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精校版)ppt课件.ppt_第1页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精校版)ppt课件.ppt_第2页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精校版)ppt课件.ppt_第3页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精校版)ppt课件.ppt_第4页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精校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1,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利用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2,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18个虚词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

2、,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3,1 虚词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 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 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4,“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

3、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释义举例】,5,【释义举例】,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自、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对、对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6,【释义举例】,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燕

4、王欲结于君。()(和),7,2 虚词与,【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 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 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8,【释义举例】 动、连、介、语气助词,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 “结交”“亲附”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5、(给与)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和,跟,同),9,【释义举例】 动、连、介、语气助词,3、用作介词,“同”“和”“跟”; “给”“替”;“和比较”;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6、疑问语气) 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10,3 虚词焉,【速记口诀】句尾词尾常不译 反诘语气常译呢 代词什么之哪里 兼词相当于是之 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锯尾吃尾常不易 反截鱼鳍长翼呢 带刺什么知那里 见刺相当于是之 姨夫怎么和哪里,11,3 虚词焉,【奇思妙想】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是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说:“姨夫,怎么吃啊?

7、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12,【释义举例】 助、代、兼、副词,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师说)(句中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13,【释义举例】 助、代、兼、副词,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 可译为“他”、“它” ;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它,指蛇。)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8、)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哪里),14,【释义举例】 助、代、兼、副词,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 从这里”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在其中)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 “哪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哪里),15,4 虚词何,【速记口诀】代定宾谓 什么哪里原因 副形动前首 多么怎么为什么 谐音:待定病危 什么哪里原因 福星洞前兽 多么怎么为什么 【奇思妙想】同桌告诉你,有一位同学,是否病危,待定。听到这个消息,你慌忙问:“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

9、一次,同桌告诉你,山洞前有一头野兽是福星。你好奇地问:“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是福星呢?”,16,【释义举例】代词、副词,1、疑问代词可以作定语、宾语、谓语,定语译为“什么”“哪”;宾语译为 “什么” “哪里”;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定语,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宾语,什么)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谓语,为什么这样),17,【释义举例】代词、副词,2、副词可以放在形容词、动词前面或句首。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可以译为 “

10、怎么”“为什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形容词前,多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句首,为什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前,怎么),18,5 虚词其,【速记口诀】一三人称指示代 假设选择是连词 句首句中表语气 婉商期望反诘度 谐音:一三人称指示袋 假设选择是连吃 局中举手标余棋 晚上棋王反劫夺 【奇思妙想】有一次,我和小明去看澳洲棋王袋鼠和考拉下围棋,袋鼠下得太臭,眼看就要输给考拉了,我和他(第一第三人称)指示袋鼠:假设选择的是连吃,就一定会满盘皆输,不如在局中举手示意暂停,先把余下的棋标上记号。晚上棋王袋鼠来了个中盘大逆转

11、,反过来打劫(围棋术语),夺取了最后的胜利。,19,【释义举例】代词、连词、副词,1、用作人称代词,可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的)”;可用作第三人称,指代人、事、物,译为“他(的)”“她(的)” “它(的)”“他们(的)”“它们(的)”;可以用作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第一人称,我)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第三人称,他)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指示代词,其中的),20,【释义举例】代词、连词、副词,2、用作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要是”;表选择,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

12、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假设,要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选择,是还是)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选择,是还是),21,【释义举例】代词、连词、副词,3、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等或省去。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测度,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反诘,难道)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婉商,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期望),22,6 虚词若,【速记口

13、诀】代词你们和这样 连词如果与或者 谐音:呆痴你们喝这样 莲池如果鱼活着 【奇思妙想】一群醉汉喝高了,在公园的莲花池里吐了一池脏东西。公园的管理员看见了,生气地说:“呆痴啊,你们?喝这样干嘛?这莲池里的金鱼是美国总统赠送的,明天如果活着,就算了;如果你们吐的东西把金鱼醉死了,你们就等着进拘留所吧!,23,【释义举例】 代词、连词,1、用作代词,表对称,译为“你(的)”“你们(的)”;表近指,译为“这”“这样”。 例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你)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你的)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这样),24,【释义举例】 代词

14、、连词、动词,2、用作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设”等;表选择,译为“或”“或者”。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假设,如果)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选择,或者) 3、动词 译为“像,好像” “及,比得上”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5,7 虚词因,【速记口诀】 趁经通因凭 于是便顺承 谐音:曾精通音频 于是便顺成 【奇思妙想】学校需要用电脑合成新校歌,我曾精通音频制作,于是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了任务。,26,【释义举例】 介词、连词,1、用作介词,译为“趁着”“经由” “通过”“因为”“凭借”等。 例如:于是相如前

15、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项如列传)(趁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项如列传)(经由,通过)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疏)(因为,由于)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凭借),27,【释义举例】 介词、连词,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译为“于是”“便”。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便),28,8 虚词为,【速记口诀】动谓算是做成任 介因被动给对向 语气助词放句尾 疑问反诘和感叹 谐音:董伟算是做成人 借鹰背董给对象 玉琪主持放菊味 疑问反诘和感叹 【奇思妙想】老董的儿子董伟小时候很听话,现在算是作为成年人了,背着老董,把家里喂养了多年

16、的猫头鹰借给对象玉琪玩。玉琪这姑娘太顽皮,竟然主张往猫头鹰放菊华牌味精。猫头鹰疑惑地看着他们,问:“不会害我吧?”董伟和玉琪异口同声:“不会的。”猫头鹰反诘道:“不会?董伟你小子害我还少吗?”董伟说:“就相信我这一次,我对我爸发誓,我决不会害你。”猫头鹰半信半疑地吃了菊花味精,感叹道:“世风日下啊!臭小子,看老董回来怎么收拾你!”,29,【释义举例】动词、介词、语气助词,1、用作动词,通“谓”;或译为“算是”“是”“做”“成为”“担任”等。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通“谓”)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17、)(是)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做)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鸿门宴)(成为)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担任),30,【释义举例】动词、介词、语气助词,2、用作介词,译为“因为”“被”“给” “对” “向”。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因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被)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给)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31,3、用作语气助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

18、原列传)(疑问) 何辞为?(鸿门宴)(反诘)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感叹),【释义举例】动词、介词、语气助词,32,9 虚词所,【速记口诀】 所字结构加被动 所以连用目凭因 谐音:数字结构架百洞 所以连用穆娉英 【奇思妙想】杨门女将的穆桂英有一个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专家,在修建高速铁路的功臣中她的贡献最大,穿山隧道工程总离不开她,她利用先进的数字结构在山洞里架起悬浮铁轨,使工程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所以铁路建设总公司总是连用她,让她任总工程师。,33,【释义举例】 助词,1、“所”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

19、等。 今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所养的人;所用的人)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安身的东西)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过访朋友的事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所存在的地方),34,【释义举例】 助词,2、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被) 3、“所”“以”连用,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凭借和目的。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凭借) 所以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20、 (战国策赵策)(目的),35,10 虚词以,【速记口诀】 由于带领把据照借用 连词并递承接修果目 谐音:由于带领把剧照借用 莲池病弟承接修果木 【奇思妙想】由于我带领一帮同学把大影星的剧照借来用,老师生气了。中午饥肠辘辘地回到家,看到妈妈写的留言条:“你莲花乡的弟弟承包接手修整果木,累病了,妈妈去看他了,午饭自己动手做。”今天咋这么不顺呢?,36,【释义举例】介词、连词,1、用作介词,译为“由于”“ 带领”“ 把”“依据”“按照”“ 凭借”“用”等。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由于)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带领) 秦亦不以城予赵

21、,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把)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依据、按照)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37,【释义举例】介词、连词,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修饰、因果、目的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并列) 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递进)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承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修饰)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因果)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目的),38,11 虚词则,【速记口诀】 连词假承并转让 判断副词是就是

22、 谐音:莲池贾承并转让 判断扶持是就是 【奇思妙想】村民贾承包村里的莲花池,并且把他转让给了邻村人。有人向村委会举报村民贾让“肥水流到了外人田”。村委会主任来判断这个事情,当他知道外村需要扶持时,就说:“什么转包不转包的,是就是,不是也是,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嘛!”,39,【释义举例】连词、副词,1、用作连词,表示假设、承接、并列、转折、让步关系,译为“如果”“便”“ 就”“ 却”“ 倒是”等。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假设关系,如果)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承接关系,便)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并列关系,就) 于其身也,则耻

23、师焉,惑矣。 (师说)(转折关系,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让步关系,倒是),40,【释义举例】连词、副词,2、用作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就是),41,12 而,【速记口诀】你的修假并因转承递 谐音:你的休假病因专程递 【奇思妙想】 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写明病因,专程递给你的班主任。,42,“而”字用法有两种: 1、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例如: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修饰、假设、并列、因果、转折、承接,递进关系。例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4、)(目的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修饰关系)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假设关系)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并列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果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转折关系)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承接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递进关系),43,13 且,【速记口诀】 连词并递和让步 副词将要暂姑且 谐音:莲池并蒂荷让步 扶持将要站古砌 【奇思妙想】 莲花池里开了一枝并蒂莲,她们说:“请让一下,请让我们过去。”荷叶听了纷纷让路。她们相互扶持着,将要站到水池边那古砖砌成的台

25、阶上去,她们难道要去表演双人芭蕾吗?,44,“且”字有连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关系,译为 “而且”“并且” “况且”“再说”“尚且”例如: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并列,并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递进,况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让步,尚且) 2、用作副词,译为“将要”“暂且”“姑且”。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暂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姑且),45,14 乃,【速记口诀】 背转顺限紧 二称乃判断 谐音

26、:背转顺陷井 二层乃判断 【奇思妙想】 矿井塌陷,幸存的矿工们背着伤员,转身顺着塌陷的矿井往二层逃。在那里,他们欣喜地发现有风吹进来,他们判断前方一定有出口。果然,他们找到了出路,得救了。,46,“乃”字用法有三种: 1、用作副词。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例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师说) (逆转相背)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顺承)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限制)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7、”乃入见。(曹刿论战)(紧接),47,2、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 3、表判断,译为“是”或“本来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48,15 之,【速记口诀】 指代一三动 标志主谓音 谐音: 纸袋一三洞 煮煨标志音 【奇思妙想】 同学们都吃过茶叶蛋,你们知道怎么煮吗?教大家一个有趣的办法,将鸡蛋装进纸袋里,纸袋上面扎上十三个小洞,放进装有茶叶和作料的水锅里,然后放在灶上先煮后煨,什么时候开始煨呢?时间标志是听水声,水刚发出声音,就把火打小,再煨上十分钟,香喷喷的茶叶蛋就煮好了。由于鸡蛋是装在纸袋里的,因此不会

28、沾上茶叶等作料。,49,“之”字有代词、动词和助词两种词性。 1、用作代词。批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第一、第三人称, 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他)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它)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道理) 2、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等。例如: 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50,3、用作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译为“得”;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

29、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定语标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补语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宾语前置标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1,4、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52,16 乎,【速记口诀】句中不译介词于 语气助词叹测疑 谐音:居中不移劫持鱼 语气助词探测仪 【奇思妙想】 一个强盗在路中间放了一个大箱子,水产公司的运鱼车来了,他也不移开。司机下来搬开箱子,“轰”的一声爆炸了,原来箱子里装有地雷。司机惨叫:“天啊!难道运鱼还要带探测仪吗?”最后,强盗把一车鱼给劫持走了。,53,“乎”字有介词,语气助词两种词性。 1、介词相当“于”。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2、语气助词可以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可译为“啊”“吧”“吗”等;也可以在句中表停顿,不译。例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