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导学案 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导学案 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导学案 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导学案 浙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节 光和颜色 学校 七( )班 姓名 组别 一.课前尝试1.声音的特性是 、 、 。二.新知尝试一光源光源:自身会发光的物体,例如: 、 、 等。二光的传播活动(教材第62页)结论: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 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做 。思考与讨论(教材第62页):用步枪瞄准射击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是什么道理? 活动(教材第62页)结论: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经过 而成的像。在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的一些圆形光斑也是太阳通过 而成的 像。小孔成像现象说明 。 思考与讨论:生活中还有

2、哪些也是利用光在同一种均匀中沿直线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这个距离叫做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 三.同步尝试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2.光在 _ 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年是 的单位。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4.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现

3、象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5.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下图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四.变化尝试6.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7.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圆形的 D.树枝形状五.综合尝试8.用枪射

4、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标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的性质,日食月食及影子的形成也是这一道理。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六.归纳尝试 学校 七( )班 姓名 组别 一.课前尝试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在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 二.新知尝试一.光的色散尝试一(教材第64页活动 光线通过三棱镜):(教材第64页活动 太阳光的色散):早在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

5、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 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 的现象。结论:白光(太阳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 二.物体的颜色尝试二(教材第65页活动 透明体的颜色):结论:1.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 或 出来的光。2. 白色的物体能 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种色光的混合光,因此感觉是“白色”的。 黑色物体是因为它 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觉是黑色的。4.透明物体呈现各种色彩是因为它能 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呈蓝色的玻璃是因为它只透过

6、,而其他颜色的光几乎都被吸收了。无色玻璃能透过所有色光。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 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色光决定。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窗玻璃看上去一般是透明的? 2商场里买的衣服,回到家一看可能会与你在商场中看到的颜色不一样。那是为什么? 6.光的三原色是指 。阅读:植物叶子的颜色三.看不见得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当我们按下遥控器时,会发出人们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具有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 。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 。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如

7、)是靠红外线来捕食的。紫外线能使 发光,所以用于验钞;紫外线能杀死 ,常被人们用来消毒灭菌。照射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太阳。 能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照射。 三.同步尝试1.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2.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_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_,吸收跟物体颜色_的色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 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 的色光。4.白光是由_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_,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_。5.红外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