内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以下是患者手术前出现的反应,不属于压力反应的是( ) A. 呼吸加促 B. 心跳加快 C. 紧张害怕 D. 频繁想上厕所 E. 声音嘶哑 答案:E,以下哪项不属于消极的认知反应( ) A. 感知混乱 B. 判断失误 C. 思维迟钝 D. 现实性想象 E. 行为失控 答案:D,二、压力的适应,适应(adaptation)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道氏医学词典,

15、(一)适应的层次 生理层次 心理层次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文化层次 技术层次,1.生理层次(physiological level),当外界的刺激发生变化时,影响人的内稳态是,个体以代偿性的生理变化来应对刺激的过程。,2.心理层次(psychological level),经受心理压力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认识和 缓解压力 一般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人们在面对压力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 按心理成熟度分为:自恋、不成熟、神经性和成熟性,(1)自恋防御机制,否认(denial) 对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的加以拒绝 投

16、射(projection)又称外射,将自己的错误归于他人。 曲解(distortion)对客观事实做歪曲的解释,以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潜意识,(2)不成熟防御机制,退化(regression)恢复幼年时的幼稚行为以应对现实,满足自己的需要及欲望 幻想(fantasy)用白日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减轻痛苦 内投射(introjection)将错误完全归咎于自己,以解脱自己,维护尊严,fantasy,regression,(3)神经性防御机制,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用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窘境合理化,分好恶、抱怨和需要三种类型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采

17、取与自己意愿完全相反的态度及行为 转移(replacement)将一种情绪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种可以接受的目标上 潜抑(repression)将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感情、思想及冲动潜意识的加以抑制 认同(identification)有意识或潜意识的接受所仰慕的人的品质及行为 隔离(isolation)把不愉快和痛苦的情感与引发他们的事情分开,把前者排斥到意识以外,避免尴尬或不愉快 抵消(undoing)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或行为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4)成熟防御机制,压抑(suppression) 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 补偿(compensatio

18、n)用各种方法来弥补由于心身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 幽默(humor)以自嘲的方式来缓解窘迫的处境及心理压力 升华(sublimation)将被压抑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今天要交作业,小明却没有完成,正常人的心理活动 使用得当压力减轻 使用过度病态人格 心理防御机制并非都行之有效,多数消极,暂时减轻压力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具有多样化、交叉性及共同作用性 个人依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卫随情景而定,在一种情景下属于心理防卫,而在另一种情景下则不属于,因受动机及条件的制约,(4)成熟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意义,社会适应:调整个人行为举止,以适应社会的

19、法规、习俗及道德的要求 文化适应:调整个人行为,使之符合某一特殊文化环境的要求,3.社会文化层次,通过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改变周围的环境,控制各种应激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制造了一些新的应激源,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适应,4.技术层次,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的内稳态,主动的反应过程,适应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征,适应能力因人而异,适应是有限度的,(一)适应的特点,李护士今天因工作忙没及时更换输液袋而受到患者的投诉,回家后无缘无故向家人发脾气,此行为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 合理化 B. 否认 C. 转移 D. 投射 E. 认同 答案:C,小明是护理学院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面对其他专业学生的不理解及议

20、论,他索性不理会他们,努力学习,在大学科研设计活动中获奖,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羡慕,此行为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 升华 B. 合理化 C. 转移 D. 退化 E. 补偿 答案:A,小兰是护理学院大二学生,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她学习勤奋,苦练护理操作,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光荣称号。此行为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升华 B.合理化 C.转移 D.退化 E.补偿 答案:E,小李刚护理本科毕业分配到某医院。发现该医院护士的某些操作方法与学校所学的不同,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小李决定“入乡随俗”,她的这种行为属于哪种适应层次( ) A. 生理适应 B. 心理适应

21、 C. 社会适应 D. 文化适应 E. 技术适应 答案:D,小李刚护理本科毕业分配到某医院。为了做好护理工作,她积极了解并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除了注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注意协调与同事的关系。小李的这种行为属于哪种适应层次( ) A. 生理适应 B. 心理适应 C. 社会适应 D. 文化适应 E. 技术适应 答案:C,患者,男,55岁。因腹痛、呕血1小时而入院。入院时患者表情痛苦,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患者这种反应属于哪种适应层次( ) A. 生理适应 B. 心理适应 C. 社会适应 D. 文化适应 E. 技术适应 答案:A,三、压力的应对,应对(coping)是个体面

22、对压力时所采取的认知 或行为方式 。,(一)应对的分类 活动态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活动的指向:情绪定向和问题对象 应对的主题角度:心理和行为应对,减少压力的刺激,正确评价压力,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压力反应,寻求专业帮助,(二)压力的 应对原则,改善人际关系 有效管理时间:设定明确的目标、抓住 工作重点、处事当机立断、严格规定期限、 适时地说不 将压力化整为零 学会授权,认识到压力的必然性 认识到压力的必要性 采用积极的认知方式、 积极迎接变化 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认识和对待周围事物,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效调节心理平衡:不过分苛求自己及别人、学会放弃、学会适应、避免盲目攀比、学会坦然面对挫折

23、 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休息 应用各种放松技术,寻求专业帮助,压力的应对方法,护理者,社会支持,均衡饮食,生物反馈,有效管 理时间,寻求专业 帮助,听音乐 深呼吸训练,改善人际 关系,冥想 自我催眠,规律运动,一、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高强度的压力致疾病的表现,躯体疾患 心理障碍 社会文化障碍,压力下人体的免疫力也降低,容易感染疾病,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可能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障碍,人格发展异常,甚至出现发展危机,导致不良行为及精神障碍。,过度的压力改变一个人正常的社会文化角色、个人期望水平及社会功能,改变对社会或人类的看法,病人的压力 与护理,护士的工作 压力与应对,第四节 压力

24、与 护 理,压力与健康、 疾病的关系,二、病人的压力与护理,(一)病人的压力源,沃吏瑟(Vollicer)等于1977年编制的医院紧张性压力源 量表。 9个方面的压力源分别是:不熟悉医院环境、住院失去部分 自由、与配偶分离、经济问题、与家人分离、社交受限、缺 乏相关的信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人的影响、诊断及 治疗所造成的问题。,(二)病人压力的评估,压力水平 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精神心理状态 人格类型及自我认知 心理社会问题,性质 持续时间 影响范围 迟发或突发 对压力源的感知,应对方式 支持系统 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评估方法,交谈法,观察及体检法,量表法,评估方法,压力状况(生活事件量表)

25、 应对水平(应对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 应对资源(社会支持量表),(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方法 1 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环境 需要 信息 自理 意志,2.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办法 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 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3.放松训练 深呼吸训练 固定视物深呼吸训练 音乐疗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 引导想象放松训练 言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A3型题】(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30岁。因从工地高处不慎失足落地,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尿失禁。医嘱:留置导尿管。 1. 在为该患者留置导尿管前,因未清晰向患者解释而导致患者紧张的压力源属于( ) A. 疾病严重程度 B. 住院环

26、境陌生 C. 缺乏相关信息 D. 失去部分自由 E. 与家人分离 答案:C,以下帮助该患者应对压力的方法目前不适宜的是( ) A. 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B. 提供有关疾病知识 C. 全面提供生活护理 D. 进行呼吸放松训练 E. 组织病友联谊会 答案:E,(一)工作压力的概念 (二)护士工作的压力源 (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 (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三、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一)工作压力的概念,工作压力(job stress):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 Mograth,1976,张护士,女,24岁,刚本科毕业分配到某省级医院胃肠外科工作,

27、 对环境很陌生. 该病区工作很忙,护士长为了控制护理质量,每 天晨交班时就指出某某护士工作中的错漏,并登记要扣奖金. 在医院每天要面临不同的病人,又要处好与同事间的关系,张 护士每天下班累得疲惫不堪. 最近,张护士每天下班前反复检查 自己的工作有无错漏,晚上难以入睡,甚至梦见出差错而惊醒,(二)护士工作的压力源,不良的工作环境:对新工作环境及单位制度的陌生. 紧急的工作性质:繁忙而紧张的临床护理工作; 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 沉重的工作负荷:夜班. 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遭到某些护士对本科护士的偏见; 病人甚至医生对新护士的不信任. 高风险的工作性质: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容易出差错.,(三)护士的工作

28、疲溃感,职业疲溃感(job stress burn out):疲溃感是一种强烈的而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情绪的疲溃感 工作的冷漠感 工作无成就感,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过程,职业疲溃症候群(burn out stress syndrome): 1.身体症状 2.情绪及态度的改变 3.行为的改变,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过程,Edelwick & Brodsky,1980将疲溃的过程分为以下四种: 1.热忱期 2.停滞期 3.挫折期 4.疲溃期,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过程,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结果: 1.对护士个人的影响 2.对医疗团体的影响 3.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4.对家

29、庭生活的影响,疾病与损伤 Cause illnesses and injuries 降低工作动机 Lower job motivation 无效的工作 Cause lost work time 浪费时间 Cause time to be wasted 降低制定好的决策的能力 Reduce ones ability to make good decisions 犯错 Make mistake 负面行为 Demonstrate negative behavior,压力对护士的影响,(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1.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 2.医院的主管领导 3.护理管理者 4.护士自身,患者,男,60

30、岁,农民。因“进食硬噎感1个月”入院。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时有硬噎感,进食固体食物时明显,半流食物则不明显,偶有胸骨后烧灼感。遂到当地医院做X线钡餐检查,初步诊断为“食管癌”。 患者接到诊断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肯定是乡下医生搞错了” 。于是与刚在省城工作的儿子联系。在儿子的安排下,患者来到省城医院诊治,门诊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上段右侧壁毛刺样改变,范围约1cm0.8cm”,确诊为“早期食管癌”。于是立即办理了入院手续,准备手术治疗。 病房责任护士发现该患者不愿多进食,沉默寡言。经交谈得知是因为患者担心食物对食管刺激,而且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对生活失去信心;患者还向医生强调

31、自己是自费的,尽量用最便宜的药;刚入院时曾与邻床患者因洗手间问题产生争执;当收到手术通知后,患者紧张焦虑,术前无法入睡。,案例讨论,请问:1.该患者的压力源有哪些? 2.评估患者压力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患者接到初步诊断时的反应属于何种心理 防御机机制? 4.作为护士,应如何帮助该患者应对压力?,案例讨论,1.该患者的压力源有: 1)从乡下到省城住院,不熟悉医院环境。 2)作为农民,医疗费用需自费,儿子刚工作,经济困难,表现为希望医生给用最便宜的药。 3)因与邻床患者因洗手间问题产生争执而与病友关系紧张。 4)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表现为担心食物对食管刺激,不愿多进食。 5)因对疾病诊断的负面

32、理解,变得沉默寡言。 6)因对手术治疗的担忧而紧张焦虑,无法入睡。,案例讨论,2.评估患者压力的常用方法有: 1)量表法: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压力状况(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水平(应对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及其应对资源(社会支持量表)。此外,与压力有关的常用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有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 2)交谈法:包括与患者、家属、医生、其他护士等人的交谈。 3)观察及体检法。,案例讨论,3.患者在乡下初步诊断为“食管癌”时的心理反应属于“否认”心理防御机制。 4.帮助患者应对压力的方法有: 1)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安静、清洁的治疗环境。 2)根据病情需要,尽量为患者节省开支。 3)协助患者处理好与同室病友的关系。 4)提供有关疾病知识,告知患者平衡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并调动患者的各种社会支,案例讨论,持系统,鼓励其儿子及亲人多关心支持患者。 5)加强患者的意志训练,可提供有关康复患者的事例,鼓励患者使用自我言语暗示法、活动转移法、倾诉法、发泄法等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6)术前紧张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