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10 浙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励志小木屋】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测量,来精确的去说明问题。通过测量不仅让我们精确的去了解事物的长度,更让我们知道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需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时探究学案】【梳理巩固】【探究讨论】1. 刻度尺的零刻度不在尺的起点上,这样有什么好处?2. 怎样测细铜丝的直径?【自测自评】(50分15分钟)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2.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该先观察_的位置,以及它的_和_.3.用刻度尺测量时,尺的位置要_,刻度尺的刻度线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_,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的下一位。4.填上合适的单位

2、:(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2)课桌高度大约70_;(3)一张纸厚度约75_;5.某人测量一物体长度为1.568 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估计值为_。6.在测量时要进行_,这样就会产生误差,采取_可减小误差。7.用刻度尺测出一本200页书的厚度是8.5 mm,这本书的每张纸的厚度是_m。8.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43 cm、18.42 cm、18.4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木块的厚度应记作_cm。9.用图5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图52图5310.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25圈,如图53所示是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总长度是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cm。11.图54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 图54A.7.25 cm B.2.25 cm C.2.3 cm D.2.251 cm12.有一支mm的刻度尺,起端因磨损短缺0.2 cm,若用此尺对准起始端量得某物体的长度为28.54 cm,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是 A.28.54 cm B.28.74 cm C.28.34 cm D.28.56 cm【综合拓展创新】【基础中考】1.(20005镇江)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小明的身高是168( ) 填上适当

4、的单位)。2.(2005江西)“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的( )估测( )。【综合提升】1.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看_、_、_。 (2) 读数时_要与尺面垂直; (3)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和_ 。 2.测量的误差是指:( ) A. 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B.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C. 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D. 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

5、行; 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4.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2.4厘米; B.2.41厘米; C.2.411厘米; D.24厘米。 5.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据为1.41厘米、1.43厘米、1.41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该是:() .1.416厘米; .43厘米;.1.42厘米;.426厘米。 6.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

6、然后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的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7.决定测量准确程度的因素是:( ) A.被测物体的大小;B.测量技术的高低;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D.测量环境的优劣。 8.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98米,在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米,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 A.1.002米; B.0.982米;C.1.020米; D.0.978米。 【拓展创新】9.给你一张纸、一只大头针和一把刻度尺,怎样测量一个圆柱

7、体的周长? 【课外链接】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1)仪器误差。各种测量仪器不都是完美元缺的,即使最精密的仪器,也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尺子标记的长度,量得的长度,均不是真长,还有仪器轴系之间的公差导致盘偏心,几何关系不真正垂直或不真正水平等等,都会给观测值带来误差。 (2)观测者的影响。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论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使观测值产生误差。 (3)周围环境的影响。观测时的自然界,如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使观测值产生误差。 参考答案:【探究讨论】1.因为尺的角经常用会被磨出圆角!没多久你就找不到起点了!2.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自测自评】1.刻度尺;米(m)2.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分度值3.放正;尽量靠近;正对(或垂直);分度值4.dm;cm;m;5.1.56 m;0.008 m6.估读;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858.mm;18.429.mm;1.6010.略11.B12.C【基础中考】1. 刻度尺;米(m)2.合理即可【综合提升】1.(1)量程、零刻度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