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08.ppt_第1页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08.ppt_第2页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08.ppt_第3页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08.ppt_第4页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0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8.1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一、非自动控制电器,1、刀开关 Q或QG、QS表示,一、刀开关 1.开关板用刀开关(不带熔断器式刀开关) 作用:不频繁地手动接通、断开电路和隔离电源用。 结构图和符号 :,第二节 开关电器,第二节 开关电器,一、刀开关 2.带熔断器式刀开关用作电源开关、隔离开关和应急开关,并作电路保护用。,一、刀开关 3.负荷开关 (1)开启式负荷开关 用途:作不频繁带负荷操作和短路保护用。 结构:由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成。瓷底板上装有进线 座、静触头、熔丝、出线座及刀片式动触头, 工作部分用胶木盖罩住,以防电弧灼伤人手。 分类:单相双极和三相三极两

2、种,第二节 开关电器,第二节 开关电器,一、刀开关 3.负荷开关 (2)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 作用:手动通断电路及短路保护。,二、组合开关(转换开关) 结构:静触头一端固定在胶木盒内,另一端伸 出盒外,与电源或负载相连。动触片套 在绝缘方杆上,绝缘方轴每次作90正 或反方向的转动,带动静触头通。 特点:结构紧凑,安装面积小,操作方便。 用途:电源的引入开关;通断小电流电路; 控制以下电动机。,第二节 开关电器,(a)外形 (b) 符号 (c) 结构,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2.转换开关QB,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触头系统:主触头、辅助触头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 常闭触头(动

3、断触头) 电磁系统:动、静铁芯,吸引线圈和反作用弹簧 灭弧系统:灭弧罩及灭弧栅片灭弧,第三节 接触器,1结构,一、交流接触器,一 接触器,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线圈,辅助触点,铁心,衔铁,电源,电机,主触点,常闭,常开,动画,弹簧,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一、自动控制电器,1.接触器,二、电磁式电器 3.灭弧系统 电弧:开关电器切断电流电路时,触头间电压大于 10V,电流超过80mA时,触头间会产生蓝色 的光柱, 即电弧。 电弧的危害 : 延长了切断故障的时间; 高温引起电弧附近电气绝缘材料烧坏; 形成飞弧造成电源短路事故。 灭弧措施:吹弧、拉弧、长弧割短弧、多断口

4、灭弧、 利用介质灭弧、改善触头表面材料 。,第一节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第三节 接触器,三、接触器的符号,第三节 接触器,四、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根据电路中负载电流的种类选择接触器的类型; 接触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负载回路的额定电压; 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所接控制电路的额定电压等级一致; 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主回路的额定电流。,第三节 接触器,四、接触器的使用选择原则,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8.1.2.2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按

5、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1)电流继电器:它是根据电流信号而动作。特点:匝数少、线径较粗、能通过较大电流。,A 过电流继电器:当流过额定电流时它不动作,当电流达到(1.11.4)IN线圈它才动作。,过流电流继电器,欠流电流继电器,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B 欠电流继电器:当流过额定电流时它动作,当电流降到(0.10.4)IN线圈它要恢复原状。吸引电流为(0.30.65) IN线圈。,2)电压继电器:它是根据电压信号而动作。特点:匝数多、线径较细、它的线圈是与电源并联的。,A 欠电压继电器:当线圈加上UN线圈时它动作,当电压降到(0.40.7)UN线圈它要恢复原状。,B 零电压继电器:当线

6、圈加上UN线圈时它动作,当电压降到(0.050.25)UN线圈它要恢复原状。,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C 过电压继电器:当线圈加上UN线圈时它不动作,当电压达到(1.11.15)UN线圈它才动作。,3)中间继电器: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510A)、动作灵敏等特点。,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同。但它的触点数量较多,在电路中主要是扩展触点的数量。另外其触头的额定电流较大。,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4)热继电器:它是根据控制对象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电流流通的继电器,即时利用

7、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电器。它主要用来保护电动机的过载。,使用热继电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选用热元件的额定电流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应相等,这样继电器便能准确地反映电动机地发热;,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d、注意热继电器所处的周围环境温度,应保证它与电动机有相同的散热条件。,b、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短路保护;,c、热继电器保护三相异步电动机时。至少要用两个热元件的热继电器;,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4)、热继电器,第四节 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光电继电器,温度继电器,5)、其它继电器,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8.1.3 主令电器,1、按钮 SB,控制

8、按钮,8.1.3主令电器,万能转换开关,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2、主令控制器(SL)与万能转换开关(SO),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8.1.4 执行电器,1、电磁铁YA,2、电磁离合器,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安装线路图、原理线路图,8.2.1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的构成,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绘制原理图的基本规则:,继电接触控制线路由一些基本控制环节组成,下面介绍继电接触控制线路的绘制。,在电工技术中所绘制的控制线路图为原理图,它不考虑电器的结构和实际位置,突出的是电气原理。,电器自动控制原理图的绘制原则及读图方法:,1. 按国家规定的电

9、工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图。,2. 控制线路由主电路(被控制负载所在电路) 和控制电路 (控制主电路状态)组成。,3. 属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分(如接触器的线圈和 触点)按其功能和所接电路的不同分别画在不同 的电路中,但必须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4. 所有电器的图形符号均按无电压、无外力作用下 的正常状态画出,即按通电前的状态绘制。,5. 与电路无关的部件(如铁心、支架、弹簧等) 在控 制电路中不画出。,分析和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使控制电路简单,电器元件少,而且工作又要准 确可靠,(2) 尽可能避免多个电器元件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 个电器的控制电路。,(3) 必须保证每个线圈的额定电

10、压,不能将两个线圈 串联。,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2.2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基本线路,一. 启动控制线路及保护装置,1. 启动控制线路,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1.直接起动,(a)结构图,主电路,控制电路,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1) 电路,动画,(b)原理图,控制电路,一、直接起动,电动机的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零压、欠压保护,主电路,控制电路,电动机的保护,短路保护是因短路电流会引起电器设备绝缘 损坏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电动机和电器设备产 生机械性损坏,故要求迅

11、速、可靠切断电源。通 常采用熔断器 FU和过流继电器等。,欠压是指电动机工作时,引起电流增加甚至 使电动机停转,失压(零压)是指电源电压消失而 使电动机停转,在电源电压恢复时,电动机可能 自动重新起动(亦称自起动),易造成人身或设备 故障。常用的失压和欠压保护有:对接触器实行 自锁;用低电压继电器组成失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是为防止三相电动机在运行中电流 超过额定值而设置的保护。常采用热继电器FR 保护,也可采用自动开关和电流继电器保护。,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2.保护装置:,1)短路保护:短路保护装置在线路中应安装得愈靠近电源越好,因为这样保护的范围广.,(1)熔断器(保

12、险丝)FU,(2)过电流继电器KOC,(3)自动空气断路器QF,作用:短路和严重过载保护 应用:串接于被保护电路的首端 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便宜,体小量轻 分类:,(1)熔断器(保险丝),瓷插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器,有填料式熔断器,无填料密封式熔断器,快速熔断器,自恢复熔断器,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可实现短路保护、失压保护和过载保护,(3) 、低压断路器 功能:不频繁通断电路,并能在电路过载、短路及失 压时自动分断电路。 特点:操作安全,分断能力较高。 分类:框架式(万能式)和塑壳式(装置式) 结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脱扣机

13、构、传动机构。,第二节 开关电器,万能式低压断路器结构图,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原理图,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 3过电流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 7按钮,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原理图,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3过电流脱扣器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 7按钮,线路短路或严重过载保护,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原理图,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3过电流脱扣器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 7按钮,远距离跳闸,对电路不起保护作用,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原理图,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3过电流脱扣器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 7按钮,线路过载保护,塑壳式低压断路器原理图,1主触头2自由脱扣器 3过电

14、流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6失压脱扣器 7按钮,电动机的失压保护,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2)长期过载保护装置:一般选热继电器FR,(3)零压(或欠压)保护:,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4)零励磁保护:,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上一页,返 回,下一节,下一页,上一节,图 正反转控制电路,上一页,返 回,下一节,下一页,上一节,图 机械互锁电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a).简单线路:不能实现短路保护.,b).有电器连锁保护的线路:正转到反转要经过 停止按钮.,c).实用电路:此线路是一个较完整的正反转自动控制线路.,8.

15、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3.点动控制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4.多电动机的连锁控制线路:,1) 两台电动机的互锁:,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2)联合控制和分别控制:,3)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5、多点控制线路:,6、顺序(程序)控制线路:一个工步完成以后,能自动转换到下一工步。,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7、多速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的基本控制线路,8.2 继电器接触器的常用控制基本线路,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

16、制方法,1、根据工作机械的运动行程来控制,2、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来控制,3、利用电动机的速度来控制,4、利用电动机主电路的电流来控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1按行程的自动控制:,1) 行程开关: 通常把放在终端位置用以限制生产机械的极限行程的开关称为行程开关、终端开关或极限开关。,行程开关,接近开关,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1) 行程控制,(2)循环工作时的行程控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循环工作时的行程控制(改进线路),(3)程序控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2

17、、按时间的自动控制:,时间继电器可实现0.05秒几十小时的延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通电延时的空气式时间继电器结构示意图,微动开关2,微动开关1,(2) 空气式时间继电器,(a) (b) (c) (d) (e) (f) (g) (h),(a) 线圈一般符号 (b) 通电延时线圈 (c) 断电延时线圈 (d) 通电延时闭合动合(常开)触点 (e) 通电延时断开动断(常闭)触点 (f)断电延时断开动合(常开)触点 (g)断电延时闭合动断(常闭)触点(h)瞬动触点,四、时间继电器,符号,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

1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上一页,返 回,下一节,下一页,上一节,(二) 控制电路,图 星-三角 起动控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作用:根据速度的大小通断电路 结构:定子、转子和触头 原理:与异步电动机类似 参数:动作转速:120rpm 复位转速:100rpm,3、按速度的自动控制,3、按速度的自动控制,1)速度继电器KS:一般速度继电器当转速小于 100r/min以下时,触点就恢复原状。,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五、速度继电器,4、按电流的自动控制线路,8.2.3生产机械中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8.3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举例,8.3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举例,8.4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设计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