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2,电流影响金属凝固组织的研究现状,连续电流的作用,脉冲电流的作用,连续电流作用机制分析,电流影响液态金属凝固组织的理论分析,脉冲电流作用机制分析,总结,.,3,控制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以细化其凝固组织的方法,化学细化法:如孕育处理,即在金属熔体内添加少量其他物质以促进形核和抑制生长,物理细化法:如电磁搅拌、机械振动等,外加物理场法:如施加超声场、电场、磁场等。,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20世纪80年代,Misra K在多元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直流电,试验后发现凝固组织得到了改善。 20世纪90年代初,Nakada M 首次使用脉冲电

2、流处理Sn Pb二元合金的凝固过程,结果发现凝固组织多为细小球状的等轴晶。,.,4,电流凝固,电流凝固技术是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或在金属凝固前给金属熔体施加选定的电流, 如直流电流、交流电流或脉冲电流等, 从而改变金属凝固组织和性能。该技术具有无污染、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受到了材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并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5,电流处理前后对比,电脉冲处理前后铸铁三角试样断口,.,6,金属熔体的两种通电方式,电极插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金属熔体的两端进行通电处 理;二是在熔体一端将两个电极平行插入熔体中。两种通电形式在匹配的参数内都能显著细化凝固组织。但从工业安

3、装应用方面讲,平行电极比上下电极方便,且平行电极的细化效果好于上下电极,所以多采用平行电极,金属熔体的两种通电方式,.,7,在液态熔体中施加电场能够引起熔体中不同性质的 的离子产生运动,从而导致熔体成分的变化。通过电场对液态金属影响的研究建立了电迁移理论,在浓度梯度、焦耳热和洛伦兹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电迁移对溶质分配系数 k0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导致: 提高局部细化效果 成分的聚集导致凝固温度发生变化 减小成分过冷倾向,1 电流影响金属凝固组织的研究现状,1.1 连续电流的作用,.,8,印度学者Misra研究了3040mAcm-2直流电流对 过共晶PbSb15Sn7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凝固

4、组织不仅得到了细化,而且变得更均匀。 Flemings发明了制备非晶组织的凝固控制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对开始凝固的金属进行高电压大电流的放电操作,使所得的凝固组织明显细化,晶粒形状为表面光滑的球形或准球形。同时研究发现开始放电时间对晶粒细化效果影响很大,开始放电时间越晚,晶粒细化效果越差。,国内外学者做过的一些相关的研究,.,9,初生相的形貌特征与电流开始作用时间的关系,.,10,顾根大对电流作用下金属定向凝固行为进行了系 统的研究,通过对AlCu4.5,SnBi5和Al-Si合金的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界面成分分配系数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小,凝固组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

5、Ahmed等人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发现电流密度为50400 mAcm-2时,超耐热合金的组织发生如下变化: 得到细化 相的形貌发生改变 偏析和气孔率得到抑制,.,11,Nakada等首先研究了大密度脉冲电流对过共晶Sn90Pb10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所用电容器电压为3Kv,脉冲间隔为20s,熔体凝固时开始放电,最后凝固组织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并且发现等轴晶的数量随电容器的充电电压升高而增多。 李建明等通过对近共晶Sn60Pb40合金凝固过程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了电脉冲在凝固过程中具有细化凝固组织的作用。,1.2 脉冲电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过的一些相关的研究,.,12,Barnak等人主要研究了

6、脉冲电流密度对共晶Pb-Sn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所采用的脉冲电流密度为1501500Acm-2,脉冲有效放电时间为60s,在整个凝固过程中施加电脉冲,得到以下结果: 过冷度T增加 共晶团尺寸显著减小。共晶层片间距没有显著变化, 而且,电脉冲对初生富Pb枝晶的形貌、尺寸没有明显作用,不同脉冲电流密度处理对Sn-Pb合金过冷度T的影响,不同电流密度对Sn-Pb合金共晶团尺寸的影响,.,13,唐勇等研究了电脉冲对高熔点金属-钢铁凝固组织 的影响作用,研究者认为电脉冲的主要作用是减小柱状晶的尺寸和改善珠光体的形貌,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有关珠光体形貌的改善, 因为通常钢中的珠光体是由固-固相变而形成的,

7、这表明电脉冲不仅对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的相转变有作用, 而且对凝固以后固态金属的相转变也有着一定的作用。,.,14,2 电流影响液态金属凝固组织的理论分析,2.1 连续电流作用机制分析,电迁移效应,即液态金属中的各种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的现象。由于各种金属离子所带电量的不同,从而在定向迁移过程中的运动速度也不同,由此引起液态金属的流动速度为: 式中: ;j为电流密度; 为液态金属的密度;g为重 力加速度; 为粘度系数;为热膨胀系数; 为传热系数;R为熔体半径; 为溶质分配系数。 液态金属的流动最终导致凝固过程中溶质分配系数k 的变化,k的变化将对凝固组织产生很大影响,树枝晶转变为等轴

8、晶组织, 枝晶形貌也由树枝状转变为圆形或近圆形。,.,15,焦耳热效应,电流通过金属熔体时,将产生焦耳热效应,从而将导致熔体温度的变化,T为 式中: 为材料的电阻率, 为熔体的密度,c 为比热容,t 为通电时间。对于凝固体系来说,焦耳热相当于内热源,它将使凝固系统的整体冷速降低,过冷度减小。对于固液共存的凝固状态而言,由于液体金属的电阻率比同材质的固体金属高数倍, 所以固相将是电流优先选择的通道, 因而固相内产生的热效应将大于相邻的液相。因此完全有可能导致固相的重熔,降低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促进熔体的同时凝固、均匀长大,从而最终的结晶组织比较细小均匀。,.,16,Peltier 效应,电导率不

9、同的两种材料接触时,接触面上会有接触电位差,进而产生了附加的热量, 这一效应被称为Peltier效应,相应的这一热量称为Peltier 热,用QP 表示,其大小与通过界面的电流密度j 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 为Peltier 系数,如下式。 在凝固过程中, 由于固液两相的电导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电流作用下,固液界面会产生Peltier 效应。由此产生的Peltier 热将导致固液界面上的凸出部分熔化,从而使界面趋于光滑圆整,因此可以理解电流 作用将促进球形或准球形晶粒的形成,抑制树枝晶生长的试验事实。,.,17,由于凝固系统中处于熔点附近的原子实质上处于 一种近程有序状态,当电流作用凝固体系

10、时,这些近程有序团的结构、尺寸和数量都会随着所加电场的强度、方向而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起伏效应,它包括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和温度起伏,而根据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可知,凝固体系中的结构起伏、能量和温度起伏都有助于晶体的生长,使凝固方式趋向于匀质形核和同时凝固,同时也细化了晶粒。,起伏效应,.,18,2.2 脉冲电流的作用机制,磁致收缩效应,当导体中有变化的电流通过时,由于电磁感应原理,将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导电流体会出现向其中心轴收缩的现象,即磁致收缩效应。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熔体所受到的磁压力为: 式中: 流过熔体的总电流;R为导电熔体的半径; 为真空磁导率:r为熔体内

11、任意一点到轴线的距离。在磁压力的作用下, 熔体反复被压缩(不断地前进和后退)。熔体的这种运动, 可使熔体迅速失去过热,从而增加过冷度 将对原子的扩散产生影响; 抑制晶核长大,碎断树枝晶。,.,19,脉冲电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突变性,作用时间 非常短,大概为数十s 到数百s 。当高充电电压产生 的高密度脉冲电流瞬间通过导电熔体时,将引起大量电子的快速定向漂移,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作用。可以想象,当冲击波足够大时,就完全有可能摧毁凝固过程中已经开始长大的树枝晶,产生很多形核质心,从而达到细化凝固组织的目的,但目前关于脉冲电流冲击波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冲击波作用,.,20, 电流对金属的凝固过程可以产生明显的良性作用,细化晶粒、改善凝固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凝固前的金属熔体中存在很多类固相原子团簇,而这些原子团簇将最终影响到凝固组织的优劣,如何对这种预结晶金属熔体中的原子团簇进行有效的处理是目前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作为一种新工艺,电流特别是脉冲电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