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探究与拓展题[最新].ppt_第1页
初三化学探究与拓展题[最新].ppt_第2页
初三化学探究与拓展题[最新].ppt_第3页
初三化学探究与拓展题[最新].ppt_第4页
初三化学探究与拓展题[最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看见妈妈正在做饭,这时油锅着火了,妈妈赶紧盖上锅盖,火就灭了。小明很好奇,想知道材料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所以,他回到学校,问化学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和小明做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一:用坩埚钳夹住石头和一张纸在火上烧,只有纸烧着了;实验二:同时取两小块同等质量的白磷,放在下图所示的铜片上。一段时间后,只有装置A的白磷燃烧;第二课政治,三年级,实验三:将燃烧的小木条分别插入装有上述气体的集气瓶中,瓶C为空气,瓶D为缺氧空气。发现小木条插入丁瓶后立即熄灭,插入丙瓶一段时间后熄灭;实验4:将空气中点燃的小木条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燃烧更剧烈。请回答以下问题:(

2、3)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1)请帮助小明分析材料燃烧的情况。(2)从实验4中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总结灭火原理(至少两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的灭火场景,想想这些灭火方法使用的原则。(4)在农村地区,有时堆积的秸秆会自燃,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或接触的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阻断可燃材料的供应;或者隔离氧气;或将环境温度降低至燃点以下。油盘着火时灭火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灭火。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灭火,并利用水蒸气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环境温度来隔绝空气的原理。原因是堆积的秸秆内部空气循环不好,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导致内部温度上升,达到(或超过)可燃材料的燃点,造成自燃。不要把吸管叠得太紧,经常转动吸管,把它们放在阴凉的地方。第二课政治,三年级,题目2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下图是测

4、量空气中氧含量的实验装置。试着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燃烧的勺子里会含有过量的红磷?(2)除了氧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外,本实验还可以推断氮(填入“易”和“难”)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填入“活性”和“否”)在本实验中碳和硫能代替红磷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过量红磷的目的是完全消耗氧气。这既困难又不活跃。虽然碳和硫的燃烧消耗氧气,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气体。瓶内气压变化小,水面不会上升,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5.在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中,一个学生做了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学生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所

5、示的气体容器分成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用橡胶塞和导管将足够的红磷注入燃烧勺,将止水夹夹在导管上,点燃酒精灯上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胶塞。反应完全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以下问题:(6)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1)红磷需要(3)燃烧后,集气罐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从这个实验可以推断,氮的物理性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液面约为刻度的1/5;如图4所示,两个罐子A和B分别装满空气,燃烧的勺子分别装满红磷和木炭。回答以下问题:

6、(1)用止水钳夹住橡胶管,分别点燃红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待罐冷却后打开止水钳。观察到的现象是:A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b _ _ _ _ _ _ _ _ _ _。(2)第一瓶产生的现象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_ _ _ _ _ _ _ _ _。(3)如果图片中的烧杯中有足够的水,并且瓶子A的现象不明显, 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不能完

7、全反应; 在冷却到室温之前打开夹子,以减少进入瓶子的水量;止水夹右端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子并占据一定的体积。如下图所示,两个等体积的气瓶中充满空气,燃烧的勺子中分别充满过量的红磷和硫磺。当红磷和硫磺完全燃烧后,它们被冷却到室温,弹簧夹被打开。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A瓶和B瓶都有水流,红磷和硫磺分别燃烧后,A瓶气体压力下降,但B瓶气体压力变化不大。由于两个瓶甲和瓶乙相连,瓶甲中的气体将流向瓶甲补充部分气体,最终使瓶甲和瓶乙的压力等于

8、或低于外部大气压力。9.第三年第二节政治课,拓展4:把两个相同的集气瓶放在天平的左右板上,调整(1)打开弹簧夹时可观察到的现象(A)。水进B。水进B。A和B两瓶。A和B两瓶都不进水。(2)此时的平衡(A)。它偏向左边(B)。它偏向右边(C)。它处于平衡状态(D)。它是不确定的。10.第三年的第二堂政治课。(3)如果它被除去,当白磷和木炭完全燃烧时,它们被冷却到室温。这时,天平(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c)处于平衡状态。d)不确定。11,第二课政治,三年级,下面两个习语与我们的化学知识有关。请选择一个并简要描述化学原理。100%冶炼成钢(在空气中反复锤打红色生铁并将其转化成钢。b)锅底(水壶

9、: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工资:指木柴。你选择的成语是。化学原理:12,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答:反复锤打烧红的生铁时,生铁中的碳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降低了碳含量,使之变成钢。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在三年级的第二节政治课中,有三种解决方案:盐酸、氢化钙和碳酸钠。请选择两种溶液并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定。要求:在选择试剂时,相似物质只能用于一次鉴别;每个识别都是一步完成的;如果生成微溶物质,它们将不会通过沉淀进行处理。请回答:(1)您认为识别方法最多的两种解决方案是_ _ _ _ _ _ _ _ _;(2)为了识别上述两种解决方案, 您选择的试剂是_ _ _ _ _ _ _

10、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4、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15、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3)用上述任一试剂填写鉴定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在试管a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向试管b中加入约2ml乙腈(pH7)溶液,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在试管c中加入约2mL的甲醛溶液,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通过以上实验的

11、探索,回答以下问题(以下“现象”指无色酚酞是否变红):1 .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2.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解释钠离子。3.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三年级政治第二课17岁下图显示了一位同学为探索铁、铜和银的活动顺序而做的一组实验。(1)在上述实验中,产生了气泡(填写装置的序列号)。(2)在中国古代,“湿法炼铜”使用的是c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通过上述实验,无法证明铁、铜和银的金属活性顺序。请增加一个实验来帮助这个学生达到实验目的。三年级第二节政治课,小王、小李和陈骁三个学生去游泳池游泳。小王对池子里的“蓝水”产生了好奇,这激发了三个人探索池子里溶解了什么物质的欲望。他们在一瓶“蓝水”中放入一个洗好的可乐瓶,并根据现有的经验,他们共同讨论、设计、划分并合作进行了以下实验:蓝色沉淀、铜、硫酸钡、硫酸铜、19、三年级政治第二课,为了彻底去除溶液中的杂质,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去除少量的粗盐,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1)过量添加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