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代小说概述.ppt_第1页
2、明代小说概述.ppt_第2页
2、明代小说概述.ppt_第3页
2、明代小说概述.ppt_第4页
2、明代小说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明代小说概说 明以前小说简述 明代小说概述,一、小说观念之演变,1、先秦小说观念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辖为饵,蹲乎会稽,投于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馅,没而下鹜,鬼神,悼赫千里。任公子得鱼,离而腊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远矣。“(庄子杂篇第二十六),“饰小说以干县令”。这里的“小说”,带有歪曲事实真相和高深道理的信口胡说和浅薄之说的意思。 庄子“小说”观有两点值得注意:“小说”要注意接受效果。“小说家”搜集起来的琐碎之言还只是素材,要

2、达到感人效果,还必须“饰”,即艺术加工和技巧,故后世小说家无不重视饰。 “小说”是作家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或以牟利,或以延誉,如唐之“行卷”、“温卷。可见庄子对后世的影响。,2、汉人小说观 桓谭新论云:“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虽仍指“残丛小说”、“琐屑细言”,但地位有所提高,有益于“治身理家”了。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较之先秦人的小说观,汉人又增加了新的成分:第一,小说有了一个作的过程;第二,虽是“小道”,但“有可观之辞”;第三,小说之作用是“汉身理家”,有助教化。,3、六朝小说观

3、 六朝,出现了一种“裨史小说观”,葛洪在西京杂记跋中提出“裨史之阙”,刘勰提出“以广视听”,就是说,小说已被人们作为史的补充看待,作小说要依据作史的原则。小说观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是从先秦到六朝,从庄子到刘彦和乃至到唐代,“小说”仍指的是琐屑之言,它来源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并非有意识的文字创作。,4、唐人小说观 到了唐代特别是中唐,在六朝人“裨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裨史”功能更扩而大之。 唐人将史、说本质归一,因而大斥虚妄,要求“偏记、小录之书”力避“全构虚辞,用惊愚俗”(史通杂述),将史学“信”之精神引进小说,因而唐人小说将其所写内容的重心由怪域转向了人间,现实生活成为其主

4、体。,5、宋明小说观 宋人洪迈云: “唐人小说,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唐人说荟凡例) “唐人多工诗,虽小说戏剧,鬼物假托,莫不宛转有思致,不必颛门名家而后可称也。”(客斋随笔卷十五) 宋人自觉地在观念中把小说列入了艺术之林。 明桃源居士云:“唐人小说樆词布景,有翻空造微之趣。”(唐人小说序) 明代人肯定了小说要擅于虚构,刻画细节。,明谢肇淛说: 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变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岂必真有其事哉!近来作小说,稍涉怪诞,人便笑其不经,如此则看史足矣,何各为戏?(五杂俎) 指出了史、说之分一是纪真,一是构假

5、,已隐隐约约地接触到了小说的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问题。,6、清人小说观 从庄子的“小说”始,到六朝的“裨史”,唐人意识到的“传奇”,宋人的抓住“情事”、“如在月前”,到明的“虚实相半”、“翻空造奇”,古代小说观逐步衍变展开,开始与史分道扬镳。 但纵观我国古代小说观,但一直没有脱离“小家珍说”、“残丛小语”的樊篱,没有脱掉其“小”字帽,真正具有独立地位的小说观没产生。 清四库提要对小说的解释还仍是汉书小说观之重复,大量的小说作品被弃置一边。四库全书有“子部小说家”一门,所录小说,凡分杂事、异闻、琐语三种,与史部的杂史和子部的杂家并无严密的分别,且其中足当小说之名的,实寥寥无几,小说一直未能登

6、大雅之堂。,二、中国古典小说类辨及演进趋势,1、中国古典小说的类型 笔记小说:包括志怪在内,系指干宝搜神记、吴均续齐谐记、谷神子博异志、纪昀阅徽草堂笔记 传奇小说:唐代裴钘传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评话小说:这类作品包括话本、拟话本,如“三言”和“二拍”。 中篇小说:唐张鷟游仙窟、言情小说风月记、王娇梨、燕山外史 长篇小说:章回演义小说等。,2、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演变趋势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先秦两汉小说胚胎期; 魏晋南北朝小说发轫期; 唐代传奇兴起期; 宋元通俗小说产生期; 明清小说繁荣期; 近代小说衰落期(亦即古典小说终结期)。,三、明代小说概说,1、明代小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元

7、末明初至成化时期(13681487),约一百二十年,是小说的第一阶段。主要作品有三国志演义、水浒传。 明中叶,从弘治到万历(14881620),约一百三十年,是明代小说的繁荣期。西游记、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金瓶梅相继出现,早期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亦在这个时期重新写定付刻,小说分章回亦从这个时期开始。 明末,天启、崇祯时期(16211644),小说走向衰落。代表作:“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2、从题材和内容来分类,明代小说可分为下面几类 第一,历史演义类。代表作: 罗贯中:三国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 熊大本:唐书

8、志传、全汉志传、南宋志传 余邵鱼:列国志传 杨尔曾:东西晋演义 徐渭: 英烈传 甄伟: 西汉通俗传义 谢诏: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 钟惶: 有商志传、有夏志传 吟啸主人:平虏传 冯梦龙:新列国志,此类题材小说基本特征 这类小说主要演释、记叙某个时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帝王将相、仁人志士的的行状和故事,借历史题材,曲折反映当时社会某些现实,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感情。 它基本上忠于史实,举凡小说中主要人物,情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乃至人物的某些语言,直接取材于正史;更有许多直接移植的现象,同时参照或吸收了野史、稗史的有关记载。可见它是从史书中演绎而来。 它往往以某个时代的酝酿和结束为小说的始末。 历史的纪

9、实性超过虚构。 这类小说时间观念极强。,总之,所谓“演义”或历史演义,即用通俗的语言和章回体形式,将历史演变、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第二,英侠传奇类 代表作: 施耐庵水浒传 纪振纶杨家将通俗演义 袁韫玉隋史遗文 方汝浩禅真逸史、禅真后史 无名氏孙宠斗志演义、北宋志传(写杨家将故事) 这类作品,与历史演义类常常相混,此类题材小说基本特征 英侠传奇着重描写英雄、豪侠之辈惊天动地的伟业壮举,而不是从头至尾演绎某一历史时代形成、发展的始末。它主要表现英雄、豪侠的气概和命运,而不受历史改元元起止的年限,通常人物

10、结局即作品的终篇。 该类小说以想象、虚构为主。 英侠传奇小说在讴歌英雄、豪侠壮烈言行的同时,也不时穿插对人情世俗的描绘。较之历史演义小说,更饶有生活气息。,第三,神魔小说 代表作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 吴承恩西游记 许仲琳封神演义 邓志谟唐代吕祖纯阳得道飞剑记 朱名世牛郎织女传 杨尔曾韩湘子全传 罗懋登钟馗全传、开辟演义 冯梦龙平妖传 西游记: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基本特征 主人公悉为神仙、精灵、鬼魅、魔怪。有些虽不乏历史和现实人物的影子,由于作者想象离奇,构思变幻,他们已是充满神奇角色彩的形象。从形体到气质它们都充满了神奇色彩。 借瑰奇的想象和多变的幻化形式,曲折地反映现实。 这类小说的底蕴

11、旨在张扬人性中某些正面素质,富有一定的哲理。 这类小说与佛、道教关系十分密切,且同古老的神话、志怪小说、神仙道化戏曲、说经、说参请的话本一脉相承。,第四,人情小说,包括才子佳人小说和世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主要有: 杜丽娘慕色还魂 渭塘奇遇记、张于湖宿女真观 邱琼生钟情丽集、卢梅湖怀春雅集 无名氏拥炉娇红传、白潢源三妙传 寻芳雅集、尤会兰池全录 李生六一天缘、祁生天缘奇遇 佩衡子吴江雪 名教中人好逑传 天花藏主人玉娇梨,基本特征 其一,极少讴歌男女之间专一纯真之爱,而是倾注于一男多女、至少一男二女,有的多达一男几十名女子(如祁生天缘奇遇)多角性爱关系的描写。 其一,小姐的贴身使女,往往成了侍妾。

12、主仆互相倾慕、互相促成,和睦相处,共事一夫。在两性关系描写中多杂以猥亵之笔。 其三,在情节的发展中穿插大量的抒情诗词,“几若以诗为骨干,而第以散文联络者”。,世情类小说主要作品有: 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西湖心月主人酣葫芦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佚名玉娇李(书今佚) 基本特征: 其一,这类小说以平凡琐碎的家庭生活为描写中心。与上述几类小说相比,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富人情味。 其二,由家庭的发迹变泰到一败涂地的兴衰过程,充分暴露主人公种种丑行和骄奢淫逸生活,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病态现象。,宫闱秽史类小说 代表作: 艳艳生昭阳趣史、徐昌龄如意传君、齐东野人隋扬帝艳史、无名氏梼杌闲评、长安道人国清编次的警世阴阳梦

13、 基本特征: 其一,专以描写宫闱内幕为能事。着意渲染帝王、后妃或者阉宦、内侍的秽闻、劣迹、丽情、艳事,对他们那种醉生梦死、死浑浑噩噩的生活作绘声绘色的描写。 其二,一般以小说主人公一两个人为中心展开广阔的社会画面,侧重描述人物一生所作所为。 其三,在叙事方法上大都以时间为顺序,从主人公的出身、变泰一直到生命终结。类似传记体长篇小说。,第五类:公案小说 主要作品有: 李春芳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海刚峰即海瑞) 余象斗皇明诸司公案传 明镜公案、评情公案 基本特征: 这类小说大都以情节曲折离奇取胜,而文字技巧则相当粗糙。,其它白话小说 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濛

14、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属于这类作品的还有: 西湖二集(周清源)、清夜钟(于麟)、醉醒石(佚名)、石点头,明代文言志怪小说和文言笔记小说 剪灯新话(瞿祐) 剪灯余话(李昌祺) 志怪传奇类 觅灯因话(邵景詹) 高坡异纂 说郛(陶宗仪) 草木子(叶子奇) 古今说海(陆楫编,传奇、笔记合编) 笔记 古今谭概(冯梦龙) 情史(冯梦龙) 基本特征 志怪类作品,或宗六朝志怪,或宗唐人传奇,“大祗简略,又多荒诞,诞而不情。”至于笔记类,旁搜杂收,典章制度,文物风俗尽囊其中,非纯为小说。,“四大奇书”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 三国演义:是在讲史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间又经过不断加工创造,最后由罗贯中整理写定。是集体创作。语言上,表现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风格。 水浒传故事从北宋末年就在民间流传,施耐庵、罗贯中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编次。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并从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中汲取营养写下的。 金瓶梅作者为兰陵笑笑生。小说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中一个字而成。,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