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教育思想_第1页
道家的教育思想_第2页
道家的教育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起于春秋而盛于战国。因老子、庄子以“道”(宇宙本体及其法则)为理论中心而得名。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生卒年已无从考,春秋末期陈国人。老子的代表作是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也无从考,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和其弟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一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1.“法自然”与教育作用第一,道家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人在“四大”中的位置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

2、”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所以,道家爱主张: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故为人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限制,教育也一样。整个自然乃至宇宙都是无为的,大自然在无为之中就衍生出天地万物,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所以人必须以自然的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作为立身行事的最根本原则,教育也是如此。道家爱认为一切认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该让人们把一切只是忘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学无忧”,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是不是考研宝宝的你也希望如果考研的考试是比谁忘得快就好了?哈哈哈哈哈

3、!大木木涵毅轻轻的敲了敲你的头:快醒醒!)2.“逍遥”的人格理想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他们主张“绝圣去智”,用“不言不教”去培养那种以超越态度寻求在现实中的解脱,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人格。即道家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大木木涵毅友情提示:这里可不是吸毒的瘾君子呀!)。因为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在这个原则下,庄子认为儒家的君子恰恰是受仁义所累最严重的,最不遵循自然的,故“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争让之礼,尧舜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3.学习的方法(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老子认为人的认识应该以清净无为为前提,首先去除一切杂然。即去除先

4、见。庄子也主张人的认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成见的左右,易“随其成心而师之”。如“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因此,人的学习把握住“道”的前提是破除“一曲”之蔽,广博察物,客观、全面地看问题。(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即既要广播的求知,又不能陷溺于博学。博学,强调的是要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但不能沉溺于感性认识,认识事物还需要更多的理性认识。所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口,见天道”。另外,庄子还主张处理好有限和无限的问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3)闻之始疑。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道家爱要求学习自然本身,重视的不是经验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经验事物的逐步远离,强调直观或直觉的重要性,积极主张怀疑的学习方法。因此,庄子怀疑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的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有价值的是对儒学的怀疑。从方法论上,道家非常讲究辩证法,提倡“贵师”“道观”“用反”“虚静”等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原则。道家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虽然有消极避世、幻想倒退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