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绝对安全无毒吗.ppt_第1页
中草药绝对安全无毒吗.ppt_第2页
中草药绝对安全无毒吗.ppt_第3页
中草药绝对安全无毒吗.ppt_第4页
中草药绝对安全无毒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景 中医中药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防病治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国际优势的领域和特殊资源,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在我国民间有着这样约定俗成的说法:“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中药安全无毒。”果真如此吗?,木通,祖国医学对药物毒性的认识,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可上溯到远古时代。淮南子修务训所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通过生产和生活医疗实践,在发现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药物的毒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代,医药学家已学会了用药物的毒性治病,故周礼天官冢宰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

2、药以供医事”之说。,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间的皇帝内经即有关于药物有毒无毒的论述,说明当时的医药学家进一步认识到药物分为有毒与无毒两类。如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明确提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以上理论至今仍为中医大夫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祖国医学确定药物毒性的依据,祖国医学对药物毒性的认识首先是通过中医大夫长期临床实践,再经过实验室验证其有毒成份。一味药是否具有毒性,主要下述几点来确定:,斑蝥,1.含不含有毒成分,祖国医学认为,一般不含有毒成分的药物对人体无毒,即无毒之

3、物,如芦根、蜂蜜、茯苓、猪苓等。而含有有毒成分的对人体有毒,即有毒之品,如马钱子有大毒是因其含番木鳖碱,巴豆有大毒是因其含有巴豆毒素等,北五加皮有毒是因其含强心甙,砒霜有剧毒是因其含有砷,斑蝥有大毒是因其含有斑蝥素(30毫克可致人死),等等。,芦根,2.整体是否有毒,由于中药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每种成分又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约,有毒成分也不例外。致使有些含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有毒。其中有的中药在有毒成分存在的同时,还含有某些相应的拮抗成分。如已知人参中,人参皂甙B、C有溶血作用,但人参皂甙A有抗溶血作用,故人参总体并不显示溶血作用;有的中药,一些似乎属于“无效”的成分,如糖类、

4、维生素C、某些蛋白质、胶质等物质,却可以程度不同的缓解其毒性;有的中药虽含有毒成分,但因含量微小,作为整体中药往往不显示毒性,如苦杏仁、甜杏仁、桃仁、郁李仁等。,砒霜,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中药的使用剂量适当与否,是确定中药整体有无毒性的一个依据。量变可以产生质变,有不少中药,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药量的适宜或超过,可对人体表现出有毒或无毒。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服药失度候云:“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制,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变生他疾,亦能致死。”如益母草小剂量可活血调经,为妇科之要药,大剂量则导致多脏器出血而致死。,益母草,4. 中药的混淆,目前中药品种的混乱,造成治疗上的失误,甚至出现严

5、重的毒副作用的例子屡有发生,如(1)将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误当作木通科木通使用,木通科木通药理毒性最小,可以广泛应用临床,其药物安全性较高,但关木通的药理毒性较大,含有马兜铃酸,造成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肾功能衰竭。(2)将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有毒)误当作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无毒)使用。日前,一些中医专家建议,应用汉防己时,应使用防己科粉防己;而应用木防己时则应尽可能选用防己科木防己,而尽量避免应用马兜铃科广防己及汉中防己。,关木通,木通科木通,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1. 药物的品种:中药有毒或无毒,有时受品种影响很大。由于历史原因,中药中品种混乱的不少,有的就有几个或几十个品种,其中有的

6、有毒,有的无毒,有的有大毒,有的有小毒。如木通有不同的科属,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已证明有明显的肾毒性,而木通科的植物,如白木通、川木通等没有肾损害的报道。又如防己,有广防己、汉防己、粉防己等等。近年来,在比利时有人误把广防己当作粉防己用于减肥药中,在国际上引发了中草药肾病的轩然大波。,茯苓,2. 炮制:不少中药通过合理的炮制,可消除毒性,使“有毒”之品变为无毒之品。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很多,传统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加热法、水漂法、制霜法及加辅料法等。如生半夏有毒,有刺激咽喉导致失音的副作用,通过115121 加热或白矾水浸泡,可消除这种“毒性”刺激;甘遂有毒,醋制可降低其毒性。相反有的药物若炮制不当,反

7、可能增毒,如雄黄有毒,火煅则生成砒霜,使毒性剧增。,苦参,3. 配伍:本经序例云:“若有毒宜制,当用相畏、相杀者。”说明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可监制其某种毒性,使“有毒”变“无毒”,使“大毒”变“小毒”。如甘草与附子同用,可减缓附子的毒性;槟榔与常山同用,可使常山的致吐作用减轻;大黄与巴豆同用,可监制巴豆辛热之“毒”;蜂蜜与乌头同用,可限制乌头的“毒性”;等等。文献记载,也有因配伍不当而产生毒性或增毒的,如十八反等。,杜仲,4. 剂型:由于药物的毒性成分及与其相制约或相对应而增毒的成分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如溶解度等,使其在不同的剂型如汤、丸、散、酊剂中,所显示的总毒性不同。传统认为,毒药剂型以丸散

8、为宜,实际上并不全面。这仅仅为了便于控制毒药服用剂量而已,而不能达到消除毒性的最终目的。因此,具体药物各有所宜, 如使用生品乌头类药,用汤剂可使其毒性消除或减弱,而用散剂或酊剂则毒性不减。这是因为这类药所含的有毒成份-乌头碱为酯型生物碱,水煎煮时易被水解,生成毒性较弱的单酯型乌头次碱,(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1/500)和毒性极小、甚至于无毒的胺醇类乌头原碱(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01/5000)。近年有因服用含乌头的小活络丹而致中毒的报道,原因即此。,5. 煎法: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也有影响, 如前述含乌头碱的乌头等药,先下久煎,则能使其毒性大减或消除。临床用乌头、附子等强调

9、先下久煎,原因即此。若煎煮时间不够,所含乌头碱未被分解为毒性较小或接近无毒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即可毒害人体,甚至毙命。临床常有报道因用大量附子与鸡炖食而中毒死亡。然而,有的中药久煎则能增加毒性,如山豆根等。,丹参,6. 服法:服药方法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因为合理的服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药物的剂量。对“有毒”之药,若按合理的方法服用,就等于从剂量上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从而消除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收化害为利之效。反之,即助纣为虐,造成严重后果。中草药常需要自己煎制,如不按医嘱执行可能会致命。一些患者未明白这个道理,造成惨痛教训的也不少。在急诊科常遇见这样的病例,如一患者,因两

10、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年余,请医生诊治,嘱用马钱子60克,黄酒500克,浸泡七天后服用,每次半酒盅(10克)。但患者不知马钱子有剧毒,又求治心切,遂于药酒泡好后的当晚十一时许,一次服下6酒盅(约60克),2小时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紧束、烦躁不眠等不良反应,拖到次日凌晨病情加重,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下午死亡。,6. 服法:服药方法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因为合理的服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药物的剂量。对“有毒”之药,若按合理的方法服用,就等于从剂量上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从而消除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收化害为利之效。反之,即助纣为虐,造成严重后果。中草药常需要

11、自己煎制,如不按医嘱执行可能会致命。一些患者未明白这个道理,造成惨痛教训的也不少。在急诊科常遇见这样的病例,如一患者,因两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年余,请医生诊治,嘱用马钱子60克,黄酒500克,浸泡七天后服用,每次半酒盅(10克)。但患者不知马钱子有剧毒,又求治心切,遂于药酒泡好后的当晚十一时许,一次服下6酒盅(约60克),2小时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紧束、烦躁不眠等不良反应,拖到次日凌晨病情加重,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下午死亡。,再者,有的人属过敏体质,对常用无毒的中药也会特别敏感,只要在所服的药方或成药中有这味敏感药,即可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疹、腹泻、心悸等。此时这

12、味无毒的中药,对他来说即为有毒之品了。对此,近年临床报道较多,涉及的药物有丹参、百合、防风、牡蛎、芍药等。此外,药材的产地、保管(如霉变)及农药或工业污染等,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也有一定的影响。,黄芪,有关中草药肾损害的临床报道,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已经注意到有毒中草药-木通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80年代末发现雷公藤中毒也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数中毒病人病情严重,一篇临床报道雷公藤中毒214例,死亡64例,平均死亡率为29.6,肾损害占总病例数的54.2。服药2日后就出现肾损害症状,如少尿、浮肿、血尿、蛋白尿、腰痛等。雷公藤中毒死亡病例尸检和肾穿刺活检病理发现肾充血、出血、肾小管变性、坏死等

13、严重病理损害。 1993年比利时学者发现2例女性服中草药减肥治疗后,出现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 。至1998年报道,在比利时已有100人患这种肾病,其中13已接受肾移植。,近几年,我国学者对这种中草药导致的肾病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工作,发现临床上确实有较多的慢性肾衰竭病人与服用马兜铃酸中草药有关,个别医院报道竟达透析病人的10%。由于这些中草药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故国内一些学者建议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马兜铃酸的中药用途涉及止咳化痰、利湿消肿、行气、除风湿等方面,多为常用中药,其中关木通在著名的龙胆泻肝丸,八正散,妇科分清丸中为主药,而该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很普遍,其他像天仙藤,青木香,

14、广防已,寻骨风等都属于马兜铃科植物也有肾毒性。所以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中草药与肝损害,有人问中草药会引起肝损害吗?回答是肯定的。中药不但可以伤肝,且可引起多种肝损害,从仅有轻度肝功能化验异常到暴发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中草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率,但在过去的70多年里,人们发现全世界有350多种植物含有肝脏毒性的生物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报道的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单味中药就有50种之多,还不包括中成药及复方制剂,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约占药物性肝损害的30%。由此可见,中草药引起的肝脏损害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草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中

15、草药引起肝损害的可能机理及原因有: 1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如被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和某些肿瘤的黄药子,其成分中含黄药子萜A、B、C以及鞣质等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动物实验证实该药对肝、肾均有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给药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雷公藤所含雷公藤碱等5种生物碱,内服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腹痛、腹泻、便血,吸收后引起亚急性肝坏死。对肝脏有直接毒性的单味中草药还有苦楝子、马桑子、苍耳子、贯众、千里光、艾叶、四季青、合欢皮、冬青叶、野百合、猪屎豆、喜树、水田七、石蒜、罂粟、肉豆蔻、雄黄、朱砂、鱼胆、蜈蚣等。,2过敏反应。中草药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物热、甚至肝损害。引起过敏的中药可以是单味中药,亦可以是复合制剂,可以是外用、内服或针剂。近年发现后者引起的过敏反应及肝损害有增加趋势。 3中药炮制不当或误服。如乌头含乌头碱,若炮制不当,乌头碱尚未水解,服后便会发生中毒。七叶一支花、雷公藤、信石等亦必须经炮制后再服用,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 4服用时间过久、剂量过大、药物种类过多或偏信偏方。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病如胆结石、肾结石、慢性便秘患者常较长时间服用中药;某些自认为神经衰弱或体虚的人忽视了体育锻炼,长时间服用多种滋补中药及保健品,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