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_第1页
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_第2页
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_第3页
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_第4页
教师如何接纳学生的情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如接纳学生的情绪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教师如接纳学生的情绪。在学校教育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并非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个别老师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教育不当而挫伤某个孩子的积极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面,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对老师的态度问题,也可导致对老师的抵触。孩子们以学生身份与老师接触,常常错误地认为老师就是下达命令和管制他们的人。没有认识到老师不仅是管理者,也是爱护和关心他们的良师益友,认识不到老师教育他们的根本目的。在校园生活中,老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重错误,常常会提出厉的批评以帮助教育学生。但孩子们大多喜欢听表扬,对于老师的批

2、评甚至明知是正确的批评也不接受,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者逃避责任,就会故意坚持错误。他们心里不承认存在错误,因此对老师的批评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对人生的意义有自己的判断,吃饱穿暖有学上不是幸福的全部,保持快乐、远离烦恼才是生命的主旋律。如果我们忽略他们的心情感,他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孤独和绝望,甚至会走向极端。于是,这一代的孩子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尊重感和温暖感,总是用叛逆的面目和行为作出反应。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怎样做呢?我们可以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期望,认真思索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接受和赞扬他们,支持他们,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压抑和

3、绝望,简单来说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多变的。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孩子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好;当孩子的情绪被接受时,他们会很容易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假如他们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认可的,作为我们老师应该以孩子的心理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讲述,说出他们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绪,而不是随意批评和忠告,即使你想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接纳他们的情绪,说出你的感受。例如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有权利愤怒,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但是你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 当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赞同他的情绪,而只是希望你能关注到、意识到、觉察到对的情绪,从而使自

4、己有一个更宽的视角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主观、偏见的产生。也就是即使你认为孩子的情绪不对劲儿,你也要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他的不良情绪,或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可以分几步来接纳孩子的情绪: 首先要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就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绪; 要想理解孩子的情绪,就要体会孩子的情绪; 要想体会孩子的情绪,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人越能够站在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越能够理解别人; 一个人越能够理解别人,就越能够尊重和接纳别人。简单来说:就是理解体会尊重接纳。例子1:一个孩子刚被选进学校足球队,却又被告知除名了。这时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可以怎样来帮助这个孩子呢?我们看以下几种法,1、否

5、定的情绪:“你没有必要生这么大的气。这世界不会因为你没有参加校足球队就末日来临了,忘了这事吧。”2、哲学式的反应:“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你得学会迎接各种挑战。”3、建议:“你不能被这种事打倒,试试别的球队。”4、疑问:“想想你为什么被开除?是不是其他的球员比你出色?现在你打算怎么办?”5、为他人辩护:“试着从教练的角度想想,他要训练一支能获胜的球队。”6、同情:“噢,可怜的孩子,我真为你难过。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进入足球队,可你踢得还是不够好。现在其他孩子都知道了,你一定感到很没面子。”7、心理分析:“难道你没有想过你被球队除名的真正原因是你心里并不想踢球吗?我想潜意识里,你不想留在这支球队,所

6、以你故意把一切弄糟。”对于以上的几种说法,孩子能接受吗?,我们看孩子的几种不同回答:1、“别告诉我应该怎么想。”2、“别告诉我应该怎么做。”3、“你永远都不会理解我的想法。”4、“面对这个问题,你能做什么?”5、“我被大家抛弃了。”6、“我是个失败者。”7、“这是最后一次,我再也不跟你说任事了。”到了这个时候,孩子产生了“再也不跟你说任事了”的想法,我们还能怎样跟孩子进行交流呢?那我们可以怎么办?接纳孩子的情绪:8、接纳:“当你确信你已入选校足球队,却又被刷了下来时,你一定非常的震惊和失望!”这时候的孩子他会这样回答你:“的确。很吃惊,也很失望。老实说,最终有人能明白这个简单的事实,我感到很宽

7、慰。”显然,如果我们要适应这种新的对待学生们的反应式,就需要更多的训练。下面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些例子。例子2一个孩子弄丢了家里的钥匙,老师做出的两种处理法,看哪个容易让人接受。“我丢了家里的钥匙。”“又丢了,原来在哪里?”“就在口袋里!”“难怪。上次我告诉过你口袋不够深。我警告过你,叫你课间别乱跑,可你不听。钥匙弄丢了吧!”“妈妈会气疯的。”“能怨她吗?现在她得放心工作,赶回来给你开门。好了,还没到世界末日。去失物招领处 ,或它会在那儿。以后要多加小心。”“我真笨。”刚才老师用的是随意批评和忠告的法。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很难去考虑自己的问题并承担责任。“我丢了家里的钥匙

8、。”“哦?”“我就放在口袋里,肯定是跟贺小强摔跤时掉出来了。”“嗯”“这个星期已经是第二次了,妈妈会气疯的。”“”“我去问问贺小强,看看是不是可以在他家呆一会儿,等我妈妈回来。从现在开始,要尽量把钥匙挂在脖子上。”“我明白。”这是用一个词或一种声音(“哦”、“嗯”、“啊”或“我明白”)表示认同。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学生的沮丧,偶尔点点头或理解地“嗯”一声,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他有可能自己解决。例子3:我们在座的不仅是老师也是一位父亲,或者一位母亲,如果您的孩子回家跟您说他讨厌某位老师,说那位老师是大笨蛋。出于对老师的维护,您也会按照下面的法来处理这件事,请看这组对话。“我讨厌某某老师

9、!他是个大笨蛋。”“这样说你的老师,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是他不尊重我,他无缘无故冲我大喊大叫!”“一定是你做错了事,否则他不会冲你大喊大叫。”“我只不过借了一纸而已。”“你一纸都没有吗?”“你自己不做好准备,还指望老师能怎么样?我提醒过你多次了,上学前一定要把需要的东西都带齐。”“如果你提前想到这些事,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别再烦我了。”“不这么无礼。”我们在这里采用的是“批评、询问、建议”的法。学生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同样很难去考虑他的问题并承担责任。如果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愿望并作出反应,那结果就不一样了。“我讨厌某某老师!他是个大笨蛋。”“你好像很生气!”“他无缘无故冲我大喊大叫

10、!”“那你一定很伤心。“他大发脾气只是因为我没带纸。”“哦。”“我有时会忘事儿。”“嗯你希望你没忘。”“是也我该在书包里多放些纸,这样即使忘了带笔记本,也不用担心。”“好像你想出了新办法。”“是的。”例子4我们再看一位老师如通过接纳学生彼此间的愤恨情绪来阻止了一场打架。老师:“天呐!你们疯了吗?”生甲:“他踢我肚子!”老师:“一定疼疯了,难怪你这么生气。“生乙:“他打我胸口。”老师:“所以你就踢他。”生甲:“他拿我薯片。”老师:“噢,所以你就生气了。好了,我敢肯定,如果乙知道你不希望任人拿走你的薯片,他就不会再这么做了。”生甲:“最好别这样。”(他们俩站在那儿,怒目而视。)老师:“在你们和好前

11、,大概你俩需要分开一会儿。”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后来老师再看到这两个男孩时,他俩有说有笑地一起走着。其实,当孩子出现负面感受时,威胁和命令只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抵触,有效的法却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可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的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也就比较容易接受现实了。这时再给他一个台阶他就很自然下去了,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作为老师,我们离不开鼓励学生。那么怎样鼓励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怎样鼓励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育专家、全国特级教师金战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鼓励要抓准时机,在孩子做对事情、做好事情的一刹那,及时送到位。错过了这个兴奋点,就无效了。金战

12、刚到二中的时候,接了一个班的数学课。这个班里有个男生,长得人见人爱,就是成绩不那么可爱。没想到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一激动,在他的试卷上写下着这样一句评语:“我在的第一个春节,因为你这次考试的成功而快乐!”(这样做的结果也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自己的做法能带给别人怎样的感受)学生看到这句话,欣喜若狂,跟他父母说:“你们看,我多重要!我们这个老师第一次到,就因为我考试考得好,过年都过得更快乐!老师太好了,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整个寒假,学生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斗志,把家长都感动了。一开学,夫妇俩就特意到学校找到老师,说:“老师,真是难以想象,您就写了这么一句话,竟

13、然对孩子产生那么大的心理冲击。这孩子现在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就像变了一个人,再也看不见他懒散了。”后来,这个学生学习更加刻苦,成绩大幅提高,高考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其次,鼓励得恰如其分,不能滥夸。不是孩子的优点、进步,你冲到前面去表扬,人家反而觉得挺虚假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绝对不是泛泛而谈。现在的孩子思想、行为很有自己的一套,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对老师言听计从。如果我们能够注意观察,在别人没有看到的地发现孩子的优点,说得具体,说得真切,他就会产生一种知己的感觉。特别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似乎不太喜欢那些比较浅显的、频繁的表扬:“不错!”“真棒!”他们更多地需要一种激励,一种提示,

14、从而保持清醒。比如:“孩子,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善解人意了。”“你最近爱帮助人了,同学们都喜欢你,愿意跟你玩儿了。”“这道题,你理解得真快。”“今天你发言真积极,让老师很高兴。”“昨天你做对了2道题,今天做对了3道,这说明你越来越细心了!”“这么多的生字都被你记住了,这说明你越来越用心了!”下面,我想起培训时老师讲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有位老师上课时发现一个孩子不集中精力听讲,但他平时不是这样的。老师并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直接要求他认真听讲。一直等到下课,老师走下讲台,来到孩子身边俯下身子跟孩子说:老师发现你上课有些不集中精力,有什么问题吗?孩子说:没什么。老师说:可能老师对你了解

15、不够,你的想法不愿跟老师说,没关系,等你想好了,再告诉老师。孩子赶紧说:我今天过生日,我在想妈妈会给我买什么蛋糕。老师听到这里,马上说:祝你生日快乐,老师要送给你一个礼物。拉着孩子来到黑板跟前,画了一个漂亮的蛋糕,写上孩子名字。这时其他同学看到了,不约而同地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孩子很激动。老师没有再说什么,拉着孩子的手,把孩子送回到座位上。孩子这时却说:我下节课一定好好听讲。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随时提醒自己:孩子们的感情需要被接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就因为粗心,我只得了70分。大人:别担心,下次你会做好的。这种法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情绪,代替这种忽视孩子感情的式,你可以这样做:1、认同孩子的感受。“听起来你很失望。因为粗心而丢分,是让人生气。”2、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噢”、“嗯”、“啊”或者“我明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