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別:北08秋02-台北.ppt_第1页
班別:北08秋02-台北.ppt_第2页
班別:北08秋02-台北.ppt_第3页
班別:北08秋02-台北.ppt_第4页
班別:北08秋02-台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班別:北08秋02-台北,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2,開經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3,本班部落格,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4,阿底峽尊者,資料來源: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5,菩提道次第師承列表,著聖教次第論,虛空幢,法依賢,宗喀巴大師,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著菩提道燈論,6,宗喀巴大師年譜,西元1357年誔生於青海宗喀區,即今塔爾寺。 七歲出家,法名善慧名稱祥。 十六歲到西藏學法,親近各處著名大德。 十九歲到前後藏各大寺院,立現觀莊嚴論宗。 三十六歲將西藏所譯顯密一切教授學習圓滿。,7,三十九歲學習教授派的菩提道次第教授、教典

2、派教授及聖教次第論。 四十六歲(西元1402年)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後,又著密宗道次第廣論。 五十九歲著菩提道次第論,建哲蚌寺(西元1416年建成)。 六十三歲大師示寂於格登寺。,宗喀巴大師年譜,8,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總攝三藏十二部經的要義,循著龍樹、無著二大論師的車軌,按三士道由淺入深的進程而編成的。 三士道 是指任何一種根機的人,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中間修學佛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本論總源一切佛經和瑜伽、中觀諸論。 本論別依現觀莊嚴論、菩提道炬論和迦當派諸語錄而組成。,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1,資料來源:菩提道次第廣論P.593 L.2,9,菩提: 道 : 次第: 廣論:,就是我們祈

3、求的果佛果,佛是我們尊崇敬仰、覺行圓滿、已覺悟世間的真理,證得究竟圓滿的果。,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是努力的過程中必須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走上去。,詳細說明從凡夫到成佛這一條路,讓我們了解後照著次第努力實踐,果就會出現。,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2,10,佛,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3,11,道前基礎,就是心理準備。 學習任何知識或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有妥善的準備工夫,做為往前跨或更深入的基礎。 教導我們,得到了殊勝圓滿的教法: 應該準備什麼? 要具足什麼條件? 用什麼方法才能趣入進而修學? 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要思惟人身難得易失,才會策勵自己修學佛法。,12,共下士道,透過道前基礎的準備和

4、認識後,趣入佛法修學三士道: 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 共下士道分四大段: 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 其中最主要的是皈依,我們依著佛的教導如理行持,才有可能跳出生死輪迴。 從何做起呢?依因果緣起的法則。若能對共下士的業果法則生起定解,即能止惡行善,得人天果報。,13,共中士道,思惟苦諦、思惟集諦、思惟十二有支、思惟解脫生死正道。 中士道說明的即是四諦: 苦、集、滅、道。 集諦為因,苦諦是果,道諦是因,滅諦是果。 修學佛法需先生起厭離心,欲救度眾生,要將出離心昇華為菩提心,要了解這個次第,由共中士道進一步修學上士道。,14,上士道 發菩提心、學菩薩行。 眾生沉沒生死苦海,為救

5、度一切眾生,必須成佛,由此策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修六度四攝。 止觀 透由止觀兼修才能明了見真實義,抉擇清淨正見。,上士道與止觀,15,就近程來看 學習佛法,即能改善生活的品質,擺脫命運的束縛。 以遠程來看: 究竟目標 成佛。 殊勝圓滿: 本論是世尊所傳,宗喀巴大師掌握佛法的全貌,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華提煉出來,規劃出一條直接扼要且必不可少的次第,做為凡夫成佛的指標。,廣論的殊勝與圓滿,16,佛教經典,佛教經典,即三藏 經藏(定) 佛所說的經文,內容是佛陀所傳的教義 精通經藏(各種經文)者,稱為經師 律藏(戒) 佛所制的戒律,內容是僧團生活的規則 精通律藏者(講戒律),稱為律師 論藏(慧) 佛弟子所造的論,後來用以解釋經文的著作 精通論藏(明示教法)者,稱為論師,17,廣論造者,-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造的,宗喀巴大師出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西元1357年。 他是藏族,生在青海西寧附近叫湟水的地方,當地的人叫它宗喀。巴是西藏人對人的尊稱,就像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習慣,對很尊敬的人並不會直接稱名一般。 因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師,所以後人尊稱他為宗喀巴。,18,廣論漢文譯者,-廣論一向在藏地流傳,一直到民國初年才由法尊法師翻譯成中文。 -法尊法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