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糖尿病PPT课件_第1页
认识糖尿病PPT课件_第2页
认识糖尿病PPT课件_第3页
认识糖尿病PPT课件_第4页
认识糖尿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糖尿病,.,2,内 容,糖尿病和胰岛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3,糖尿病的起源,AM Ahmed.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Saudi Med J. 2002 Apr;23(4):373-8.,.,4,糖尿病与胰岛素有不解之缘,HP Himsworth. Diabetes Mellitus. Lancet;1936,.,5,正常人胰岛素与血糖的关系,胰岛细胞的 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酸合成,血糖 升高,血糖 下降,胰岛素 分泌减少,始终保持血糖的动态平衡,胰岛素,血糖,促进肝和 肌糖原合成,促进葡萄糖 氧化和代谢,

2、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1062-5.,.,6,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餐时 胰岛素,葡萄糖,基础胰岛素,Duckworth WC. Endocrine Rev 1988;9:319-45.,.,7,基础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1062.,抑制肝糖的产生和释放入血,使人体在基础非进餐状态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8,餐时胰岛素的分泌呈双时相,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5.,第一时相: 快速分泌相 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

3、峰,持续5-10分钟后下降 第二时相: 延迟分泌相 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9,双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 晚相(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意义 持续高糖负荷下出现的第2个分泌高峰 晚相分泌依赖于血糖水平升降,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114-48.,.,10,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96; 334: 777-83.,.,11,什么是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的糖

4、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IDF Diabetes Altas,4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9,.,12,糖尿病的自然病程,Stolar MW.et al. J Manag Care Pharm. 2008;14(5)(suppl S-b):S2-S19.,.,13,内 容,糖尿病和胰岛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14,糖尿病常用检测指标,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44-55.,.,15,自我血糖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中国

5、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1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两点法 空腹810小时于晨79点间口服溶于300ml的75克无水葡萄糖粉,5分钟内饮完,在前臂的采血时间如下: 意义 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注意事项 血标本尽早送检 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 试验中不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剧烈运动,.,17,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 的评估指标 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的重要依据之一,反映近23月机体内的平

6、均血糖水平,正常值46%,达标值7%,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 治疗达标后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多数通过静脉血糖测得,检测时间无限定,.,18,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无法测血糖时可采用进行自我监测,对发现低血糖 没有帮助,控制目标: 阴性,肾糖阈增高(如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没有意义,尿糖,作为血糖监测 的补充,.,19,尿酮体,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20,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和结果意义 临床意义 有助于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评价DN干预治疗的效果,也可作为流行病学的评价指标,*检查期间需避免剧烈运

7、动、泌尿系感染、急性血压升高、短期高血糖等影响因素,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21,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廖二元等主编.内分泌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月.,.,22,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测定,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2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应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紊乱,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定期复查便于及时监测并发症的出现: 尿常规、微量白蛋白 检查视力及眼底 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 血脂、肝肾功能 测量血压、体重 心电图,

8、其他检测项目及意义,.,24,内 容,糖尿病和胰岛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25,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常无临床自觉症状 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 不典型表现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年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6,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 1999),*糖负荷是指OGTT试验即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中国2型糖

9、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8,糖尿病分型(WHO 199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药物或化学品所致 感染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其他糖尿病相关遗传综合征,.,29,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254.,.,30,LADA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2月第2版;116-7.,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比2型快,但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ICA、GAD抗体阳性 治疗:如起病时代谢状态良好,可考虑使用除磺脲类外的 其他降糖药,否则需尽早使用胰岛素,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缓慢,

10、常5-10年 ICA、GAD抗体阴性 治疗: 饮食+运动+OAD, 也需胰岛素,发病年龄相似,多45岁左右 可伴肥胖 起病缓慢,早期通常多无 自觉症状 均存在胰岛素抵抗 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 发生率早期都很低 慢性并发症如眼、肾及大血 管并发症亦无明显差异,2型,LADA,相同点,.,31,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尿病合并妊娠: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 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行OGTT试验,满足以下2个时点即可诊断: 空腹血糖5.3 mmol/L 1 h血糖 10 mmol/L 2 h血糖 8.6 mmo

11、l/L 3 h血糖 7.8 mmol/L,.,3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33,内 容,糖尿病和胰岛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34,糖尿病昏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征求意见稿),立即、快速 测定血糖,.,3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36,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37,低血糖,分类: 无症状性低血糖 症状性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需旁人帮助,常伴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 中枢神经症状:神

12、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夜间低血糖常难发现 诱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酒精摄入,尤其空腹饮酒;运动量增加等 危害: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达标障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38,低血糖的诊治流程,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低血糖已纠正: 了解发生低血糖原因,调整用药;伴意识障碍者可放松短期内血糖控制目标 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患者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有条件者可动态血糖监测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急救卡; 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培训,低血糖未纠正: 静脉注射5%或者10%葡萄糖,或加用糖皮

13、质激素 注意长效磺胺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血糖仍3.9mol/L,再给予15g葡萄糖口服,血糖仍3.0mol/L,继续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意识清楚者,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或胰高糖素0.5 1mg,肌注,口服1520g糖类食品 (葡萄糖为佳),意识障碍者,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明确诊断; 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血糖在3.9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39,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微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 心脑血管病 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40,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4,中风 心血管死亡和中风增加24倍2,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第一位原因5,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每10人中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3,1.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 2.Kannel WB,et al.Am Heart J.1990;120. 3.Gray RP 26(Su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