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七课 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品味语言。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一、细读文章,找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结合相关句子加以体会。,明确:,(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2、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小结:,这几个句子,从细节方面突出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二、主题探究,1.说说为何“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 我们对于作者的痛苦、

3、懊悔和自责感同身受,思考文章蕴含怎样深刻的道理呢?,1.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再也不养猫。,明确:,2.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明确:,三、写作特色,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

4、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2首尾呼应和设伏笔。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课堂小结,人和动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都需要宽容和理解,都应该尊重与被尊重、都应该相互信赖。,布置作业,1.假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