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的发展_第1页
幼儿认知的发展_第2页
幼儿认知的发展_第3页
幼儿认知的发展_第4页
幼儿认知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教案学科 心理学 任课教师 龚晓慧 上课班级 14级3班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功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法领会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利用感知觉规律进行幼儿园的教学【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教学难点: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学法指导】讲授、讨论【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1课时感觉和知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带有主观性。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

2、是获得知识的源泉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三、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的种类:(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2)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人际关系知觉)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定义2、感受性变化规律(1)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弱刺激能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2)适应:连续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受性钝化和锐化。(3)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的现象。

3、(4)感受性与训练(敏感化):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成为对象,其他成为背景;(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1)视觉敏锐度:在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提高(2)辨色能力:初期能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中期能辨认间色,晚期能调色。(二)、听觉(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展。(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三)触觉二、

4、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距离: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形状: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半圆形、梯形;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二)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了解。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三、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一)儿童观察力的发展1、 观察

5、的目的性2、 观察的持续性3、 观察的细致性4、 观察的概括性(二)、儿童观察力的培养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 激发观察的兴趣3、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4、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附:板书设计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带有主观性。二、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的种类:(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三、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一)儿童观察力的发展5、 观察的目的性6、 观察的持续性7、 观察的细致性8、 观察的

6、概括性(二)、儿童观察力的培养5、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6、 激发观察的兴趣7、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8、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教学反思】第二节 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记忆概念、种类、表象,掌握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掌握记忆过程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记忆方法,实际运用到现实学习中来【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转化;记忆过程的分析教学难点: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学法指导】讲授、讨论【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第1课时导入:复习上第一章的内容、心理实质新授: 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 1、 在举例的基础上讲解记忆的概

7、念、总结出定义、用课件展示概念: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2、 记忆的作用: 在学生列举实例的基础上总结,记忆的作用出示课件记忆在人的知识掌握、经验的积累、智慧的发展、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记”和“忆”的关系: “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就不会有“忆”;“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忆”不出来,也就是“记”得不好。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画家、建筑师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表演艺术家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数学家、思想家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动作为内容运动员种类

8、概念适用人群 (课件展示特点:先出示种类,然后是讲到那种记忆时出示那种记忆的概念,这样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成三种:(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2)短时记忆: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即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一分、识记后立即再现、再现后就不再加以保持。贮存信息的数量是72个组块。(3)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模式图 复习 输入的信息 注意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遗忘课堂练习: 呈现词单:狗桌子狼楼房椅子茅舍房子猫被试如何回忆?狗狼猫桌子椅子房子楼房

9、茅舍三、记忆过程的分析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也称不随意识记。这类记忆是最大量的。它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被动性、偶然性和片断性。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又称随意识记。它具有主动性特点,适宜完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识记任务,是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的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遗忘,

10、但准确性高、使用面广,仍是识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种类。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又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了识记的效率和巩固性。(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1、遗忘及其规律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

11、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2、遗忘的种类(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三)回记回记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1、再认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

12、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2、再现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附:板书设计一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种类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成三种:(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三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一记忆的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二)记忆的持久性(三)记忆的正确性(一)记忆的

13、准备性二、记忆表象及其特征(一)什么是表象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二)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略)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容易记容易忘、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以形象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记忆不精确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偶发记忆、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

14、提高意义识记水平、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附:板书设计一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容易记容易忘、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以形象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二幼儿记忆的培养1 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教学反思】第三节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想象概念、种类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领会想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幼儿期想象能力的培养【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15、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教学难点: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学法指导】讲授、讨论【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1课时 想象概述一、什么是想象(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二)想象的构成方式1、黏合:2、夸张与强调3、拟人化4、典型化(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分析教材上马克思的话,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6、?(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略)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二、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

17、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三)幻想、理想和空想附:板书设计一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二二、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三)幻想、理想和空想【教学反思】第2课时 幼儿想象的发展一、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一)无意想象占主

18、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

19、,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

20、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

21、意说谎。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附:板书设计一、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一)无

22、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三)想象易脱离实际,(四)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教学反思】第四节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思维的概念及作用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教学难点: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学法指导】讲授、讨论【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第1课时复习导入:新授: 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二)思维的特性1、间接性2、概括性3、社会性(三)思维的种类从个体发展来看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直觉行动思维聚合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过程1、比较2、抽象概括3、具体化三、思维形式1、概念2、判断3、推理附: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