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_第1页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_第2页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_第3页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_第4页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 课程体系建设 南京师大附中,一、学校基本情况,南京师大附中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名校者,有名师也。王瀣、柳诒徵、杨铨、严济慈等著名教授曾在此执教。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在职特级教师11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人,省、市名师5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市学科带头人16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5人。,锐意实验,是南京师大附中教育文化的基本特色。30年代的三三制实验和道尔顿制实验、40年代六年一贯制的学习心理实验、50年代的四二制试点班教学改革、60年

2、代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改实验。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了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分层次教学实验,建立了个性化、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结构,为国家高中新课程的确定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近10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国际文凭课程,信息化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江苏省进入高中新课改以来,我校又在高中多样化课程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方面提供了范例。,办学规模:,附中本部(含IB国际文凭课程)、江宁分校、新城初中、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共5个办学实体;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国际文凭教育,共有教职工1505人,来自六个国家,学生13859人。,二、我们的思考,邓中翰现象、袁隆平

3、的启发,南师附中1949届校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语录:“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目前,高中教育仍然存在着两个矛盾:学生素质培养与升学竞争需要的矛盾;教育发展需求与社会功利需求的矛盾。归结为一点,就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南京师大附中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应当勇于面对矛盾、解决矛盾。学校工作要用实践回答三个问题: 从社会角度,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百年名校如何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更高需求? 从国家角度,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如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从个体

4、角度,在知识社会中,如何应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针对新时代学校所面临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矛盾,附中人相信,在附中丰厚的底蕴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大学附中的教育文化,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是克服矛盾,寻求超越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守正出新与革故鼎新相结合,学校在继承与批判中发展。,1、围绕大学之道、实验精神和诚朴校风涵养附中特色。所谓大学之道,即做大学问的道理。即“自由之思想,自治之能力,自生之技术”。所谓实验精神,即“发现学理、印证学理、实习学理、推广学理”。所谓诚朴校风,即诚朴做人,做人讲品德;诚朴做事,做事讲品质;诚朴做学问,做学问讲品位。,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5、基地学校建设,应集中体现在课程和教学之中。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设,课程体系是学校运行的时空框架,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如果没有引起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新,没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创新,没有在课堂教学中生根,都是虚无缥缈的,不可持续的。,“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势必从具有创造人格特征的人中产生,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为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高中教育,应当确立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另一方面创造人格不是一个孤立的品质,它与健全人格即人格的丰富性,独立人格即独

6、特个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 以关爱、责任、创造为鲜明特征。,1、为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第一类是素质养成课程。,主要由国家必修课程和国家必选课程的国家标准和校本必修课程的附中标准构成,是附中学生发展的基础性要求。,第二类是个性发展课程。,主要由国家选修课、校本选修课和学生社团活动构成,它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它是附中学生发展的拓展性要求。,第三类是特色创造课程。,它根据附中的学校特色定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高端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以科技和艺术的融合为内容,体

7、现课程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分科与综合的融合。是附中学生发展的创造性要求。,个性发展 课程,特色创造 课程,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多元智力 理论,通识教育理论,素质养成 课程,核心理念 关爱 责任 创造,三类课程的结构如下图:,面向全体,高端引领,2、 以创造人格教育为中心实现德育课程化,南京师大附中以创造人格教育统领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出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递进培养目标,强调在学生丰满人性和独特个性基础上,培育创造性。并以此为中心实现德育课程化。只有课程化的德育,才能保证将德育落到实处,真正确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第一,生涯规划课程“方向比距离更重要”,第二

8、,意志训练课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第三,责任培养课程“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第四,领袖训练课程“从自我的努力中看世界”,3、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学模式,素质养成课程中推广探究性教与学改革。 个性发展课程中展开体验性教与学改革。 特色创造课程中展开创造性教与学改革。,体验性 教与学,创造性 教与学,特色创造 课程,个性发展 课程,素质养成 课程,探究性 教与学,核心理念 关爱 责任 创造,三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结构图:,探究性、体验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教与学通过省级课程基地“系统思考”来培养。成立了覆盖13门学科的系统思考项目教研组,致力于培养附中学生的系统思维。,“系统思考”课程师生参

9、加国际系统动力学年会,体验性教与学通过教育戏剧项目教研组来推进。它覆盖6门学科,着力开展以教育剧场为特色的人文学科实践,有文学课本剧、外语情境剧、心理辅导剧、历史剧、音乐剧、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等。,模拟法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演出,创造性教与学通过“走近鲁迅”课程基地来实现。成立了“走近鲁迅”课程项目组,依托南京鲁迅纪念馆,通过“中学教材中的鲁迅”等项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南京鲁迅纪念馆,校友胡风塑像,教工话剧社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演出剧照,全面实施“1+6荣誉证书”制度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集,操作一项探究性的理科实验或理科综合实验活动,参与一项志愿者活动,实施一项高中阅读计划 “用阅读书写自己的精神成长史”,坚持一项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课间武术操,爱好一项艺术活动昆曲走进附中校园,设立梦想基金,“带着想法、论文、作品进大学”项目,规范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创造课堂教学三类评价标准,创造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教师教育教学生涯发展规划(13年)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做好基础性专业发展、发展性专业发展和拓展型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应当成为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