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_第1页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_第2页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_第3页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_第4页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材化092 周娉婷 张凯雄徐鹏飞,季戊四醇油酸酯概况,季戊四醇油酸酯(简称 PETO)是一种受阻多元醇酯,它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还具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低温流动 性、粘温性能、润滑性能,而且生物降解性好、无毒,在很多方面可以替代植物油,广泛应用于航空、金属加工、纺织、制革等领域,1 材料与方法,1 . 1 主要原料、 试剂 季戊四醇、 油酸、 对甲基苯磺酸、 甲基苯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 . 2 主要仪器 油浴锅 , S312型电动搅拌器 , Nexus470傅立叶 红外分析仪 ,分子蒸馏。 1 . 3 实验方法 1 . 3 . 1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

2、工艺,1 . 3 . 2 酸值测定 按 G B /T 1688 - 1995进行。,1 . 3 . 3 产品 FT - I R检测 用液膜法对产品进行 红外分析 ,分辨率设定为 4 cm- 1,用空气冷却的DTGSTEC检测器 ,进行全波段扫描 ( 4 004 000cm- 1) ,每个样品扫描 32次。,2 结果与讨论,2 . 1 单因素实验 2.1.1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在油酸、 季戊四醇摩尔比 4.0 1,反应温度 14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0 . 8%条件下 ,研究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1。,由图 可见 ,在反应进行的前阶段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酯化率

3、不断上升 , 3 h达到最大值 ,随着时间的继续延长酯化率有所下降 ,其原因可能是在水、 催化剂、 高温条件下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部分酯水解出酸 ,使反应酯化率下降。所以反应时间选择 3 h左右。,2. 1. 2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在油酸、季戊四醇摩尔比4.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8%的条件下,反应3h,研究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 2可见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反应速度加 快 ,酯化率不断上升 ,到 150时上升的趋势平缓, 160 酯化率仅比 150提高了 0 . 29% ,考虑到温度的升高不但增加能源的损耗、 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副反应增加

4、 ,因而反应温度定在 150 左右。,2 . 1 . 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取油酸、 季戊四醇摩尔比 4.0 1,反应温度 150,反应 3 h,研究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3。,由图 3可见 ,酯化率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当催化剂用量达到 0 . 6%后 ,酯化率变化不大 ,考虑经济性 ,催化剂用量定在 0 . 6%左右。,2 . 1 . 4 甲苯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取油酸、 季戊四醇摩尔比 4.0 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 . 6%,反应温度 150,反应 3 h,研究携水剂甲苯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 随着甲苯用量的增加 ,催化剂活性增加

5、 , 反应温度有所下降。由图 可见 ,当甲苯用量超过反应物总质量的 10%时 ,酯化率提高不明显 ,反而略有下降 ,但甲苯用量也不能过少 , 否则反应温度升高 , 会使产品色泽加深 ,副产物增加 , 所以选甲苯用量 10%为宜。,2 . 1 . 5 物料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在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0 . 6% ,反应150,反应时间 3 h条件下 ,研究物料摩尔比 (油酸 /季戊四醇 )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由图可见 ,随油酸的增加 ,酯化率有所上升 ,但上升的趋势不是很大 ,当油酸与季戊四醇摩尔比为 4.4 1时 ,酯化率达到最高 ,为 91 . 75%,因而选择在物料摩尔

6、比 4.4 1左右进行正交实验。,2 . 2 正交实验,选定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物料摩尔比 (油酸 /季戊四醇 )和催化剂用量 4个因素为自变量 ,各选 4个水平 ,以酯化率为响应值 ,进行正交实验 ,因素水平见表 1,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 2可以看出 ,在油酸与季戊四醇的酯化反应中 ,因素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物料摩尔比、 催化剂用量。对于时间因素来说 ,A2是最好的水平。对于温度因素来说 , B3 是好的水平 ,但可能还有上升的趋势 ,然而考虑到温度的升高会引起许多的问题: 能源消耗增大; 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产品色泽加深 ,品质下降 (双键反应 ) ,因而反应温度不宜太高 ,本实验选择 B3 这个水平。对于催化剂用量这个因素来说 , C2 是最好的水平。对于物料摩尔比这个因素来说 ,D2是最好的水平。综上所述 ,组合 A2B3 C2D2酯化率可能最高。,2. 3产品分离纯化,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粗产品进行分离纯化,其主要的是去除原料中过量的油酸。在操作温160、压力1 Pa的条件下, 得到酸值小于1mgKOH/g、黄色透明的产品。,结论 对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 6%、油酸与季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