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ppt_第1页
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ppt_第2页
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ppt_第3页
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ppt_第4页
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

2、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业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工业方面则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

3、【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

4、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1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典型试题】,赫鲁晓夫改革,【典型试题】,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带来僵化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

5、大林模式,有利于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故B项正确;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故C项错误;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故D项错误。,【解析】,【答案】 B,赫鲁晓夫改革,2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典型试题】,赫鲁晓夫改

6、革,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故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军事重工业,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故D项错误。,【解析】,【答案】 A,赫鲁晓夫改革,3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典型试题】,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