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2010-06-01实施2010-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磷脂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food additive lecithin(征求意见稿)前 言本标准的编写执行gb/t 1.1-2000标准化工导则有关规定,根据产品的特性、质量控制需要、食品安全以及系列产品实测值等而制定指标体系和各项质量要求。本标准关于磷脂的相关质量要求参照了国际通行的日本公定书第8版、jecfa标准和fcc标准中有关lecithin(磷脂)产品的内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2、 磷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大豆和葵花籽食用油精炼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脚,经浓缩脱水、脱臭、除杂质或脱油脂精制等工艺提取,用于食品、轻化工业或其他用途的磷脂。磷脂指一类黄色或棕色难溶于丙酮含磷酸根的类脂化合物,由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简称pc)、脑磷脂(磷脂脂酰乙醇胺,简称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简称pi)、磷脂酸(简称pa)、丝氨酸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简称ps)等成分组成。本标准规定了磷脂的原料来源范围、技术要求、鉴别试验、检验方法等内容。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 大豆磷脂主要成分的分子式磷脂(中文名称);lecithin(英文译名),近义词为phosphatides, phosphoipids卵磷脂(中文名称),phosphatidycholine(英文译名),简称pc脑磷脂(中文名称),phosphatidyethanolamine(英文译名),简称pe肌醇磷脂(中文名称),phosphatidyinositol(英文译名),简称pi磷脂酰丝氨酸(中文名称),phosphatidylserine(英文译名),简称ps磷脂酸(中文名称),phosphatidicacid(英文译名),简称pa 4 技术要求4.1 感官

4、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形 态呈透明或不透明粘稠状流体或塑状;或粉状附录a中a.2规定的方法气 味具有大豆或葵花籽磷脂特有的气味,无异味色 泽黄色至棕色4.2 鉴别试验:按附录a中a.3规定的方法鉴别。4.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丙酮不溶物,%60附录a中a.4水分及挥发物,%2.0附录a中a.5乙醚不溶物,%0.3附录a中a.6酸价,mgkoh/g36附录a中a.7过氧化值,meq/kg 10附录a中a.8重金属(以pb计),mg/kg 10附录a中a.9砷(以as计),mg/kg 1附录a中a.10附录a(规范性附

5、录)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2 感官鉴别取磷脂样品约50克,置于一洁净透明的玻璃器皿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嗅其气味,判断形态。a.3 鉴别试验a.3.1 取0.5%本品的乙醇溶液2ml,加5%氯化镉乙醇溶液1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a.3.2 取10%本品的乙醇溶液2ml,加硝酸铋钾溶液(取硝酸铋8g,加硝酸20ml使溶解;另取碘化钾27.2g,加水50ml使溶解,合并上述两种溶液,加水稀释成100ml)12滴,即产生砖红色沉淀。a.4 丙酮不溶物按sn/t 0802.2进出口磷脂丙酮不溶物检验方法。a.5 水分及挥发物按gb/t 5528植物油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a.6 乙醚不溶物按sn/t 0802.1进出口磷脂乙醚不溶物检验方法。a.7 酸价按gb/t 5530动植物油酸价和酸度测定。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