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_第1页
藤野先生教案_第2页
藤野先生教案_第3页
藤野先生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藤野先生/鲁迅 三课时【设计思想】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候的一段经历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歌颂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作者的爱国之情。本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互动,欣赏文章中有深意的语言,抓住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品质,运用文内对比阅读深化人物形象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领略学习到藤野先生的高尚人格,并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

2、人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一起去体会藤野先生的高尚情怀。二、整体感知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文章,思考导入中的问题:“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先生这样深情感念呢?”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拿起笔划要点(提示:了解人物应该抓典型的事例和描写)三、人物形象赏析1事例,欣赏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相关文字后面做好批注,接着用固定的句式表述自己的见解。)句式:请大家用“从_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充分交流,最后归纳大家的意见

3、,例如:外貌描写(白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活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热情诚恳,关心入微。(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人物。(此环节由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合作完成)教师提示: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学生思考之后交流合作通过正反

4、两个方面得出理解:反面衬托藤野先生:其他相当一部人日本人是极端鄙视中国人的,由狭隘的民族偏见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两件事件上:A、“匿名信事件”: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B、“看电影事件”: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正面烘托藤野先生:反映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鲁迅刚来仙台受到“物以稀为贵”的优待,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个部分在鲁迅的言辞中分明让我们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教师提示:藤野先生与这些所谓的“爱国青年”之类以及和仙台日本朋友“物以稀为贵”的友好相比,你觉得藤野先生伟大在何处?示例:藤野先生

5、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四、剖析鲁迅的思想,梳理文章线索:这里还是可以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完成。此过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的原因以及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够给鲁迅强大的精神激励,此外还可以理清文章的内在线索。教师提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思考之后交流得出理解:是一个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者。1作者抓住留学生盘辫子的特征,借用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6、。(此部分充分朗读,并弄清“无非”、“标志”、“实在”等词的表达效果)2文中很多方面正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个部分应该给予时间充分阅读,理解体现鲁迅态度感情的关键语句)A、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B、记得“日暮里”,暗含家国愁思;C、记得“水户”,对爱国志士朱舜水的崇敬;D、对藤野先生的敬仰;E、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的战斗行动。重点评析:“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情对鲁迅先生的刺激和影响。鲁迅先生遇到两件事情,看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有力的根据:“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

7、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匿名信事件”)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呜呼,无法可想。”(“看电影事件”)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影响:这两件事情促成了鲁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定决心弃医从文。3正是两个高贵的心灵的吸引才使得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背景不同处境中的两个人相互吸引,藤野先生永远会给鲁迅先生精神上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文章结尾写道:“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

8、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部分需深情朗读,“良心发现”、“增加勇气”、“正人君子”这些意思需加以讨论理解)梳理线索:教师提问: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你觉得文章是如何组织材料的,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线索是什么?示例:文章是围绕藤野先生组织材料的: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种种丑态致使鲁迅离开东京去烟台,交代结识藤野先生的缘由;接下来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后面遇到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既有人物对藤野先生的反衬,也是交代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结尾是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深地怀念,所以文章的线索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而推动情节的发

9、展的却是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所以文章的另一条线索,也是暗线是, 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五、课堂小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爱憎分明地刻划了两类人物,并形成鲜明对比。一类是日本人:像藤野先生一样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人,也有像所谓的“爱国青年”一样,对中国充满鄙视、寻衅滋事的日本人;还有一类是中国人:既有浑浑噩噩、麻木愚昧的中国人(清国留学生、围观杀人的百姓),也有怀着强烈爱国主义感情的“我”。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头脑形成强烈的冲击,不由感慨:要自尊自强,振兴中华。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的触摸了鲁迅先生奋进的心迹,更理解了鲁迅先生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怀念,更镌刻在读者心中,愿我

10、们在师恩的关爱沐浴下,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靓丽。【练习设计】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

11、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一)段中第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文中两个“他们”A和B各指的是什么人? (一)段中的第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如何理解 “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