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 原始社会: 建筑的低级阶段,建筑体系萌芽:由巢居与穴居开始发展. 1 两种代表建筑类型: (1) 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 (2) 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 2 著名建筑遗址: (1) 浙江余姚河母渡建筑遗址 (2) 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五蠹篇 “墨子辞过中记载: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是故圣王作为宫

2、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易经系辞下传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二 奴隶社会 1 夏商时期 (1) 建筑体系逐渐成长:出现夯土台宫殿,城市.陵墓均有发展,夯土技术成熟.(2) 著名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 2 西周 (1) 出现等级制度;(2) 建筑技术发展:瓦的发明;(3) 著名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 3 春秋时期 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

3、、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1 夏商时期 (1) 建筑体系逐渐成长:出现夯土台宫殿,城市.陵墓均有发展,夯土技术成熟. (2) 著名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从遗址平面看:殿堂的柱列整齐,前后左右相对应,各间面阔统一。以上特征说明这时期的木结构水平已有很大提高。,1 夏商时期,规整的廊院式建筑群说明: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2 西周,(1) 出现等级制度 (2) 建筑技术发展:瓦的发明 (3) 著名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有专家把它称为“中国第一四合

4、院”。,3 春秋时期 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三 封建社会 1 战国时期 战国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

5、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1米,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与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

6、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3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另外

7、,在秦汉时期兴起的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很大发展。 同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带来了不同生活习惯,使建筑室内高度得以提高。,4 隋 隋朝(581618)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

8、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在造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5 唐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

9、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 代 建 筑 掠 影,唐 代 建 筑 掠 影,唐 代 建 筑 掠 影,唐长安城复原平面,平安古都平安京,日本古代城市,6 宋.辽.金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10、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第六:园林兴盛。,河 北 定 县 开 元 寺 料 敌 塔,7 元. 明. 清 蒙古贵族统治者建立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这来自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统治,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明朝(13681644年)建筑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第三:木结构方面

11、,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减化。因此,明代官式建筑形成一种与前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第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为盛。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另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下列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供统治者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期。第二: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我国佛寺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