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饲养实践.ppt_第1页
动物饲养实践.ppt_第2页
动物饲养实践.ppt_第3页
动物饲养实践.ppt_第4页
动物饲养实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动物饲养实践,基本要求:,1.熟悉掌握采食量的概念、调节途径、衡量标准及预测方法; 2.了解饲养实践中的常见动物行为与环境因素 3.了解常见的饲喂技术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一、采食量的概念,二、采食量的衡量,三、采食量的意义,(一)、采食量 通常是指动物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数量。采食量有随意采食量、自由采食量、实际采食量和规定采食量。,一、概 念,1、自由采食量(ad lib intake):在动物试验条件下,采食量受试验要求限制,限制范围从零采食(禁食)到动物最大限度接收量,后者即动物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采食量称之为自由采食量。 2、随意采食量 (Vo

2、luntary Feed Intake VFI) :是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完全随意)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动物自愿采食饲料的数量。,概 念,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 4. 规定采食量 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定额。,概 念,3. 实际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和自由采食量的区别与联系: 1、随意采食量完全由动物本身控制,自由采食量则由饲养者控制。 2、自由采食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试验条件下,动物采食不受时间、数量限制;随意采食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完全随意的条件下、动物存在一定的选择余地。 3、自由采食量是在舍饲条件下采食量的测定术

3、语,随意采食量的概念对于舍饲和放牧条件都适用,但后者余料量不超过15。,5、VFI与实际采食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取决于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和方式 6、规定FI是一个定额。,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和规定采食量的区别与联系:,二、采食量的衡量,、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 通常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但因饲料干物质和营养浓度不同, 故采食量相同,并不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 、用能量摄入量表示 这种方法优于前者,同时饲料的采食量具有可比性。,预测采食量的公式,哺乳仔猪:DE(kcal/d)=-151.7+(11.2日龄) 此公式适用于估计13.5日龄后的仔猪补料采食量。 断奶仔猪:D

4、E(kcal/d)=1531(455.5体重)(9.46体重的平方) (适用于估计515kg的仔猪。对含3200kcalDE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采食量增加速度为1723g/d) 生长肥育猪:DE(kcal/d)=13162(1e-0.0176体重) 泌乳母猪:DE(kcal/d)=13(0.596天数)(0.0172天数)(天数指分娩后天数), 影响动物的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采食量过低,不能满足最低生长需要,使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即维持的营养需要占营养物质需要的比例过大;,1.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三、采食量的意义, 如果动物采食过高,则会引起: 动物产品质量下降,脂肪沉积过多

5、,单位成本的商品效益下降。 体组成发生改变,主要增重是脂肪,降低饲料的转化率。 会引起泌乳动物停止泌乳,怀孕母畜死胎增多,产蛋鸡产蛋率下降。,采食量的意义,2、采食量是配制动物饲粮的基础。 3、采食量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依据。 4、采食量是合理组织生产的依据。,二、采食量的调节 Feed intake regulation,食欲是怎样调节的? How is appetite regulated?,四、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三、调节采食量的经典理论,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二、采食量的神经调节,一、采食量调节的含义,采食调控是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最基本的初级调控功能,具有积极主动的运作特征,

6、其含义主要包括: 1、择食性,即动物由先天性继承下来和后天学习所获得的对食物或饲料的选择能力,是动物自我营养调控的一种重要功能。 2、动物本身对食物或饲料采食数量的调控,其实质是动物机体对进入动物营养系统的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第一选择权。,一、采食量调节的含义,饲料 食麋 营养素 体储,时 间,中枢神经系统 CNS,味道 味觉,尝试物 理性状,采食,消化道 机械受体 化学受体,消化,血液来源 肝脏 后脑,代谢,体脂 肌肉,动 物 采 食 调 控 机 制,调节采食量的关键,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感,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二、采食量的神经调节,采食量的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其他器

7、官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量的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m, CNS)的作用,采食量的调节,2、CNS 的采食调节部位 下丘脑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部位。在下丘脑存在两个与采食量相关的中枢,即: 饱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抑制摄食的中枢部位。当饱中枢兴奋时,饿中枢受到抑制,动物产生饱感,采食停止。 饿中枢:位于下丘脑两侧的外侧区,是刺激摄食的中枢部位。饿中枢兴奋时,动物食欲旺盛,刺激采食。,大脑中的食欲调节激素,促进食欲的激素Orexigenic 神经肽Y(NPY) Neuropeptide Y 艾高提相关肽(AGRP) Agouti re

8、lated peptide 黑素浓缩素(MCH) Melanin concentrating hormone 食欲肽(Orexin) Orexin,降低食欲的激素Anorexigenic a-促黑激素(a- MSH) a-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可卡因-苯(异)丙胺相关转录物 Cocaine amphetamine related transcript,三、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一)化学静态理论(Chemostatic theory) 消化道食糜成分和吸收的养分通过其浓度的变化,参与采食量的调节如血糖稳恒控制理论。 调控采食量的化学因素有: 葡萄糖、挥发

9、性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游离脂肪酸、渗透压、pH值、激素等。其中葡萄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是最重要的因素。,1、血糖 血液葡萄糖与采食量呈负相关。 “血糖稳衡理论”(Mayer J.1953) 对于单胃动物,动静脉血糖浓度之差是调控动物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下丘脑存在葡萄糖受体,饱中枢和饿中枢通过胰岛素分泌见解参与血糖的调节。,1)反刍动物,血液挥发性脂肪酸参与采食量的调节; 2)乙酸和丙酸可直接或间接参与采食量的调节; 3)VFA可影响瘤胃液的渗透压和pH。,(2)挥发性脂肪酸(VFA),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二)物理调节如胃紧张理论(gastric distension theory) 通过胃

10、肠道紧张度、体内温度变化等来调节采食量,其中,胃肠道紧张度最重要。物理调节主要与胃肠道容积或饲料和消化道食糜的体积有关,也的确是影响动物采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解释无法全面说明动物采食量调控机制。,(三)体脂稳恒学说(Lipostatic theory) 由Kennedy G.C.(1953)提出,用来解释采食量长期调节机制。 背景:许多成年动物不管饲料或食物的质量和气候如何变化都尽量趋于保持体重稳定。 含义:采食量长期调节取决于动物体内能量储备,与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则可能作为反馈信号影响CNS活动,从而控制采食量。,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四、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共同点 猪、禽和反刍

11、动物的采食量调控都由中枢神经统一控制, 控制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很复杂,受多种机制控制,某个单一的或几种机制都难以解释采食量调节的全过程。,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不同点 猪:以化学调节为主,对于快速生长的猪来说,能量平衡状况如何对猪的采食量调控有重要的影响,即所谓的“为能而食”。但是猪的过食现象严重, 对能量平衡和脂肪稳衡机制反应不如家禽和其他动物敏感。 日粮其他养分如钙、磷、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水平或平衡程度、维生素、抗营养因子等。 环境温度:低于18kg猪影响不大,可能与消化道容积有关。,禽:以化学调节为主,也有为能而食的机制,但脂肪组织对采食量的调控作用不如其他单胃动物重要。 饲料容

12、积、颗粒化、微量元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雏禽)等对采食量有重要的影响。,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反刍动物:物理调节机制作用最大。 适口性是影响反刍动物粗饲料采食量调控的主要因素 长缓调节机制中动物的生理状况(泌乳、发情)、氮营养状况、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都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因素。 短快调节机制中瘤网胃的膨胀程度是影响采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瘤网胃中的食麋滞留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受饲料粒度影响很大),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四、环境因素,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一、动物因素,二、饲粮因素,三、饲喂技术,采食量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猪遗传力n=0.3; 不同的动物,其采食习性不同:鸡早

13、、晚采食较多;猪主要在白天采食;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 。,一、动物因素,1、遗传因素,动物因素,2、生理阶段,动物的生理阶段对采食量的影响机理既与物理调节有关,也与化学调节(主要是激素分泌的影响)有关。,3、健康状况,患病和处于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常表现出食欲下降。,动物过度疲劳,采食量也会下降。 5、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听觉鱼;味觉猪;视觉鸡。 6、学习 利用动物的喜好,后天培养,改变其采食行为。,动物因素,4、疲劳程度,二、饲粮因素,饲料方面的因素,即饲料的适口性,实际上是动物在采食过程中所能感觉到的许多不同因素反应的总和.它取决于:a 饲料的滋味 b 气味 c

14、 颜色及形状 d 质地 e 温度等 f 加工如粉碎、发酵、制粒。,饲料的形式,硬度,颜色等 鸡料,粉碎过细,采食大幅度下降,必须是粗粒; 饲料中若粗纤维过高,木质素含量高,猪和反刍动物都会大幅度降低采食量。,1、物理性状,饲粮因素,定义: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其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 对慢性咀嚼动物影响特别大,猪,反刍动物比较敏感。,饲粮因素,2、适口性,饲料的滋味包括甜、酸、鲜和苦四种基本味。 许多动物均喜好甜味; 猪特别喜爱甜味; 鸡怕酸,不怕苦。 饲料的香味来自许多挥

15、发性物质,饲粮因素,提高饲粮适口性的措施: 选择适当的原料 防止饲料氧化酸败:抗氧化剂 防止饲料霉变:防霉剂 添加风味剂 甜味剂: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 ; 香味剂:乳香味、香草味等。,饲粮因素,饲粮能量浓度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恒温动物要保持能量的平衡,即: 采食能量=散失能量+产品能量 家禽具有较强的依能而食的本领 能量含量高,都会不同程度降低采食量,如果能量浓度下降,可适当地提高采食量。,饲粮因素,3、能量浓度,生产中要保持饲粮中能量浓度适宜,以保证动物能量需要,而且饲粮中其它养分与能量的比例要适宜; 通过控制能量浓度来实现对采食量的控制,进而控制动物生产性能。防止动物生长过快,可加入

16、含能量低的饲料;热应激时,动物FI下降,可适当添加脂肪,提高能量浓度。,饲粮因素,能量浓度对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意义,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会引起采食量下降; 蛋白质过高,也会降低采食量。 氨基酸 饲粮氨基酸的含量和平衡情况,都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 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即氨基酸直接作用于CNS;,饲粮因素,4、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通过形成神经递质来实现。 5、脂肪 对于反刍动物,饲粮的脂肪含量高,会干扰瘤胃的正常功能,大大降低采食量。 6、中性洗涤纤维 NDF含量和消化率是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饲粮因素, 任何矿物元素的缺乏,都会造成采

17、食量的下降。 钙能调节大鼠和蛋鸡的采食量。 维生素过多或缺乏,都会造成采食量下降.,饲粮因素,7、矿物元素和维生素,饲粮中加入少量的抗菌素,可提高动物采食量的7%-15%; 大量添加尿素会降低采食量; 风味剂。,饲粮因素,8、饲料添加剂,概念: 营养水平(plane of nutrition):衡量标准是维持需要量,意思是所采食的可消化能数量为维持需要量的倍数,与饲养水平(feed level)的含义基本一致,只考虑了动物因素而忽略了饲料等其他因素。,第四节 动物采食量的人为控制,一、低水平的人为控制 a 阶段肥育猪的吊架子期 b 瘦肉型猪的肥育期适当控制营养水平,有利于瘦肉率和饲料利用效率的

18、提高 c 种用母畜 d 产蛋鸡的育成期:适当控制营养水平,虽使开产略有推迟(57日),但可使产蛋鸡群开产整齐,并减少小蛋和防止母鸡过肥,且对全期产蛋量并无不利影响 e 肉用种鸡:限制采食,过肥影响繁殖,动物采食量的人为控制,二、高水平的人为调控,a 催肥前的营养背景(吊架子猪) b 对饲粮的适当搭配加工与调制,可提高适口性 c 改善饲喂方式 d还有报道用兴奋采食中枢的生物制剂的方法,(一)动物与饲养有关的生物学特点 1、消化器官的结构(猪、鸡、牛),三、饲喂技术,图6-1 猪消化道结构,图6-2 鸡消化道结构,图6-3 牛消化道结构,水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饮水得到保证, 采食量才能达到最大

19、; 饮水的清洁卫生。,2、饲料形态 对单胃动物,颗粒料可提高其采食量; 对反刍动物,粗饲料磨碎或制粒,可增加采食量。,三、饲喂技术,1、饮水,鱼类摄食要求饲粮颗粒必须与鱼体大小相适应。 饲料的形态可采用干料(粉料、颗粒料)和湿料: 干料:优点是省工,易于掌握喂食,能促进唾液分泌; 缺点是饲料浪费大。 湿料:优点是便于采食,对胃肠刺激小; 缺点是饲料容易变质,饲料运输和饲喂较难。,饲喂技术,自由采食,即让动物能够自由接触饲料和采食。 该方式主要用于生长育肥前期和泌乳期。 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 缺点是动物的饲料利用率低。,饲喂技术,3、饲喂方式和时间,限制饲养 目的是控制动物的生长速

20、度,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产品品质; 此方式常用于动物的后备期、产蛋期、妊娠期和育肥后期; 限饲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量的限饲,即控制动物接触饲料的时间或控制饲料的供应量,来控制饲料的摄入量。,饲喂技术,质的限饲 ,即通过改变饲粮的养分的平衡来减少动物的采食量。 在饲粮中加入低能饲料,降低能量浓度,降低能量的摄入; 降低饲粮中CP水平或AA平衡性变差,FI下将。 时间限饲:利用控制动物采 食时间,使其不能吃到足够 营养物质,从而达到限饲目的。,饲喂技术,饲喂技术,饲喂方式 全混合日粮与全混合饲喂方式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是将各种饲料原料,根据日粮配方确定出原

21、料的比例,通过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合。优点是能避免动物的挑食和剩料,在同一时间采食到各种原料的养分,保持进食养分的平衡。 全混合饲喂:这种饲喂方式是将全部饲料搅拌均匀后,统一饲喂给动物,其采食的各类饲料并无先后顺序之分,用全价饲料进行集约化饲养即属于此种饲喂方式。,动物处于最佳生长温度,其生产性能最好。 动物处于比较差的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采食量,而且,湿度加大温度的影响。 通风状况不好,或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对小动物的影响特别大。,其 他,1、温度、湿度、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温、湿度应激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采食量下降。 剧烈运动后的应激,包括长途运输、

22、追赶、称重都对动物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影响采食量。,其 他,2、应激状态,饲养实践中导致动物应激状态的因素,3、光线与噪声 光线的强弱对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通常强光可加强动物的活动量,使动物活跃,因而人们可利用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促进或延缓动物性成熟。 暗光照时,动物表现安静,减少活动,节省消耗。对肥育动物,为提高饲料效率,常在舍内维持暗光照。 噪声给动物造成惊扰而导致生产下降。,二、动物饲养实践,2.1 饲养实践中的动物行为与环境因素 动物的行为:是个体与所处环境维持动态平衡的手段,是动物的行为举止,是动物个体在生命活动中对一定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是对内在条件和外界条件间加以调整、以对

23、外生物环境和内生物环境进行动态适应的过程。,2.2 与饲养有关的行为,1.采食行为 2.异嗜行为 3.饮水行为 4.反刍行为 5.排泄行为 6.群体中的秩序和模仿 7.放牧行为 8.休息和睡眠,1. 采食行为,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采食行为,因此在集约化饲养中,应根据动物的采食行为来配制、加工饲粮,并采用合理的饲喂方法,以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降低饲料在采食过程中的浪费。 如饲料制粒避免因挑食造成养分食人不均衡;利用动物喜爱的颜色、气味给饲料着色、加矫味剂,以加大采食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牛、羊利用草架饲喂于草;猪地面撒布喂料等,这些都子刊用采食行为减少饲料浪费的实例。,2. 异嗜行为,动物的食欲可能出现异常,此时动物可能持续其寻求行为。这种特殊的寻求行为,表现为频繁地尝试、嗅闻和啃咬周围所能接触到的东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异嗜。 如猪啃食泥土、煤渣等,牛啃咬布片、兽骨等。 通常原因: 环境与饲养管理原因 营养缺泛与营养平衡,3. 饮水行为,各种动物饮水行为: 牛饮水时,把嘴插入水中吸水,一天内14次,一般在午前和傍晚,很少在夜里和黎明饮水。 饥渴羊群,在吃料前不大量饮水。 马喝水常是一次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