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导入课件_第1页
雨霖铃导入课件_第2页
雨霖铃导入课件_第3页
雨霖铃导入课件_第4页
雨霖铃导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雨 霖 铃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触却发了诗人的情怀,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感受离别的千种风情。出示:学习目标二、作者简介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

2、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三、简介婉约派 四、听朗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五、整体感知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 “多情自古伤离别”)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伤心,凄凉。师

3、: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多媒体出示)师: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生(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

4、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六、重点探究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所爱的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生:(读)师:(巡视点拨)好!大家读得很认真。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板书)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生:凄凉、沉寂。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生: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

5、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多媒体出示)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生:诵读。师: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

6、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生1(预设):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生2(预设):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生3(预设):我认为是“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生4(预设):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的相思苦和离别情。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七、综合领悟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

8、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生1(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师:很切题,好!生2(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师:能扣住情感拟题,读的深入。生3(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师:不错。我给你改一个字,改成“相思”是不是更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八、拓展应用师:词还有个别名-“诗余”有人截取词中的意象将它改写成诗,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别佳人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长亭别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