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_第1页
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_第2页
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_第3页
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_第4页
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改革措施中,不是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C组建陪审法庭 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得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3、梭伦改革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享受相应的权利,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满足了所有雅典男性公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促进了

2、雅典奴隶制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A. B. C. D. 4、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 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 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 A B C D 5、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上述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连坐法统治人民 B.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 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7、商鞅变法和北

3、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8、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 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9、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

4、进程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10、(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11、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1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

5、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15

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6、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 17、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 B. C. D.18、韦骧

7、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19、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型题目。其中不正确的是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B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C孝文帝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基础D王安石变法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0、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A

8、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的数量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1.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

9、,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

10、革的认识。(10分) 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材料三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

11、体制。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8分)(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改革史14专题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CBBD 610:BBDBA 1115:DCDCD 1620:CDADD 二、非选择题:21(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6分) 不同:材料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4分)(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4分)。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6分)。22题答案: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国(4分)措施:颁布“解负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