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模版_第1页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模版_第2页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模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贷行为,实施信贷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是本行信贷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本行制定信贷政策、实施流程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和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制度。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信贷业务是指本行对客户提供的各类表内外信用的总称,包括本外币贷款、票据承兑、贴现、信用证、保函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第四条实施本制度,坚持“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流程控制、职责明确、规范操作、权责分明”的要

2、求。本行从事信贷管理的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及全体信贷工作人员,须按本制度的规定及本行其他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恪尽职守,勤勉履职。第五条信贷经营和管理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立行宗旨,以防范信贷风险为重点,以实现“双赢”为目标,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条信贷经营和管理必须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信贷业务操作必须坚持合法、合规、按程序和有利于保障客户、股东、员工利益的原则。第二章信贷管理组织体系第七条实行风险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坚持以“审贷分离”为基本原则,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把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

3、监测和风险控制等各环节融入于信贷调查、评审(审查、审批)、发放、收回等各环节之中,明确各岗位、各部门工作职责与尽责要求,实现其相互制约和支持。总行设立业务管理部门,成立授信管理委员会。总行对各分支机构实施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客户经理制。总行下属各支行(包括营销部)设立客户经理,负责本单位信贷业务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和日常管理。客户经理在业务上接受本机构分管信贷业务负责人的指导与管理,在信贷管理中负责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等工作,同时接受总行业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成立授信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授信委,分支机构为授信组)。负责本行或分支机构信贷业务风险事项的审议、决策和信贷管理工作。

4、设立独立审批人制度。独立审批人包括书面授权的分支机构信贷人员(含客户经理)、分支机构负责人、总行授信审批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负责审批授权范围内的信贷业务。第八条实行授信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制度。授信委(授信组)是总行(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风险事项审议、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决策独立审批人权限之外的信贷业务。各分支机构对超出授权范围的信贷业务按规定上报审批,授信委主任由分管副行长担任,行长对贷审会决议有一票否决权。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是贷审会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日常管理、信息上报等工作。第九条实行信贷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制度。总行董事会负责对经营层进行信贷授信业务的授权;经营层在受权范围内可以对各分支机构进

5、行转授权。各受权人在受权范围内,按规定程序审批信贷风险事项,并对审批结果负责。超出分支机构受权信贷审批事项的,须报总行按权限逐级审批。授权风险审批事项及金额的确定,由总行依据业务种类、风险程度、区域经济、风险管理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第十条全面实施流程管理制度。根据本制度,制定并实施信贷业务尽职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的工作职责、操作规范,实施对信贷业务流程管理和尽职调查评价,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第三章信贷业务的对象和条件第十一条信贷客户应当是经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第十二条客户申请信贷业务应具备下列基本

6、条件。(一)生产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二)生产经营有效益,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意愿和能力,信用记录良好;(三)自然人从事生产经营有30%以上自有资金,公司类客户资产负债率原则上应低于70%;(四)在本行开立存款结算账户,并愿意接受信贷和结算监督;(五)生产经营或项目建设有规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六)不符合信用方式的,应提供规定条件的担保;(七)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年检手续,特殊行业需持有有权机关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八)其他。第十三条客户申请信贷业务除符合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本行规定的各类信贷业务的具体办理条件

7、。第四章客户授信管理第十四条坚持“先授信、后用信”的原则,实行客户授信管理。应根据不同的授信品种、市场与客户需求,选择或利用“年度集中授信、季节性授信、临时授信”的渠道,采用公开或内部授信的方式,经过规范的评审程序,合理确定客户授信额度和适时用信条件,控制市场、信用和客户风险。低风险业务可以直接授信,但授信总额不得突破监管部门规定的单户贷款比例。第十五条实行客户信用等级管理。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是客户信用等级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内部客户信用评级办法的制定和客户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审核结果负责。各分支机构是内部客户信用评级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客户评级信息的采集、调查、评估、确认和评级,对信息的真实性、

8、资料的完整性、评级的准确性负责。总行根据业务分工需要,可聘请中介机构对客户进行资信等级评定。内部或外部授信和评级结果,应作为客户准入和确定授信额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第十六条实行客户(行业)准入退出管理。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本行的信贷政策,按照“区别对待、择优限劣”的原则,及时调整客户准入、退出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地优化贷款投向、投量和客户结构。第五章信贷业务种类第十七条贷款是指本行根据客户申请,对其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贷款按期限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贷款。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不

9、含)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第十八条贷款按方式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一)信用贷款,是指以客户的信誉发放的贷款。信用贷款发放需符合规定条件。(二)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1、保证贷款,是指按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保证资格、资信等级、收入状况、还款能力及其还款记录进行审查,并签订保证合同。2、抵押贷款,是指按我国担保法、物权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办理抵押贷款,应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

10、使用状况和变现能力以及所设定抵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相应的抵押物的登记手续。应根据抵押物评估值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或调整贷款抵押比例,但抵押物价值不得低于贷款金额的1.5倍。3、质押贷款,是指按我国担保法、物权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分为权利质押和动产质押。办理质押贷款,应对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所设定质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或移交手续。同时应根据质押物评估值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质押贷款的比例,但质押物价值不得低于贷款金额的1.2倍。第十九条贷款按对象分为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个人贷款,是指承贷主体

11、为自然人的贷款,具体包括: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等。公司贷款,是指承贷主体为非自然人的贷款,具体包括: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等。第二十条特殊贷款业务,是指本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办理银团贷款、贷款转让等特殊贷款业务等。第二十一条商业汇票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转让给本行的票据行为,是本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票据贴现期限自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电子商业汇票最长期限1年)。第二十二条商业汇票承兑,是指本行应承兑申请人的要求,对其签发的汇票依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和本行的相关条件,承诺在该商业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

12、为。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电子商业汇票最长期限1年)。承兑申请人应向本行缴存一定额度的保证金。第二十三条非融资类保函,是指本行应申请人的要求,以出具保函的形式向受益人承诺,当申请人未履行受益人与申请人签订的合同约定的义务时,由本行代为履行义务的行为。第二十四条其它信贷业务品种,是指本行根据办理条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发并经有关机构或部门批准办理的新信贷业务品种。第六章信贷业务期限管理第二十五条对信贷业务实行期限管理。短期贷款期限须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周期特点、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及来源和本行资金供给状况确定。中长期贷款一般掌握在3年以内,最长不超过10年(按揭贷款除外)。票据贴现

13、期限自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电子商业汇票最长期限1年)。第二十六条 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应在贷款到期日前10天向贷款开户行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由开户行逐级报批。担保贷款展期,还应由贷款保证人(抵押或出质人)出具同意展期并继续担保的书面证明。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定期限;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定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三年。个人贷款的展期,一年以内(含)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该贷款品种规定的最长贷款期限。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不予展期。贷款展期只能办理一次。展

14、期贷款的利率按贷款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期限利率档次,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利率档次执行。客户未申请或申请展期未获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客户提前归还贷款,应按实际借款的期限或合同约定计收利息。第七章信贷业务利率管理第二十七条实行信贷产品风险定价管理。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浮动区间的规定,根据贷款风险度、客户贡献度、客户忠诚度、客户信誉度、贷款投向行业、市场利率变化等因素,由总行确定各类贷款风险定价标准供全行统一执行。第二十八条各类贷款风险定价标准以总行正式通知或批复的形式下发,各分支机构只有执行权,没有浮动权和调整权(若需调整报总行批准后执行)。各类贴息贷款,贴息标

15、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九条公司类贷款实行按季(月)结息,自然人贷款除10万元以下的贷款可实行按年结息外,其它贷款应实行按月或按季结息,结息日为每月或每季末月的20日。第八章信贷业务用途管理第三十条信贷业务的用途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贷款用途的特别规定(一)贷款原则上不得借新还旧(以贷还贷),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按权限批准后可借新还旧。1、贷款期限不匹配的。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一是客户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还款来源有保证,能按时付息,无不良信用记录;二是贷款期限与客户生产、经营周期或现金流量不相符,借新还旧后有偿还贷款来源或能力;三是为

16、正常、关注类。2、以资产保全为目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原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抵押、质押合同存在法律缺陷,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现实或潜在风险需要弥补;二是信贷资产丧失或将要丧失诉讼时效、担保时效等需要保全恢复;三是以贷款风险控制为目的,通过以贷还贷增加有效担保,加大第二还款来源;四是企业改制(重组、兼并)过程中为落实债权,降低存量贷款的风险。3、落实盘活不良贷款。在原责任人不变的情况下,由授信委审批备案。(二)不得发放以放贷收息为目的的贷款。(三)申报贷款应提供相应或必要的贷款用途证明材料。第九章信贷业务程序管理第三十二条总行应当根据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制定适合各类业务风险控制特点的

17、业务操作流程,并实行流程管理、控制和监督。实行信贷调(复)查a、b角制度。各分支机构原则上应按照“四双”原则,根据客户经理配制情况,实行“双人”调查(或复审)制度。分支机构负责人应参与大额贷款实地调查;对上报总行审批的贷款,分支机构负责人为贷款第一责任人。总行客户部和业务管理部门按授权管理的规定行使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等相关授信业务。第三十三条 借款申请。借款人需要向本行借款应当向开户行直接申请,写明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借款方式、偿还能力及还款来源等基本情况,并提供以下资料:1、借款人及保证人基本情况;2、企业的上年度财务报告以及借款申请前一期的财务报告;3、抵押物、质押物清单

18、和有处分权人的同意抵押、质押的证明及保证人拟同意保证的有关证明文件;4、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5、本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三十四条 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本行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级可由本行独立进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权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第三十五条 贷款调查。本行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物、质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一)借款合法性的调查的主要内容:1、对借款人的法人资格进行认定,主要调查借款人的法人营业执照

19、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年检手续,是否发生了内容、名称变更,是否已被注销、声明作废等。2、对保证人的担保资格进行认定,调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担保法及有关法规对保证人资格的有关规定。3、对借款人、保证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法人公章、签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认定。依据授权委托书所载明的代理事项、权限、期限认定授权委托人是否具备签署有关借款法律文件的资格、条件。4、对需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同意借款和担保的,调查认定董事会(股东会)同意借款、担保决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需经全体财产共同人书面同意担保的,确认财产共有人同意担保证明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5、对抵押物、质物清

20、单所列抵押、质物物品或权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定。6、对贷款使用合法性进行认定,贷款使用是否属于营业执照所列经营范围。7、对购销合同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二)贷款安全性调查的主要内容:1、对借款人、保证人法定代表人的品行、业绩、能力、信誉进行调查认定,看其有无不良记录等。2、对借款人、保证人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对其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认定,对重要数据要核对总账、明细账、查看原始凭证与实物是否相符,掌握借款人、保证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重要财务指标,核实资产负债率是否超过70%。3. 对原存量贷款及应付利息清偿情况进行调查。如有不良贷款,分析其形成

21、原因。4. 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情况进行调查,查看其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三)贷款效益性调查的主要内容:1、对借款人过去3年的经营效益情况进行调查核实。2、对借款人当前经营情况进行调查、论证其拟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真实性和可行性。3、对借款人的市场营销工作进行调查,核实认定其产品质量、市场竞争能力及同行业市场占有份额。4、对借款人过去与本行合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其销售收入归行的情况。在对贷款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借款人、保证人进行信用等级测评。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申请贷款方式,测算贷款风险度。在对借款人、保

22、证人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应对贷款的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分析意见,形成正式的贷款调查报告。第三十六条 审查人员应当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第三十七条 签订贷款合同。所有贷款应当由经办行与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借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对合同中约定的支付条件、提款条件等,必须符合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相关规定。保证贷款应当由保证人与经办行签订保证合同,或保证人在借款合同上载明与本行协商一致的保证条款,加盖保证人的法

23、人公章,并由保证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署姓名。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应当由抵押人、出质人与本行签订抵押合同、质押合同,需要办理登记的,依法办理登记。第三十八条 贷款发放。经办行要按借款合同约定发放贷款。经办行不按合同约定发放贷款的,应偿付违约金。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用款的,应偿付违约金。第三十九条 贷后检查。贷款发放后,经办行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第四十条 贷款归还。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第十章信贷业务审批决策及权限管理第四十一条信贷风险事项审批应遵循“民主决策、谨慎决策、科学决策、程序决策”的原则。信贷事项审批决策的范围应包

24、括:客户准入、客户授信、贷款发放、风险定价、风险分类、风险补偿、贷款责任认定与追究、贷款核销、抵债资产接收及处置等信贷业务及相关事项。第四十二条实行贷款预审制度。对上报新增的大额贷款客户可组织人员进行预审,提出是否介入的建议,以及如果发放须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供信贷决策参考。第四十三条信贷业务风险事项的审批权限,按照总行制定的授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一章贷款监控及风险预警第四十四条建立贷后管理制度。按照信贷业务流程的规定,分支机构应按照贷后管理职责定期和不定期对已发生信贷业务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信贷风险。业务管理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应按照其管理职能,采取全面检查(或全面

25、审计)、专项检查(或专项审计)等方式,对信贷管理实施监督和再监督。第四十五条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应将客户信息分为生产经营、财务信息、效益、内部管理、贷款担保、非财务因素、与本行关系等类别,确定不同预警等级。通过贷后管理收集信息,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风险资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第四十六条建立信贷重大事项报告、备案制度。分支机构发现的重大风险事项须及时向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报告;业务管理部门收到、收集或发现的重大风险事项须及时向经营层、董事会报告。特殊重大风险事项或非正常风险事项可立即报

26、告至业务管理部、经营层、董事会。第四十七条建立信贷风险分类制度。确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理念,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将贷款风险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档次,在定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收回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全面实施贷款风险动态管理。实行十级分类贷前嵌入制。信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环节,应对每一笔贷款依据贷款十级分类核心定义划分属别,准确进行分类定性。第十二章信贷业务责任管理第四十八条贷款管理实行支行行长(营销部经理)负责制。各分支机构行长对本级行的贷款负管理责任;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各岗位对本岗位履职结果负责。(一)调查人员应当承担调查失误和评

27、估失准的责任。(二)审查和审批人员应当承担审查、审批失误的责任,并对本人签署的意见负责。(三)贷后管理人员应当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四)放款操作人员应当对操作性风险负责。 (五)高级管理层应当对重大贷款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 建立尽职调查制度。各级信贷业务人员应按照本制度和信贷业务尽职操作规程的要求尽职操作。总行审计稽核部门应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对信贷业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尽职调查评价,并提交尽职评价报告。对新发生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员,应当立即对其开展尽职调查。第五十条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应根据工作岗位、业务量、收息额和营销业务质量状况,对信贷业务人员实施风险补偿,贯彻风

28、险与利益对等的原则,增强信贷业务人员合规经营意识、主动防范风险意识和营销业务的积极性。按规定提取的风险补偿资金可用于尽职贷款的风险准备和对信贷人员的奖励。第五十一条建立责任移交制度。信贷业务人员岗位变动时,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主持下进行风险鉴定和责任移交,移交资料存档备查。责任移交后,接手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负相应的责任。第五十二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新增不良贷款,实施尽职免责制度、停薪停岗制度、限期或宽限期收回制度、贷款损失限期赔偿制度和“三违”贷款依纪、依法责任追究制度。第十三章不良资产监管与资产保全第五十三条按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良贷款分为: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各分支机构须按以

29、下核心定义分类并确定其损失率:(一)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为25%以下。(二)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为2590%之间。(三)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第五十四条不良贷款的登记。不良贷款由各分支机构的信贷会计提供基础数据,按十级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要求分别建立不良贷款监测台账,并定期报送业务管理部门。第五十

30、五条不良贷款的考核。按季考核不良贷款占用额和占用率,以此评价本行信贷资产质量。应定期制定不良贷款的清收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兑现。第五十六条不良贷款催收和损失贷款核销。信贷业务人员应负责不良贷款的催收和诉讼时效的延续。总行应按规定提取风险拨备和进行坏账核销,努力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第五十七条资产管理部门应积极参与借款人在兼并、破产或股份制等形式的改造、改组过程中的债务重组工作,保全本行资产。第五十八条在借款人未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本行可以接受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偿还贷款(以物抵贷)。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应遵循审慎原则,按本行抵债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第十四章

31、信贷信息与档案管理第五十九条信贷信息管理应包括:省联社信贷管理系统、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人民银行贷款卡信息及征信系统、银监部门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文字报表管理、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第六十条客户电子信息管理按省联社信贷系统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密码和权限管理。信贷有关部门和科技部门应及时将信贷业务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并承担保密责任。第六十一条人民银行信贷咨询登记系统、银监部门风险预警系统由总行明确专人、专机操作,将信息即时录入系统并上传至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中心数据库。第六十二条各分支机构应明确专人负责信贷档案日常管理,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柜。按信贷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并执行收集、整理

32、、调阅、提取、保管、销毁制度。第十五章信贷人力资源管理第六十三条本行信贷人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从事本行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2年以上信贷从业经验;(二)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方针政策,品行端正;(三)有一定的营销技能及业务操作技能;(四)对本行及客户忠诚;(五)通过信贷人员上岗资格认定;(六)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信贷人员还需具备风险管理专业特长、经验、能力等素质要求。第六十四条实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按工作性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将信贷人员划分为不同种类、不同等级,领取不同的薪酬。 第六十五条实行信贷人员定期交流轮岗制度。信贷人员连续在一个机构或一个服务区域从事信贷工作满3年,应进行交流轮岗,因特殊原因没有轮岗的,要实行强制休假,并及时进行离岗检查或审计,根据检查或审计结果决定是否要轮岗。对于前台部门客户经理轮岗,可按其负责分工片信贷时间在信贷辖区之间相互交流,负责同一信贷分工片工作超过3年的要调整到另一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