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_第4页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日益蓬勃发展,车辆拥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终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适用问题。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违章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离现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论其在事故中责任的大小。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具体性质的认定。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也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将这种情况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生重情节处理,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认为行为人在肇事后见死不求,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的条

2、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为成立故意杀人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四、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对其罪责的影响。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场合,要令肇事者承担故意的罪责,他对客观方面构成的要件事实必须有认识,但是如果交通肇事者的认识与客观情况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识错误的问题,而此认识错误对肇事者的主观心理态度能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肇事者的责任轻重。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的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种情况: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肇事者肇事后将受害者弃于不易被人发现的丛林、涵洞等。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 救助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日益蓬勃发展,车辆拥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呈上升趋势

3、。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终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这类案件如何处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争议较大,加上现行刑法在原刑法的基础上对交通肇事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这类问题的性质认定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人结合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及实践,对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进行粗浅的理论探讨,以求教于刑法学界前辈。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适用问题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惧心理,置伤者、死者于不顾,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逃逸只是量刑的加重情节应以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为前提,如果肇事在事故中

4、被认为负同等以下责任,则不应追究刑期事责任,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理由是参照1987年的通知精神:违反道路交通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在具体分析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肇事者,应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推定,若肇事者逃逸后,凭现场遗留痕迹能划分事故责任的,仍根据其事故责任的大小来确定其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违章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离现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论其在事故中责任的大小。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原因如下:(一) 交通肇事逃逸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交通

5、运输安全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调整的交通秩序。因交通肇事者不能及时归案,难以查明事实真相,给司法机关侦破和查处交通肇事案件增加了难度,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加重了对被害人的危害后果。逃逸行为往往造成延迟伤者及时送诊的时间,尤其是过往车辆和行人稀少时,有的被害人因送诊过迟而丧失抢救机会,有的被害人因家庭困难无钱垫付治疗费用,不能及时对症下药,造成不应有的后遗症发生。此类事例并不少见。(二)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罪犯具有严重的主观恶性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的罪过在一定形式下可以反映其主观危害性。而逃逸行为则是对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延伸。行为人造成他人人身伤

6、害和财产重大损失后逃离现场,对伤亡者弃之不顾,不履行对伤者的救助义务,其行为更充分的反映了其主观恶性的程度远远大于一般肇事者,应当予严惩。(三)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我国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在刑法修订之前,通知只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规定为从重量刑的情节。而修订后的刑法则对逃逸行为另行规定了相应的量刑幅度。因而不应以行为人在事故中负主要或者全部责任为前提。否则,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就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了。此外,有些肇事者归案后往往避重就轻,推卸责任。而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往往是动态的,复杂的,造成取证困难,如果在侦察中需查明到底哪一方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往往给办案人员带来困难,

7、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审结。二、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具体性质的认定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也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将这种情况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认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见死不求,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时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所持有的心理状态已由交通肇事罪时的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因而将其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处理不科学,而应定间接故意杀人罪。我认为,此两种观点均有讨论的余地。第一种观点错误的将一部分本应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纳入了交通肇事罪的处理范围。诚然,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后由于惊慌和害怕,对受害者的伤情,救助可能性以及受害者所处的状况欠缺明

8、确的认识。因而也就形成不了对危害结果希望或放任的意志态度,对此种情况,依故意杀人罪处理显失妥当。但是,也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当时的情况下,认识到受害者伤情较重,如果及时抢救,有可能防止结果的发生,而且,鉴于受害者所处的位置,第三者加以救助的可能性极小,认识到自己的不求助行为极有可能致受者与死地,但是由于害怕承担罪责,放弃了保证结果不发生的意志努力而驾车逃逸,最终受害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第二种观点错误的将一部分本属交通肇事的行为纳入了故意杀人罪加以评价,从而有主观归罪之嫌。这种观点片面的强调肇事者的主观恶的心理态度,笼统的认为凡是此种情况,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一概的由过失转化为故意,从而

9、怠于对不救助行为是否包含致受害者死亡的现实危险性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三、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的条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为成立故意杀人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方面看,肇事者实施了在应当救助且有救助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不救助以致受害者死亡的行为。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肇事者负有救助的义务。这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一个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作为义务那么他也不可能成为不作为犯罪。肇事者的救助义务是来自其先前行为的,即由于肇事者的肇事而使受害者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此肇事者负有义务采取措施救助伤者。关于肇事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一)肇事者对受害者的

10、心理态度。这种救助义务必须产生于肇事者因过失致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如果甲是故意撞伤乙的,使其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这时如果期待甲对乙采取救助行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甲故意撞伤乙后又对乙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应属于故意犯罪的犯罪中止,说明甲犯罪后认罪态度较好,可以作为从宽处理的酌定情节。(二)肇事者无罪过撞伤他人,是否派生出救助义务。如:甲照章驾车,乙违章骑自行车,甲意外撞伤乙并使其严重失血,有生命危险。司机甲有无救助义务?我认为:此种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的范围。因为交通肇事罪首先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发生的,而此种情况下,司机甲并没有过失,所以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其次,肇事者有救助的可能

11、性。因违章驾车致人重伤后,肇事者即居于保证受害者生命安全的地位。但是在客观实际上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的情况下,肇事者并非不救助而是救助不能。所以,如果在客观上对肇事者而言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则他无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断有无可能性?我们认为,救助的可能性是交通肇事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所以有无救助可能性,应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出客观的判断,至于肇事者对这种可能性有无认识的问题,则属于主观要件研究的范畴。最后,肇事者的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的生命安危具有绝对的支配性。所谓绝对的支配性,是指如果肇事者不对受害者加以救助,其他人便无法加以干预,由此他对受害者的生命安危处于独一无二的排他性保护

12、地位。总之,要认定肇事者的不救助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必须综合分析受害者的伤情,所处的状况以及肇事者对作为的义务、救助可能性和受害者所处状况的认识态度。四、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对其罪责的影响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场合,要令肇事者承担故意的罪责,他对客观方面构成的要件事实必须有认识,但是如果肇事者的认识与客观情况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识错误的问题,而此认识错误对肇事者的主观心理态度能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肇事者的责任轻重。在司法实践中,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分为救助义务的错误、救助可能性的错误和对因果过程绝对支配性的错误。(一)、救助义务的错误。即救助义务存在而肇事者误认为不存在。如甲撞伤乙,但是甲对此一无所知。对

13、此种错误,依事实错误的处理原则,一般可考虑依交通肇事罪处理。(二)、对救助可能性的认识错误。即肇事者肇事后,客观存在着救助可能性,而他误认为不存在。(三)、对因果过程绝对支配性的错误。即肇事者肇事后对于自己的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的死亡结果的发生的支配力产生了错误认识,这种肇事者的认识错误有可能影响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的适用从司法实践来看,因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种情况:其一、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其二、肇事者肇事后将受害者弃于不易被人发现的丛林、涵洞等。对于第一种情况,肇事者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肇事者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实话了对受害者的生死有决定

14、力的不救助行为,肇事者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第三档刑的致命缺陷在于它将本属故意杀人罪的不救助行为纳入交通肇事罪加以评价,这于情、于法理是不相容的。但是,如果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而是裁判的准则的话,如何对这种缺陷立法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则是我们不容推卸的义务。对于此项规定,我国刑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场合,事实上发生了第二次交通事故,显然刑法将同种数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其二、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两种情形:1、肇事后畏驾车逃走,以致延误抢救时机,引起被害人死亡;2、在仓皇潜逃时又撞死撞伤他人。其三、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交通

15、事故出现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是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这是多数学者的见解。就上述前两种观点而言,我们倾向于把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理解为先行肇事行为的受害者,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肇事后逃逸致电先行肇事的受害人死亡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对此在立法者看来,应在立法中加以规定,而那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的解释恐怕不是立法者的意愿。就第三种见解而言,客观的说,这种解释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但是,这种解释还是将一部分故意杀人行为包括在交通肇事罪中。我们认为,对该规定解释时应把握以下三点:其一、应将故意杀人行为从中分离出来;其二、由于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该项规定亦应解释为过失;其三、该项

16、规定是不作为的犯罪,其作为义务的根据是肇事者先行的肇事行为。综上三点,我们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它规定了过失的不作为犯,即肇事者肇事后,由于对救助义务、救助可能性以及不救助行为本身是否包含着致受害者死亡的现实危险性欠缺正确的认识而逃离现场,最终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参考文献:1、199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刘家琛主编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21页;4、戴玉忠主编现行刑事法律司法解释分解集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61页、172页;5、赵秉志主编新刑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