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胸部疾病高职高专《外科学》第二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1章 胸部疾病高职高专《外科学》第二版课件.ppt_第2页
第11章 胸部疾病高职高专《外科学》第二版课件.ppt_第3页
第11章 胸部疾病高职高专《外科学》第二版课件.ppt_第4页
第11章 胸部疾病高职高专《外科学》第二版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章 胸部疾病,第1节 乳腺疾病,一、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初产妇多见,常发生于产后34周。 1病因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乳汁淤积: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至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菌为主。,2临床表现和诊断 (1)有乳头损伤或乳头发育不良史,开始有乳腺胀痛或搏动性疼痛,以后出现全身反应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寒战,可并发败血症

2、。 (2)早期乳腺肿胀,局部硬结,进而红、肿、热、压痛;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感染表浅者可自行破溃;患侧腋窝淋巴肿大、压痛。 (3)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在压痛最明显处穿刺,抽到脓液可确定已形成脓肿,脓液应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治疗措施 (1)休息,一般不停止哺乳。但患侧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尽乳汁。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停止哺乳。 (2)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理疗。 (3)全身应用抗生素,早期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效果。 (4)脓肿已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以避免损伤乳管形成乳瘘;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

3、腺后,应在乳腺下缘做弧形切口,二、乳腺囊性增生病,1病因病理 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 2临床表现 常有一侧或两侧乳腺胀痛。一般在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等,质韧,与周围乳腺组织的界限不清。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常为棕色、浆液性或血性液体。 3治疗措施 主要是对症治疗。,三、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的常见良性肿瘤,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 1临床表现和诊断 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单发,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乳腺内肿块。肿

4、块生长缓慢,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触之有滑动感。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无影响。 2治疗措施 乳腺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故一旦发现,应予手术切除。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四、乳腺癌,1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雌酮和雌二醇与乳癌发病有密切关系,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初次生育年龄大、不哺乳与乳癌发病有关,另外乳癌和遗传、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等有一定关系。 乳癌转移途径包括:局部扩散,向前可浸润至皮肤,向后可浸润至胸肌、胸壁;淋巴转移:可转移至同侧腋窝淋巴结,有时可至胸骨旁淋巴结,然后至锁骨上淋巴结;血运转移:以往认为多

5、发生在晚期,现在发现有些早期已有血运转移,2临床表现 (1)肿块:常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多为患者无意中发现;肿块多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随着肿瘤的增大,局部可出现隆起;累及Cooper韧带时,表面皮肤凹陷,称为“酒窝征”;侵入乳管时可出现乳头偏向一侧或内陷;肿瘤侵入皮肤,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淋巴液回流障碍,皮肤出现水肿呈“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可侵及胸肌、胸壁,可致肿块固定于胸壁不能推动;有时肿块可破溃形成溃疡。,乳房皮肤凹陷 乳头内陷(右侧) 橘皮样变,(2)转移:淋巴转移多见于腋窝淋巴结,开始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推动;以后数目增多融合成团,与

6、周围粘连固定。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肿大、黄疸等。 (3)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较少见,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开始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展到乳腺大部分皮肤,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增高。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少见,恶性程度低,发展慢,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如湿疹样的粗糙、糜烂,进而形成溃疡,部分病例于乳晕区可触及肿块,淋巴结转移较晚。,3诊断 辅助检查:X线检查:常用方法是钼靶X线摄片和干板照相,乳腺癌的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的肿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有时可见钙化点;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

7、断的正确率为8085;活体组织检查:目前常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可疑乳癌者可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作快速病理检查,不宜做切取活检。,3.治疗措施 对病灶仍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病人,首选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简化根治术);乳房单纯切除术;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乳癌的治疗中有相当大的作用,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 (3)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是一种抗雌激素药物,可与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4)化学药物治疗:乳腺癌是实体肿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体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术后化疗可以提

8、高生存率。,第2节 胸部损伤,一、概述 1分类 根据胸膜腔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类。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胸痛,其次是呼吸困难、胸壁软化、反常呼吸、咯血、心包压塞和休克等。 3诊断 对疑有气胸、血胸者,可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拍胸部X线片,可判定有否肋骨骨折、胸腔积气积血等情况。 4治疗 轻者止痛;伤口给予清创缝合;有气、血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有胸壁软化、反常呼吸者,局部加压包扎稳定胸廓;开放性气胸应及时封闭伤口。有下列情况者,需行剖胸探查术胸膜腔进行性出血;胸腔闭式引流后,漏气量大、呼吸仍困难,提示有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心脏损伤;胸内存留较大的异物;胸腹联合伤。,二、

9、肋骨骨折,1病因 直接暴力:肋骨向内弯曲折断,可刺伤胸膜、肺或肋间血管,并发血、气胸;间接暴力:胸廓受到前后方向外力的挤压,使腋中线附近肋骨向外过度弯曲折断,较少发生胸内合并症,易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2病理生理 根据暴力程度和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同一肋骨可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胸壁失去肋骨的支撑而软化称连枷胸,当吸气时软化胸壁内陷;呼气时,软化胸壁向外凸出,这种现象称反常呼吸。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气体交换,造成CO2蓄积和缺氧。同时由于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平衡,可使纵隔随呼吸而左右摆动称纵隔扑动,影响静脉回心血量,造成心排出量减少,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10、。,3临床表现 (1)症状:骨折局部疼痛,在深呼吸、咳嗽或变动体位时疼痛加重,因疼痛致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合并气胸,血胸或反常呼吸时,有气促、呼吸困难、缺氧和休克发生。 (2)体征:骨折处压痛明显,骨折端有骨擦感。前后挤压胸部,可在骨折处出现疼痛。多根多处骨折时出现反常呼吸。 (3)X线检查:拍X线片可确定骨折的部位,以及有无气胸、血胸、肺部感染等。,4治疗 (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重点是止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范围小者可用叠瓦状宽胶布固定。 (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处理反常呼吸方法:包扎固定法:适用于较小范围的胸壁软化治疗及现场急救处理,用

11、厚纱布压于胸壁软化区,再用胶布固定;牵引固定法:适用于大块胸壁软化或包扎固定不能奏效者。 (3)开放性骨折的处理:胸壁伤口需彻底清创,骨折端用钢丝固定。若胸膜已穿破,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三、损伤性气胸,1闭合性气胸 空气经胸部伤口或支气管破裂口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随之伤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胸内压仍低于大气压。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根据胸膜腔内积气的量与速度,轻者(肺压缩30%以下)可无症状,重者有呼吸困难。体检可发现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降低,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小量气胸12周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大量气胸伴

12、有明显症状者应作胸膜腔穿刺或胸膜腔闭式引流术。,2开放性气胸 (1)病理生理变化:吸气时,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纵隔则向伤侧返回,接近中线位;如此,纵隔随呼吸来回移动的现象称为纵隔扑动,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心排血量减少,影响循环功能,可引起休克。 (2)临床表现:病人气促、紫绀、呼吸困难、循环障碍以致休克,体检时胸壁可见开放性伤口,并有空气随呼吸进出伤口发出的“嘶嘶”声音,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消失,叩诊呈鼓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伤侧肺萎陷、气胸、气管和心脏向健侧移位。 (3)急救与治疗: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应迅速封闭胸壁的伤口,一般用多层凡士林纱布外加棉垫封闭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

13、。伤情稳定后,争取早期清创,缝闭伤口,并行闭式胸膜腔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及TAT治疗。,3张力性气胸 (1)病理生理:因伤侧肺被压缩,纵隔明显向健侧推移,以致健侧肺也受压缩。由于纵隔移位和胸膜腔负压消失,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可迅速造成严重呼吸循环衰竭。 (2)临床表现:病人极度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等症状。体检时发现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可有面、颈、胸、上肢等处皮下气肿。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检查可见伤侧肺萎缩,纵隔向健侧移位。 (3)急救与治疗:急救可用粗针头在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暂时排气减压。治疗措施是在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放置胸腔引流管,作闭式

14、胸膜腔引流,持续减压排气。,四、损伤性血胸,1病因 常为刀刃锐器、火器伤或肋骨骨折端刺破胸部血管所致。 2病理 胸膜腔内积血,使肺受压、纵隔移位,造成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3临床表现 少量血胸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血胸或大量血胸,可表现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面色苍白、口渴、脉快、血压下降、气促、呼吸困难、贫血等。体检可见伤侧胸廓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表现,胸腔穿刺抽出血液可明确诊断。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可表现高热寒战,脉快而细弱,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现象。,血气胸X线片,4治疗 对非进行性血胸,出血量少者不需特殊处理。若大量出血或伴有休克时,首先抗休克治疗,及时补充血容

15、量,待伤情稳定后,尽早行胸膜腔穿刺抽吸;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能更有效地排出胸膜腔积血,使肺充分扩张及防止感染。对出血不能自行停止的进行性血胸,应及时手术治疗。,第3节 脓胸,一、病因病理 1病因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多见,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厌氧菌、绿脓杆菌、真菌也可引起脓胸。致病菌进入胸膜腔的途径有:直接由化脓病灶侵入或破入胸膜腔,或因外伤、手术污染胸膜腔;经淋巴途径,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纵隔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等,通过淋巴管侵犯胸膜腔;血源性播散:在全身菌血症或脓毒症时,致病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膜腔。,2病理 在急性期胸膜腔脓液迅速增加,肺受压,纵隔移向健侧。早期脓液稀

16、薄,含有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呈浆液性;随着病程进展,脓细胞及纤维蛋白增多,渗出液逐渐由浆液性转为脓性。在慢性期因急性脓胸治疗不彻底,纤维蛋白沉积于壁层、脏层胸膜上形成韧厚致密的纤维板,影响呼吸功能,由于纤维组织收缩,使胸部下陷,纵隔被牵向患侧,使呼吸功能障碍更加严重。,二、急性脓胸 1临床表现与诊断 局部症状为患侧胸痛,伴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全身症状为高热、脉速、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和感染性休克。体检患侧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患侧语颤减弱,气管偏向健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血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检查可见积液表现;行B超检查可确定脓腔部位和大小

17、;胸膜腔穿刺抽出脓液,即可明确诊断。,2急性脓胸的治疗 原则是控制感染、控制原发病灶、全身支持治疗及彻底排脓促进肺复张。排脓的方法有:胸膜腔穿刺术:适用于早期脓液稀薄、容易抽出者;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脓液稠厚、胸膜腔穿刺治疗效果不佳者。,第4节 肺癌,肺癌(lung cancer)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 . 一、病因 肺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与下列因素有关:长期大量吸纸烟,纸烟燃烧时释放多种致癌物质。肺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可能与长期接触工业废气等致癌物质有关。肺部慢性疾病、人体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对肺癌的发病有一定影响。,二、病理 肺癌的分布情况为右

18、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按肺癌发生部位可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肺癌转移有4种主要途径: 1直接扩散 癌肿沿支气管向腔内生长,可引起管腔狭窄,造成不同程度管腔阻塞;癌肿直接侵犯肺组织及邻近组织器官,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2淋巴转移 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先由局部浸润,然后转移至肺门、气管隆突下、纵隔、气管旁淋巴结;最后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多发生于肺癌晚期,癌细胞侵入静脉随血流转移至全身各组织与器官,如肝、脑、骨骼等。 4种植转移 肿瘤侵及肺表面后可脱落于胸腔,形成癌性胸水。,三、临床表现 1肺癌早期 周围型肺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是在胸部线检查时发现。中心型肺癌早期常

19、有刺激性咳嗽,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癌典型的症状为刺激性咳嗽,伴痰中带血丝、血块或少量咯血。也可表现为固定部位反复发作的肺炎,癌肿阻塞较大支气管可引起肺不张,病人出现胸闷、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2肺癌晚期 常可出现: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神经麻痹;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上腔静脉致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侵犯胸膜可出现持续性胸痛及血性胸腔积液;侵犯纵隔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肺上叶顶部癌(Pancoast tumor)可表现为胸肩痛、臂丛神经受累(肩部及上肢疼痛)、颈交感神经受累(Horner综合征:上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无汗)等。 3肺癌的肺外表现 部分肺癌病例癌肿

20、可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出现非转移性全身病状,如骨关节病综合征、库兴(Cushing)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等。肺癌切除后,上述症状可消失,四、诊断 1胸部线检查 是诊断肺癌最常用方法。,肺不张X线片,中心型肺癌X线片,2痰细胞学检查 肺癌表面脱落的癌细胞可随痰液咯出。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对中心型肺癌诊断率较高,可直接观察到肿瘤在支气管腔内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可钳夹组织或刷取细胞,进行病理细胞学诊断。 4CT及MRI检查 能显示胸内各部位的肺癌形态,特别对早期病变,明确纵隔有无淋巴结转移很有价值。,肺癌的CT片,5经胸壁穿刺肺活组织检查 此方法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其诊断阳性率较高。

21、但易引起气胸、血胸及针道癌细胞种植,应严格掌握适应征。 6胸水检查 肺癌出现胸水,应抽取胸水经离心取其沉淀,作涂片检查,寻找癌细胞,以明确诊断。,五、治疗 1手术治疗 是肺癌的首选疗法,周围型肺癌可行肺叶切除,中央型肺癌可行肺叶或全肺切除。 2放射疗法 小细胞肺癌对放射疗法有高度敏感性,其次为鳞癌、腺癌。术前进行放射疗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射治疗,可杀伤残存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可提高生存率。 3化学药物疗法 对于未分化癌的治疗较为敏感,对于鳞癌、腺癌亦有一定疗效。晚期肺癌可以单独应用药物疗法,以缓解症状。,第5节 食管癌,一、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发病率以河南省

22、为最高,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均为高发区。调查资料显示与下列病因有关:化学病因:食物中含亚硝胺;生物性病因:食物被真菌污染;缺乏微量元素:钼、铁、锌、氟、硒在食物中含量低;缺乏维生素:如A、B2、C等;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二、病理 食管癌以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食管癌多系鳞癌。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四型:髓质型: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使癌肿的上下端边缘呈坡状隆起,多累及食管周径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切面呈灰白色,为均匀致密的实体肿块;蕈伞型: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起,故名蕈伞型;溃疡型:瘤体的黏膜面呈

23、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溃疡的大小和外形不一,深入肌层,阻塞程度较轻;缩窄型:瘤体形成明显的环行狭窄,累及食管全部周径,较早出现阻塞。 扩散及转移:癌肿最先向黏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易穿过疏松的外膜侵入邻近器官。癌转移主要经淋巴途径:首先进入黏膜下淋巴管,通过肌层到达与肿瘤部位相应的区域淋巴结,晚期可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三、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主要可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咽下食物哽咽感,常因进食固体食物或咀嚼不细时引起,为间隔出现;胸骨后疼痛,多为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食管异物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剑突下疼痛;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胸骨后闷胀感。以上症状易被病人忽略。,2中、晚期症状 (1)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主要症状,初起时进普食困难,继而半流质,最后流质饮食亦不能咽下。肿瘤常合并局部炎症水肿,抗生素可使症状暂时缓解,肿瘤部分坏死脱落也可出现梗阻症状缓解,常被误认为病情好转。吞咽困难程度除与病期有关外,与肿瘤的类型亦有关。缩窄型出现梗阻症状早而重,溃疡型或腔外生长出现梗阻症状较晚。少数病例可无梗阻症状。 (2)呕吐与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