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 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 B. 传动效率高 C. 可产生自锁 D. 传动比大 2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 模数,应符合标准值。 A. 法面 B. 端面 C. 中间平面 3 蜗杆直径系数 q 。 A. q=dl/m B. q=dl m C. q=a/dl D. q=a/m 4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 q,将使传动效率 。 A. 提高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也可能减小 5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 1 z,则传动效率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

2、变 D. 提高,也可能降低 6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 1 z,则滑动速度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也可能减小 7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 1 z,则 。 A. 有利于蜗杆加工 B. 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 C. 有利于实现自锁 D. 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8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 的蜗杆。 A. 单头、小导程角 B. 单头、大导程角 C. 多头、小导程角 D. 多头、大导程角 9 蜗杆直径 d1的标准化,是为了 。 A. 有利于测量 B. 有利于蜗杆加工 C. 有利于实现自锁 D. 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 10 蜗杆

3、常用材料是 。 A. 40Cr B. GCrl5 C. ZCuSnl0P1 D. LY12 11 蜗轮常用材料是 。 A. 40Cr BGCrl5 C. ZCuSnl0P1 D. LYl2 12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时 。 A. 仅对蜗杆进行变位 B. 仅对蜗轮进行变位 2 C. 同时对蜗杆与蜗轮进行变位 13 采用变位前后中心距不变的蜗杆传动,则变位后使传动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 f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5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增大

4、模数 m B. 增加蜗杆头数 1 z C. 增大直径系数 q D. 减小直径系数 q 16 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 蜗杆断裂 B. 蜗轮轮齿折断 C. 磨粒磨损 D. 胶合、疲劳点蚀 17 用 计算蜗杆传动比是错误的。 A. i=1/2 B. i= 2 z/ 1 z C. i= 21/n n D. i= 21/d d 18 在蜗杆传动中,作用在蜗杆上的三个啮合分力,通常以 为最大。 A. 圆周力 Ftl B. 径向力 Fr1 C. 轴向力 Fa1 19 下列蜗杆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 (a)d1=mq; (b)d1=m 1 z; (c)d1=d2/i; (d)d1=m 2 z/(

5、itan) ; (e)d1=2a/(i+1) 。 其中有 是错误的。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20 蜗杆传动中较为理想的材料组合是 。 A. 钢和铸铁 B. 钢和青铜 C. 铜和铝合金 D. 钢和钢 二、填空题 2l 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上相当于直齿条与 齿轮的啮合。 22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 ,自锁性越 ,一般蜗杆头 数常取 1 z= 。 23 在蜗杆传动中,已知作用在蜗杆上的轴向力 Fal=1 800N,圆周力 Ft1=880N,若不考虑摩擦 影响,则作用在蜗轮上的轴向力 Fa2= ,圆周力 Ft2 。 24 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越大,所

6、选润滑油的粘度值应越 。 25 在蜗杆传动中,产生自锁的条件是 。 26 蜗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 、 、 、 。但因蜗杆传动在齿面 间有较大的 ,所以更容易产生 和 失效。 27 变位蜗杆传动仅改变 的尺寸,而 的尺寸不变。 28 在蜗杆传动中,蜗轮螺旋线的方向与蜗杆螺旋线的旋向应该 。 3 29 蜗杆传动中,蜗杆所受的圆周力 Ft1的方向总是与 ,而径向力 Frl的方向总 是 。 30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 、 和 三部分。 31 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相当于 与 相啮合。因此蜗杆 的 模数应与蜗轮的 模数相等。 32 在标准蜗杆传动中,当蜗杆为主动时,若蜗杆头数 1 z和

7、模数 m 一定,而增大直径系数 q, 则蜗杆刚度 ;若增大导程角,则传动效率 。 33 蜗杆分度圆直径 1 d= ;蜗轮分度圆直径 2 d= 。 34 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 应选用 头蜗杆; 为了满足自锁要求, 应选 1 z= 。 35 蜗杆传动发热计算的目的是防止 ,以防止齿面 失效。发热计算的出发点 是 等于 。 36 为了蜗杆传动能自锁,应选用 头蜗杆;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采用 的 直径系数 q。 37 蜗杆传动时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应与蜗轮螺旋线方向 ;蜗杆的分度圆柱导程角应等于 蜗轮的分度圆螺旋角。 38 蜗杆的标准模数是 模数,其分度圆直径 1 d= ;蜗轮的标准模数 是 模数,

8、其分度圆直径 2 d= 。 39 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 1 z=2,蜗杆直径系数 q=8,蜗轮齿数 2 z=37,模数 m=8mm,则蜗杆分度圆直径 1 d= mm;蜗轮分度圆直径 2 d= mm;传动中心距 a mm;传动比 i= ;蜗轮分度圆上螺旋角 2 = 。 40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变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和 。 41 在进行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蜗轮齿数 2 z26 是为了 ; 2 z80(100)是为 了 。 42 蜗杆传动中,已知蜗杆分度圆直径 1 d,头数 1 z,蜗杆的直径系数 q,蜗轮齿数 2 z,模数 m, 压力角,蜗杆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则传动比 i= ,蜗轮分度

9、圆直径 2 d= ,蜗杆导 程角= ,蜗轮螺旋角 ,蜗轮螺旋线方向为 。 43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指 的平面。 44 由于蜗杆传动的两齿面间产生较大的 速度,因此在选择蜗杆和蜗轮材料时,应使 相匹配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和 性能。通常蜗杆材料选用 或 ,蜗轮材 料选用 或 ,因而失效通常多发生在 上。 45 蜗杆导程角的旋向和蜗轮螺旋线的力向应 。 46 蜗杆传动中,一般情况下 的材料强度较弱,所以主要进行 轮齿的强度计算。 三、问答题 47 蜗杆传动具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若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时怎么办? 48 如何恰当地选择蜗杆传动的传动比 i12、蜗杆头数 1 z

10、和蜗轮齿数 2 z,并简述其理由。 49 试阐述蜗杆传动的直径系数 q 为标准值的实际意义。 50 采用什么措施可以节约蜗轮所用的铜材? 51 蜗杆传动中,蜗杆所受的圆周力 Ft1与蜗轮所受的圆周力 Ft2是否相等? 4 52 蜗杆传动中,蜗杆所受的轴向力 Fa1与蜗轮所受的轴向力 Fa2是否相等? 53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常用于什么场合? 54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的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中哪些尺寸发生了变化? 55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56 对于蜗杆传动,下面三式有无错误?为什么? (1) 21212121 /ddzzn

11、ni=; (2)2/ )(2/ )( 2121 zzmdda+=+=; (3) 11121222 /2/2/2 tt FdTdiTdTF=; 57 蜗杆传动中为何常用蜗杆为主动件?蜗轮能否作主动件?为什么? 58 为什么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 q?如何选用?它对蜗杆传动的强度、刚度及尺寸有何影响? 59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导程角的大小对效率有何影响? 60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自锁条件是什么? 61 蜗杆减速器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下置?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上置? 62 选择蜗杆的头数 1 z和蜗轮的齿数 2 z应考虑哪些因素? 63 蜗杆的强度计算与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有何异同

12、? 64 为了提高蜗杆减速器输出轴的转速,而采用双头蜗杆代替原来的单头蜗杆,问原来的蜗轮 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为什么? 65 蜗杆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为什么只考虑蜗轮?而蜗杆的强度如何考虑?在什么情况下 需要进行蜗杆的刚度计算? 66 在设计蜗杆传动减速器的过程中,发现已设计的蜗杆刚度不足,为了满足刚度的要求,决 定将直径系数 q 从 8 增大至 10,问这时对蜗杆传动的效率有何影响? 67 在蜗杆传动设计时,蜗杆头数和蜗轮齿数应如何选择?试分析说明之。 四、分析计算题 68 在题 68 图中,标出未注明的蜗杆(或蜗轮)的螺旋线旋向及蜗杆或蜗轮的转向,并绘出蜗杆 或蜗轮啮合点作用力的方向(用三

13、个分力表示)。 题 68 图 5 69 题 69 图所示为两级蜗杆减速器,蜗轮 4 为右旋,逆时针方向转动(n4) ,要求作用在轴 上的蜗杆 3 与蜗轮 2 的轴向力方向相反。试求: 题 69 图 (1)蜗杆 1 的螺旋线方向与转向; (2)画出蜗轮 2 与蜗杆 3 所受三个分力的方向。 70 一单级普通圆柱蜗杆减速器,传递功率 P=7.5kW,传动效率=0.82,散热面积 A=1.2m2, 表面传热系数 s =8.15W/(m2),环境温度 0 t=20。问该减速器能否连续工作? 71 已知一单级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蜗杆的转速 1 n=1 440r/min,传动比2,24 1 =zi, m=1

14、0mm,q=8,蜗杆材料为 45 钢, 表面淬火 50HRC, 蜗轮材料为 ZCuSn10P1, 砂模铸造, 并查得 N=107 时蜗轮材料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 HP =200 Mpa。若工作条件为单向运转,载荷平稳,载荷系数 KA=1.05,每天工作 8h,每年工作 300 天,工作寿命为 10 年。试求这蜗杆轴输入的最大功率。 提示: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式为 HP A EH zdm TK Z= 2 21 2 2 9 并已知:MPaZE160=,导程角=012014 o ,当量摩擦角81011 = o v 。 72 题 72 图所示为一标准蜗杆传动,蜗杆主动,转矩 T1=25 000Nmm,模数

15、m=4 mm,压力 角=20,头数 1 z=2,直径系数 q=10,蜗轮齿数 2 z=54,传动的啮合效率75. 0=。试确定: 题 72 图 6 (1)蜗轮的转向; (2)作用在蜗杆、蜗轮上的各力的大小及方向。 73 题 73 图所示为由电动机驱动的普通蜗杆传动。已知模数 m=8 mm,d1=80 mm, 1 z=1, 2 z=40, 蜗轮输出转矩 2 T =1.61106Nmm, n1=960r/min,蜗杆材料为 45 钢,表面淬火 50HRC,蜗轮材料为 ZCuSn10P1,金属模铸造,传动润滑良好,每日双班制工作,一对轴承的效率99. 0 3 =,搅油损耗 的效率99. 0 2 =。

16、试求: (1)在图上标出蜗杆的转向、蜗轮轮齿的旋向及作用于蜗杆、蜗轮上诸力的方向; (2)计算诸力的大小; (3)计算该传动的啮合效率及总效率; (4)该传动装置 5 年功率损耗的费用(工业用电暂按每度 0.5 元计算) 。 (提示:当量摩擦角031= o v 。 ) 74 一普通闭式蜗杆传动,蜗杆主动,输入转矩 1 T=113 000Nmm,蜗杆转速 n1=1 460r/min, m=5 mm, q=10,60, 3 21 =zz。 蜗杆材料为 45 钢, 表面淬火, HRC45, 蜗轮材料用 ZCuSn10P1, 离心铸造。已知66218 = o 、021= o v 。试求: (1)啮合效

17、率和传动效率; (2)啮合中各力的大小; (3)功率损耗。 题 73 图 题 75 图 75 题 75 图所示为某手动简单起重设备,按图示方向转动蜗杆,提升重物 G。试求: (1)蜗杆与蜗轮螺旋线方向; (2)在图上标出啮合点所受诸力的方向; (3)若蜗杆自锁,反转手柄使重物下降,求蜗轮上作用力方向的变化。 例例 解解 1. 有一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已知比i=18,蜗杆头数Z1=2,直径系数q=10,分度圆 直径d1=80mm。试求:1)模数m、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蜗轮齿数Z2及分度圆柱螺 旋角;2)蜗轮的分度圆直径d2和蜗杆传动中心距。 解答:1)确定蜗杆传动基本参数 m=d1/q=80/10

18、=8mm Z2=i Z1=182=36 7 63811110/1arctan()/arctan( 1 =qZ =638111 2)求 d2和中心距:d2=Z2m=362=288mm =m(q+Z2)/2=8(10+36)/2=184=184mm 2. 分析与思考:蜗轮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如何?为什么将蜗杆分度圆直径d1定 为标准值? 答:蜗轮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为:=20 21 aat a ;mmm t = 21 ;=。 将蜗杆分度圆直径d1定为标准值的目的是:减少蜗轮滚刀的数目,便于刀具标准化。 78. 图中蜗杆主动,试标出未注明的蜗杆(或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及转向,并在图 中绘出蜗杆、蜗轮啮

19、合点处作用力的方向(用三个分力:圆周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 F。表示) 。 8 题解分析:根据蜗杆传动啮合条件之一:=和螺旋传动原理一出未注明的蜗杆 (或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及转向;再根据蜗杆(主动)与蜗轮啮合点处各作用力的方向 确定方法,定出各力方向如题解图所示。 3 分析与思考: (1)蜗轮的旋转方向应如何确定? (2)蜗杆(主动)与蜗轮啮合点处各作用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答: (1)蜗轮的旋转方向:当蜗杆的旋转方向和螺旋线方向已知时,蜗轮的旋转方 向可根据螺旋副的运动规律来确定。 (2)各力方向确定: 圆周力Ft Ft1(蜗杆)蜗杆为主动件受到的阻力,故与其转向n1方向相反。 Ft2(蜗

20、轮)蜗轮为从动件受到的是推力故与其转向n2方向相同。 径向力FrFr1、Fr2分别沿蜗杆、蜗轮的半径方向指向各自的轮心 轴向力F F1(蜗杆)根据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左旋或右旋)及其转向n1, 用左(或右)手定则来确定,即手握蜗杆皿指n1方向弯曲,大姆指 的指向则为F1的方向。 F2(蜗轮)F2与Ft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图示蜗杆传动,蜗杆1主动,其转向如图示,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试决定: 1)蜗轮2的螺旋线方向及转向n2。 2)蜗杆、蜗轮受到的各力(Ft、Fr、F) 9 题解分析: 1)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右旋,蜗轮的转向n2见题解图所示。 2)蜗杆受力Ft1、Fr1、F1及蜗累受力Ft2、F

21、r2、F2见题解图所示。 5 图示为一标准蜗杆传动,蜗杆主动,螺旋线方向为左旋,转矩T1=2500Nmm, 模数m=4mm,压力角= 20,蜗杆头数Z1=2,蜗杆直径系数q=10,蜗轮齿数Z2=54, 传动效率=0.75。试确定: 1)蜗轮2的转向及螺旋线方向; 2)作用在蜗杆、蜗轮上的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图中标出) 。 解答: 1)蜗轮的转向蜗轮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蜗轮轮齿螺旋线方向左旋 2)蜗杆、蜗轮上的各力大小 10 NFF NFF NFF NFF NmZTdTF NqmTdTF mmN Z Z TiTT t t rr tr t t 1250 5 . 4687 11.1706 11.170

22、620tan 5 . 4687tan 5 . 4687)454/(506202/2/2 1250)410/(250002/2/2 506250 2 54 75. 025000 12 21 21 22 22222 1111 1 2 11212 = = = = = = = 6. 分析与思考:蜗轮与蜗杆啮合点处各力之间关系如何?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各 力之间关系有何异同? 答:蜗轮与蜗杆啮合点处各力之间关系: 21 FFt=; t FF=; 21rr FF= 不同之处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1tt FF=; 21 FFa= 蜗轮与蜗杆传动: t FF=; t FF= 相同之处: 21rr FF= 7.

23、 图示为由斜齿圆柱齿轮与蜗杆传动组成的两级传动,小齿轮1由电机驱动。已 知:蜗轮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转向m如图示。要求: 1)确定、轴的转动方向(直接绘于图上) ; 2)若要使齿轮2与蜗杆3所受轴向力Fa2、Fa2互相抵消一部分,确定齿轮1、2和 蜗杆3的轮齿螺旋线方向; 3)蜗杆、蜗轮分度圆直径分别为d3、d4,传递的扭矩为T3、T4(Nmm) ,压力 角为,求蜗杆啮合点处所受各力Ft3、Fr3、Fa3的大小(用公式表示,忽略齿面间的摩 擦力) ; 4)在图中用箭头画出轴上齿轮2和蜗杆3所受各力Ft、Fr、Fa的方向。 11 解题分析: 1)、轴的转动方向n、n一见题图解所示, 2)齿轮1、2

24、和蜗杆3螺旋线方向:齿轮1左旋;齿轮2右旋;蜗杆3 右旋, 3)Ft3=2T3/d3 N;Fr3=Fr4= Ft4tan = (2T4/d4)tan N; Fa3=Ft4=2T4/d4 N; 4)轴上齿轮2与蜗杆3受力见题解图所示。 8. 在图示传动系统中,1为蜗杆,2为蜗轮,3和4为斜齿圆柱齿轮,5和6为直 齿锥齿轮。若蜗杆主动,要求输出齿轮6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试决定: 1)若要使、轴上所受轴向力互相抵消一部分,蜗杆、蜗轮及斜齿轮 3 和 4 的 螺旋线方向及、轴的回转方向(在图中标示) ; 12 2)、轴上各轮啮合点处受力方向(Ft、Fr、Fa在图中画出) 。 解题分析: 1)各轴螺旋线

25、方向:蜗杆1左旋;蜗轮2左旋; 斜齿轮3左旋;斜齿轮4右旋, 、轴的回转方向:轴 n逆时针;轴 n朝下; 轴 n、 2)、轴上各轴受力方向见题解图所示。 9 已知一闭式单级普通蜗杆传动,蜗杆的转速n1=1440r/min,传动i=24,Z1=2, m=10mm,q=8,蜗杆材料为45号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50HRC,蜗轮材料为 ZCuSn10P1,砂模铸造。若工作条件为单向运转,载荷平稳,使用寿命为2400h。试求: 蜗杆能够传递的最大功率P1。 (要点提示:因为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齿 面接触强度,故可HHP求解P1。即:首先根据 13 HP A EH Zdm TK Z= 2 2

26、1 2 2 9 求出 2 2 21 2 2 9 E HP A ZK Zdm T ;再由 i T T 2 1 =求T1;然后由 6 11 1 1055. 9 = nT P求得P1) 解答:1)求T2: 2 2 21 2 2 9 E HP A ZK Zdm T 式中:mmmmqmd80810 1 = 48224 12 = iZZ KA因载荷平稳,取KA=1 ZE青铜蜗轮与钢制蜗杆配对ZE =MPa160, NHPHP Z= HP 根据蜗轮材料为 ZCuSn10P1 砂模铸造,由表查得 HP =200MPa 7 1 22 1064. 824000 24 1440 606060= hh L i n L

27、nN MPa N Z HPHPNHP 200 1064. 8 1010 8 7 7 8 2 7 = mmN ZK Zdm TT E HP A = = 2 22 2 2 21 2 2max2 160 74.152 19 488010 9 =1866 360.608 mmN 2)求 T1: )tan( tan )96. 095. 0(, 2 1 v i T T + = tan =Z1/q=2/8=0.25 =arc tan 0.25=14.036 smsm ndv vs/217. 6/ 036.14cos60000 144080 036.14cos60000cos 111 = = = 由表查得 =

28、172. 1011 v 8736. 0 )172. 1036.14tan( 036.14tan 95. 0 )tan( tan 95. 0= + = + = v mmNmmN i T T= =74.89016 8736. 024 608.1866360 max2 max1 3)求P1:kWkW T P4224.13 1055. 9 144074.89016 1055. 9 66 max1 max1 = = = 14 10 . 分析与思考:为什么闭式蜗杆传动的工作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轮齿面接触强 度,而不取决于蜗杆? 答:蜗轮相当于斜齿轮,且蜗轮材料的机械强度比钢制蜗杆强度低,故闭式蜗杆传 动的主

29、要失效形式为蜗轮齿面疲劳点蚀,其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齿面接触强度。 11 图示为带工运输机中单级蜗杆减速器。已知电动机功率P=7.5kW,转速 n1=1440r/min,传动比i=15,载荷有轻微冲击,单向连续运转,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 工作300天,使用寿命为5年,设计该蜗杆 传动。 解答: 1选择蜗杆蜗轮的材料 蜗杆材料:45号钢,表面淬火,齿面硬 度为4555HRC。 蜗轮材料: 因Vs估=(0.020.03) 3 2 11n P =(0.020.03) 32 14405 . 7 =4.99227.4883m/s4m/s, 故选铸锡青铜ZCuSN10P1砂模铸造。 2确定主要参数 选择

30、蜗杆头数Z1:因i=15,带式运输机无自锁要求,可选Z1=2 蜗轮齿数Z2=i Z1=152=30 3按齿接触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1)作用于蜗轮上的转矩T2 T1=9.55106 P1/n1= 9.55106 7.5/1440 Nmm=4.974104 Nmm 因Z2=2,初估估=0.8 T1=T1i=4.974104150.8n Nmm=5.9688105 Nmm 2)确定载荷系数KA:固原动机为电动机,载荷有轻微冲击,故取KA=1.25 15 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ZE:青铜蜗轮与钢制蜗杆相配,ZE=160MPa 4)确定许用应力 HP : = HPNH Z N2= 71 2 10912.

31、 61200 15 1440 60830056060= i n Ln h 7853. 0 10912. 6 1010 8 7 7 8 2 7 = = N ZN 基本许用接触应力 HP =MPa,06.1577853. 0200= HP MPa 5)确定模数m和蜗杆直径d1 33 2 5 2 2 21 939.7742 06.15730 160 109688. 525. 199)( 2 mmmm Z Z TKdm HP E ACD = = = 由表查得m=8mm,d1=140mm,q=17.5时, 其m2d1=8960mm3(m2d2)CD =7742.939mm3, 但仅适用于Z1=1,故取m

32、=10mm,d1=90mm,q=9,其m2d1=9000mm3 6)计算中心距 =mmmmZqm195)309(10 2 1 _( 2 1 2 =+=+ 4传动效率及热平衡计算 1)求蜗杆导程角:=5288.12 9 2 arctanarctan 1 q Z 2)滑动速度Vs:sm ndv vs/ 528.12cos6000 144090 528.12cos6000cos 111 = = =6.9514 m/s 3)确定 V :由表查得 V =12. 171 4)计算: )12. 15288.12tan( 5288.12tan )96. 095. 0( )tan( tan )96. 095.

33、0( + = + = v =0.86930.8785, 取=0.87 5)确定箱体散热面积A:A=910-5 1.88=910-51951.88m2=1.81764 m2 6)热平衡计算:取环境温度t0=20,散热系数Kt=15W/(m2) ,达到热平衡 16 时的工作油温:=+ =+ =20 81764. 115 )87. 01 (5 . 71000)1 (1000 0 1 1 1 t AK P t 35.762+20=55.761 60,结论:蜗杆传动的参数选择合理。 5蜗杆结构设计及工作图绘制(略) 12. 分析与思考:为什么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如不满足热平衡条 件,可采取哪

34、些措施以降低其温升? 答:因为蜗杆传动在其啮合平面间会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速度,摩擦损失大,效率 低,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在闭式蜗杆传动中,若散热不良,会因油温不断升高,使 润滑失效而导致齿面胶合。所以,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以保证其油温稳 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即:要求达到热平衡时的工作油温t10670,如不满足热平 衡条件可采取以下的措施降低其温升:1)在箱体外壁增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 2)在蜗杆轴端设置风扇,以增大散热系数; 3)若上述还不能满足热平衡条件,可在箱体油池中装设蛇形冷水管,或采用压力 喷油循环润滑。 17 13. 分析与思考:在蜗杆蜗轮机构中,若蜗杆为主动件且其

35、转向已知时,从动蜗轮 的转向如何决定。 答:从动蜗轮的转向主要取决于蜗杆的转向和旋向。可用左、右手法则来确定,右 旋用右手判定,左旋用左手判定。图示蜗杆1为左旋蜗杆,用左手四指沿蜗杆转向n1 的方向弯曲,则拇指所指方向的相反方向就是蜗轮上啮合点处的线速度方向,即蜗轮2 以n2逆时针方向转动。同理,可确定蜗轮3的转向n3:。 14. 一带式运轮机用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已知传递功率P1=8.8kW, n1=960r/min, 传 动比i=18, 蜗杆头数z1=2, 直径系数q=8, 蜗杆导程角01214 =, 蜗轮端面模数 m=10mm, 蜗杆主动时的传动效率=0.88,蜗杆为左螺旋,转动方向如图a

36、所示。 (1)试在图上标出蜗轮的转向及各力的指向。 (2)列式计算蜗杆与蜗轮各自所受到的圆周力Ft、轴向力Fa、径向力Ft(单位为 N) 。解题要点: (1)蜗轮旋转方向及各力指向如图b所示。 (2)各分力大小的计算如下: 18 1)计算蜗杆与蜗轮所传递的转矩T1、T2。 mmN n P T=87542 960 8 . 8 1055. 91055. 9 6 1 1 6 1 mmN in P T=138666088. 0 18/960 8 . 8 1055. 9 / 1055. 9 6 1 1 6 2 2)计算蜗杆、蜗轮分度圆直径d1、d2 mmmmimzmzd mmmmmqd 36018210

37、 80810 122 1 = = 3)计算Ft、Fa、Fr N d T FF at 2189 80 8754222 1 1 21 = = N d T FF ta 7704 360 138666022 2 2 21 = = 15. 一单头蜗杆传动,已知蜗轮的齿数z2=40,蜗杆的直径系数q=10,蜗轮的分度 圆直径d2=200mm。试求: (1)模数m、轴向齿距pa1,蜗杆分度圆直径d1,中心距及传动i12。 (2)若当量摩擦系数fv=0.08,求蜗杆、蜗轮分别为主动件时的效率及。 (3)若改用双头蜗杆,其、又为多少? (4)从效率与的计算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题要点: (1)模数 540/20

38、0/ 22 =zdm mm (2)齿距 708.155 1 =mp mm (3)蜗杆分度圆直径 50105 1 = mqd mm (4)传动比 401/40/ 1212 =zzi (5)中心距 =125)4010(55 . 0)(5 . 0 2 =+=+ zqm mm (6)计算效率如下: 1)单头蜗杆传动 19 1 . 0 10 1 tan 1 = q z 832451 . 0arctan = 6243408. 0arctanarctan = vv f 蜗杆为主动时 526. 0 )6243483245tan( 83245tan 955. 0 )tan( tan 955. 0= + = +

39、= v 蜗轮为主动时 1898. 0 83245tan )6243483245tan( 955. 0 tan )tan( 955. 0= = + = v 2)双头蜗杆传动 2 . 0 10 1 tan 1 = q z 5381112 . 0arctan = 蜗杆为主动时 67. 0 )62434538111tan( 538111tan 955. 0 )tan( tan 955. 0= + = + = v 蜗轮为主动时 546. 0 538111tan )62434538111tan( 955. 0 tan )tan( 955. 0= = = v (7)通过对不同头数的蜗杆主动或是蜗轮主动时的效

40、率计算,可知: 1)双头蜗杆的效率比单头蜗杆高; 2)相同条件下蜗杆主动的效率比蜗轮主动时的效率高。 16. 图示为双级蜗杆传动。已知蜗杆1、3均为右旋,轴I为输入轴,其回转方向 如图示。试在图上画出: (1)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20 (2)轴和轴的回转方向; (3)蜗轮2和蜗杆3所受的各力。 解题要点: (1)因蜗杆和蜗轮的螺旋线方向相同,故蜗杆1、3的导程角及蜗轮2、4的螺 旋角相同,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均为右旋。 (2) 轴的回转方向即为蜗轮2的回转方向n2; 同理轴的回转方向为n4(图b) 。 (3)蜗轮2和蜗杆3所受各力示于图b。 17. 蜗杆传动具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要进行

41、热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 时怎么办? 解题要点: 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和在一定条件下能自锁待优 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但蜗杆传动在啮合平面间将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具有摩擦发热 大,效率低等缺点。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缺点,故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当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时,可 采取如下措施: (1)在箱体外壁增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 2)在蜗杆轴端设置风扇,以增大散热系数; 21 (3)若上述办法还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可在箱体油池中装设蛇形冷却管,或采用 压力喷油循环润滑。 18. 已知一单级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蜗杆的转速n1=1 460r/min,i=26,z1=2,

42、 m=10mm,q=8, 蜗杆材料为45钢, 表面淬火, 硬度为56HRC; 蜗轮材料为ZCuSn10P1, 砂模铸造,并查得N=107时蜗轮材料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 HP =200MPa。工作条件为单 向运转载荷平稳,载荷系数KA=1.05。每天工作8h,工作寿命为10年。试求蜗杆输入 的最大功率P1。 提示: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式为 HP A EH zdm TK Z= 2 21 2 2 9 并已知:弹性系数MPazE160=;导程角638111 =,当量摩擦角 解题要点: (1)由接触疲劳强度式求T2: 2 2 21 2 2 9 E HP A ZK zdm T (2)确定上式中各计算参数: =i

43、nn/ 12 (1 460/26)=56.15 r/min 810 1 = mqd=80 mm 52226 12 = izz 应力循环次数为N,并考虑单向传动: 70586. 0 10085. 8 1010 6 7 7 6 7 = = N N 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 17 0= HPNHP Z MPa (3)确定蜗杆轴输入的最大功率: 2 22 2 2 21 2 2 160 17.141 05. 19 528010 9 = = E HP A ZK zdm T 1 782 000 Nmm 蜗杆传动的总效率 22 )tan( tan )96. 095. 0( v + = 86

44、76. 08584. 0 )31011638111tan( 638111tan )96. 095. 0(= + = =0.863 (取中间值) 蜗杆轴输入的最大转矩 79419 863. 026 1782000 2 1 = = i T T Nmm 蜗杆轴输入的最大功率 14.12 1055. 9 146079419 1055. 9 66 11 1 = = = nT P kW 19. 有一变位蜗杆传动,已知模数m=6mm,传动比i=20,直径系数q=0,蜗杆头 数z1=2,中心距(变位后)=150mm。试求其变位系数x及该传动的几何尺寸,并分 析哪些尺寸不同于未变位蜗杆传动。 解题要点: (1)

45、求变位系数x 40220 12 =izz =147)409(65 . 0)(5 . 0 2 +=+zqm mm 5 . 0 6 147150 = = = m x (2)求变位后的几何尺寸 变位后蜗杆的几何尺寸保持不变, 但在啮合中蜗杆节圆不再与分度圆重合。 该变位 蜗杆传动的蜗杆节圆直径为 6065 . 029622 11 =+=+=+=xmmqxmdd mm 变位后,蜗轮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分别为 2586)5 . 021240()22( * 22 =+=+=mxhzd aa mm df2=6 .2316)2 . 025 . 02240()222( * 1 * 2 =+=+mcx

46、hz a mm 变位后,蜗轮分度圆直径d2、节圆 2 d及b2宽度仍保持不变。 23 20 图示蜗杆传动均以蜗杆为主动件,试在图上标出蜗杆(或蜗轮)的转向,蜗轮 齿的螺旋线方向,蜗杆、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解题要点: 蜗杆(或蜗轮)的转向、蜗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杆、蜗轮所受各力的方向均标于 图解中。 21. 在图示传动系统中,件1、5为蜗杆,件2、6为蜗轮,件3、4为斜齿圆柱齿 轮,件7、8为直齿锥齿轮。已知蜗杆1为主动,要求输出齿轮8的回转方向如图示。 试确定: (1)各轴的回转方向(画在图上) (2)考虑轴、上所受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定出各轮的螺旋线方向(画 在图上) (3)画出各轮的轴

47、向力的方向。 解题要点: 题中要求解答的(1) 、 (2) 、 (3)项,均示于图解中。 24 五、蜗杆传动习题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6 A 7 C 8 A 9 D 10 A 11 C 12 B 13 B 14 B 15 B 16 D 17 D 18 A 19 D 20 B 2、填空题 21 斜 22 低,好, 1 z=1、2、4 23 880 N、1 800 N 24 高 25 v = 26 齿面胶合、疲劳点蚀、磨损、齿根弯曲疲劳,相对滑动速度,胶合、磨损 27 蜗轮、蜗杆 28 相同 29 与其旋转方向相反,指向圆心 30 啮合功率损耗、轴承摩擦功耗

48、、搅油功耗 31 齿条与斜齿轮,轴向、端面 32 增大、提高 33 mqd= 1 、 22 mzd= 34 多、1 35 温升过高、胶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发的热量,以保持热平衡 36 单、较大 25 37 相同、导程角 38 轴向、mq;端面、 2 mz 39 1 d=mq=88 mm=64 mm; 2 d= 2 mz=837 mm=296 mm; a=0.5m (q+ 2 z) =0.58 (8+37) mm=180 mm;i= 12/z z=37/2=18.5; 2 =arctan(qz/ 1 )=arctan(2/8)=01214 o 40 凑传动比、凑中心距 41 保证传动的

49、平稳性;防止蜗轮尺寸过大,造成相配蜗杆的跨距增大,降低蜗杆的弯曲刚度 42 =);/arctan(;/ 112212 dmzmzdzzi;右旋 43 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44 相对滑动;减摩、耐磨;碳素钢或合金钢,青铜或铸铁;蜗轮 45 相同 46 蜗轮;蜗轮 3、问答题 (参考答案从略) 4、分析计算题 68 解题要点: 题 68 的解答见题 68 图解。 69 解题要点: 题 69 的解答见题 69 图解。 70 解题要点: 蜗杆减速器在既定工作条件下的油温 2 . 115. 8 )82. 01 (5 . 71000 20 )1 (1000 1 0 += +=C A P t

50、t s o =158 因 t70,所以该减速器不能连续工作。 71 解题要点: (1)由提示给出的接触疲劳强度式求 T2 2 2 21 2 2 )( 9 E HP A ZK zdm T 26 题 68 图解 题 69 图解 (2)确定上式中各计算参数: min/60min/)24/1440(/ 12 rrinn= 810 1 = mqd mm=80 mm 应力循环次数 7 2 1064. 8)103008(606060= h lnN 则寿命系数 27 698. 0 1064. 8 1010 6 7 7 6 7 = = N ZN 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 200698. 0= HPNHP Z MPa=

51、139.6MPa (3)确定蜗杆轴输入的最大功率 2 22 2 2 21 2 2 ) 160 6 .139 ( 05. 19 488010 )( 9 = E HP A ZK zdm T Nmm=1 484 812 Nmm 蜗杆传动总效率 =(0.950.96) )tan( tan v + =(0.950.96) )81011012014tan( 012014tan + oo o =0.8730.882 8 取中间值8782. 0= 蜗杆轴输入的最大转矩 8782. 024 1484812 2 1 = i T TNmm=70 488 Nmm 蜗杆轴输入的最大功率 66 11 1 1055. 9

52、144070488 1055. 9 = = nT PkW=10.62 kW 72 解题要点: (1)蜗轮的转向示于题 72 图解。 (2)计算蜗杆蜗轮上所受的力: 1 2 11212 z z TiTT= =255 0075. 0 2 54 Nmm =506 250Nmm 1 d= mq = 410 mm = 40 mm 2 d= 2 mz= 454 mm = 216 mm Ft1 = Fa2 = 40 2500022 1 1 = d T N = 1 250 N 题 72 图解 Fa1 = Ft2 = 216 50625022 2 2 = d T N = 4 687 N 28 Fr1 = Fr2 = Ft2tan=4 687.5tan20N=1 706 N (3)蜗杆、蜗轮受力的方向如题 72 图解所示。 73 解题要点: (1)蜗杆的转向、蜗轮轮齿的旋向及作用于蜗杆、蜗轮上诸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