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_第1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_第2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_第3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_第4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时间:19141918,交战双方,主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矛 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要地位的排列序列,上述两个表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这一矛盾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法(原因:美、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而英、法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的大量输出),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2、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3、德国在中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做了些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4、德国在全球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都做了哪些准备?,议一议,1、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德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实力已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就是在英国一向称雄的海上,最好最快的船也来自德国的造船厂。,4、极力拉拢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并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趋紧张。,2、争夺殖民地,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影响:西方列强竞相效仿,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霸权,争夺,英德两国的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协约国集团,同盟国集团,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3、盾,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斗争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矛盾表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三对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 “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 ,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

4、矛盾重重。,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最主要原因,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那么: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普林西普(1894-1918),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我们要消灭祖国的敌人!,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普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5、?,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可见其行为并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义和正确行为。战争不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俄奥两国的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奥 匈 帝 国,俄罗斯,小小辩论台,有人说:如果普林.西普不刺杀斐迪南大公,那么一战可能就不会爆发。,激起民族大义而采取的爱国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搞个人行刺等恐怖手段,并不是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良策,而且往往会造成灾难,铸成历史的错误。我们应反对采用带有政治目的的个人恐怖手段,积极寻求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英国 法国 俄国

6、,意大利,见风使舵的是?,德国 奥匈帝国,意大利,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你有何看法?,各抒己见,五、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意大利,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B】,请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

7、凡尔登绞肉机” ,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英法联军同德军 展开一场会战。英军 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有哪些?,思考:从俄国退出战争和大战的结束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根本原因),美国的参战,美 国 的“中 立”,美国为什么这个时候参战?,活动与探究,一战期间,中国发生了 哪些与一战有关的事件?,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福 熙 车 厢,第一次世界大战备忘录,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

8、个),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 以上土地,超过15亿,一战造成的损失,八、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C】,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性质:,特点:,影响:,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和十分残酷,给

9、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改变,没有改变列强争霸的主旋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奥匈等帝国瓦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 被压迫民族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一战中有哪些新式武器首次使用在战场上? 你能描述一两种新式武器首次使用的情况吗?,德国潜艇,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它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请思考:,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0、。 2、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二、大战的概况: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灾难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三、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争霸,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人类的灾难,萨拉热窝 事件,凡尔登战役 1916,同盟国,协约国,原因,影响,导火线,转折,科技的进步反而给

11、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你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客观上对 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某些推动作用。 (1)引发了十月革命等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推动上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 (3)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战略格局。英、法 等国遭到削弱,美、日迅速崛起。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 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快乐点击,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C】,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