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冀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 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 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时期出现牛耕,到 时牛耕进一步推广。2、 时期, 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筑都

2、江堰,是闻名世界的 工程,都江堰消除了 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 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思考:“动脑筋”一(第37页)、二(第39页)和“活动与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课本有关铁农具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

3、为什么是牛耕? 第二子目:著名的都江堰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3、畅谈:李冰和都江堰 第三子目:商鞅变法1、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 ,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2、 分组讨论,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君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3、 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

4、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 A.夏朝 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3、都江堰属于 (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5、体现了 ( )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8、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1.战国时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规模较大的冶铁场,工匠多达数百处。 山海经你能说出,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吗?2.阅读材料: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