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一3宋明理学...ppt_第1页
专一3宋明理学...ppt_第2页
专一3宋明理学...ppt_第3页
专一3宋明理学...ppt_第4页
专一3宋明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兴起,形成,遭到打击,正统,高潮-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儒家思想演变,魏晋南北,危机,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儒学的复兴,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兴起的背景),1.东汉以来儒学的式微儒学自身的原因儒学的外部危机2.唐宋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唐:韩愈 李翱 宋:欧阳修 王安石 范仲淹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二、理学先驱北宋五子及其思想,1,周敦颐(濂溪)太极图 2,邵

2、雍(康节)重新排列、解释64卦 系统的思辨,将宇宙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合二为一。 3,张载(横渠)关学:开创气学一派;准确的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洛学):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将理气统一为仁,以此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即理学,又称新儒学。,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A.在理气关系方面:,B.理学的修养论:,C.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D.学术成就:四书章句集注,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

3、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E.影响:,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九渊(象山) 王守仁(阳明),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发明本心 影响: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王守仁: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 修养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致”就是达到; ”“良知” 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 。“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理就能成为圣贤 。,五、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4、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

5、重要作用;,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

6、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致良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探讨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在今天的国家大政、社会习俗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自律意识、自强意识、奋斗意识,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小结,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纲常伦理是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7、“格物致知”, “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心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再见,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A、儒

8、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B,B,A,A,C,C,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9、有序 ,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回答: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可取的一面: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

10、识,鼓舞历代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

11、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5、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A,C,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灭

12、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练习巩固,4、在唐代的皇室公主中,有22位再婚,4位结了3次婚。而贞洁守寡的教条成了官方的一项制度却开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相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6、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C、气者,理之所依也,无其器则无其道 D、良知既是天理,A,练习巩固,c,B,7、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3、A、北宋五子开创立了理学 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新发展 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8、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 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练习巩固,D,C,9、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 10、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练习巩固,B,A,、(年江苏高

14、考卷)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009年广东高考卷)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D,A,高考经典 练习反馈,3、2008年广东高考单科卷)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

15、以 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D,C,5、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6、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B. C.D.,C,A,C,7、关于宋代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既阐述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思想 B.理是世界的本原,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

16、则 C.把握理的方法,就是凭空想象 D.理是先天而存在的一种东西 8、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B.将儒家思想发展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身的思想体系 C.是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 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判断以下材料各自的归属?,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理。 6.知是心之本

17、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7.“善念存时,即是天理。”,心学,理学,心学,理学,理学,心学,牛刀小试,心学,理学:,是一种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佛、道,根本,目的,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故名“理学”。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何谓宋明理学?,特点: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体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 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

18、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三教图(清丁云鹏),“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名胜 红门宫,“三教合归儒” 对儒学发展有何意义?,儒学吸收佛、道精华,,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1,哲学:宇宙起源 形而上者谓之道(理、太极)第一性 形而下者谓之器(气)第二性 宇宙是器(气)在理的作用下形成的,对理学(新儒学)基本概念的总结,三教融合、排斥佛老(背景) 天人合一、理是核心(特点) 三纲五常、关注社会(应用),太极图,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19、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谏迎佛骨表,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原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

20、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晋纪总论,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天 地 雷 山,火 水 泽 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张载正蒙,西铭节选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

21、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颜之乐”, 孔颜为什么乐?,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程颢,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敦煌莫高窟第96号窟弥勒佛,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程朱理学,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22、。有此理,便有此 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 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理是世界的本原(法则、规律) (理学核心思想),“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卷七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一,理是万事万物的推动者,是第一性的; 物质(

23、气)是第二性的。,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语类 卷九十四,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有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语类 卷九十四,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朱子全书卷四十六,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泠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语类卷四,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格物致知的具体做法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24、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颐,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获得其中 的知识理,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若论道之常存,却又初非人能所预。只是此个,自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虽千五百年被人作坏,终殄灭他不得耳。 盖道未尝息,而人自息之。” 答陈同甫书,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象山全集 卷三十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同上卷三十六) 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心、才,都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

25、耳。(同上 卷三十五),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 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 格,早夜不得其

26、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传习录下,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27、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上上言宗旨。” 王阳明传习录门人黄直录,你知道“程门立雪”的故事吗?,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陆王心学,“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陆九渊, 反对“格物致知”,王守仁,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致”就是达到; ”“良知” 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 。“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 周易系辞上,盈天地之间,莫非太极,阴阳之妙 朱熹原卦画,“今日格一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