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智能PPT课件_第1页
商务智能PPT课件_第2页
商务智能PPT课件_第3页
商务智能PPT课件_第4页
商务智能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联网智能家居发展分析,制作人:吕晓斌 学号:20121001339 班级:086122,1,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和信息家电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这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便捷、高效、安全的生活环境。物联网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家居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智能家居系统的提出和实现不仅会带来普通居民用户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变革,而且将波及工业控制等许多与Internet相关的嵌入式应用领域。,2,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物联网就是将

2、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物联网环境下人们能够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意网络、在任意时间都可以获得一定质量的服务。它使得不仅个人电脑,而且其它小巧的智能设备也可以连接到网络中,从而方便人们即时地获得信息并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家居环境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典型场景,在此环境下实现物联网技术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因此研究与实现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具有重要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意义以及相关产业带动作用。,3,一.物联网智能家居概述,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很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开始实现;

3、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全防范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又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至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被称为Smart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4,智能家居在WiKi百科中定义如下: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进入21世纪后,智能家居的发展更是多样化,技术实现方式也更加丰富。总体而言,智能家居发展大致经历了4代。第一代主要是基于同轴线、两芯线进行家庭组网,实现灯光、

4、窗帘控制和少量安防等功能。第二代主要基于RS-485线、部分基于IP技术进行组网,实现可视对讲、安防等功能。第三代实现了家庭智能控制的集中化,控制主机产生,业务包括安防、控制、计量等业务。第四代基于全IP技术,末端设备基于zigbee等技术,智能家居业务提供采用“云”技术,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定制化、个性化。目前智能家居大多属于第三代产品,而美国已经对第四代智能家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已有相应产品。,5,近年来,物联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最重大的科技创新。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

5、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的发展也为智能家居引入了新的概念及发展空间,智能家居可以被看作是物联网的一种重要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表现为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同居住环境中的各种物品松耦合或紧耦合)将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监控、管理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家居智能化。其包括: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终端(家居传感器终端、控制器)、家庭网络、外联网络、信息中心等。,6,二.物联网智能家居现状,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家居在美国建成以来,欧美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智能

6、家居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的广泛应用,为世界范围内智能家居产业标准制定和业务模型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微软提出“维纳斯计划”之后,相关行业都在积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仍处于初级启动阶段。 美国智能家居以数字家庭和数字技术改造为契机,偏重于豪华感,追求舒适和享受,但其能源消耗很大,不符合现阶段世界范围内低碳、环保和开源节流的理念。日本的智能家居是开发、设计、施工规模化与集团化,以人为本,注重功能,兼顾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住宅技术现代化。德国的智能家居追求专项功能的开发,注重基本的

7、功能性。韩国政府对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采取多项政策扶持,规定在汉城等大城市的新建小区必须具有智能家居系统,目前韩国全国80%以上的新建项目采用智能家居系统,产生了像三星、LG等知名的智能家居品牌。,7,2014年第一个月,谷歌以32亿元美金收购了生产智能恒温器和烟雾报警系统的Nest Labs,正式打响科技巨头进军家居业的“第一枪”,随后三星、微软、索尼、LG相继通过并购或者研发新品来抢占这一市场,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家居产品。今年6月初,苹果也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其智能家居管理应用平台Homekit,这也说明世界上的几大科技巨头正式开始争相布局智能家居。时势已然如此,科技领域的巨头们的强势加

8、入,让智能家居行业的估值进一步看涨,同时也会使传统家居业受到巨大冲击。 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在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阶段之后,建筑面积目前已达到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2010年中国的智能建筑将会达到9000幢。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数量,未来十年将达到上万个。中国智能家居产业中北京、上海、深圳发展相对超前:深圳的智能家居在布线方面做得比较好,前瞻性较强,考虑电源、空调、电话、电视、网络等方面较周全,预埋智能布线的观念比较超前;北京的智能家居在考虑功能和地方风格方面做得比较好;上海浦东新城区的城区规划和小区布置更符合上海这样一个商业化大都市的需求。青岛海尔和霍

9、尼韦尔的示范应用值得借鉴。青岛东城国际作为U-home智能家居示范项目,曾在2008年底让前1000户业主享受到了U-home智能系统带来的便利与舒适。,8,在14年11月19日下午的“互联网创造未来:共建在线地球村”分论坛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发表题为智能家居引领未来世界的演讲并指出,小米模式最重要的创新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第一家公司把硬件用接近成本价的方式销售,用这个来架构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小米3年前手机刚刚上市,短短的3年时间这个局面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通过智能终端架构一个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然后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务,这就是他们基本的模式。 小米现在整个平台已经拥有了7000万激活用户

10、,一年后会超过2亿的用户量,全球市场刚开始展开,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开拓了6个市场,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印尼这六个市场,最近在印度是我们主攻的市场,我相信,用这样的模式经过510年,小米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9,10,智能家居是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家庭网络是在家庭范围内(可扩展至邻居、小区)将PC、家电、安全系统、照明系统和广域网相连接的一种新技术。网络家电是将普通家用电器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设计改进的新型家电产品。网络家电是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带有PC主要功能的家电产品7。物联网智能家居现在

11、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智能家居受产品生产厂家的限制,在短时间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协议,所以一般都是一个厂家单独做系统研发的。智能家居产品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还需要时间加之协议不统一,随之带来的就是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国内从事智能家居行业的生产厂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独立从事智能家居系统的生产企业,有家电行业兼做智能家居系统,有安防企业兼做智能家居系统的,还有运营商也参与到智能家居行业的,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生产出的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信任;再者智能家居行业的售后服务水平较低,智能家居系统相对比较复杂,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出问题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时候如果售后服

12、务不能到位的话则会严重影响客户对智能家居产品的满意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所以目前在中国只有少部分用于试点研究安装,真正用于生活的还不多见。,11,三.智能家居应用及问题分析,当物联网这个概念引入到智能家居中时,它们之间的碰撞如此剧烈。智能家居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控制家庭里面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照明设备等。它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控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家庭安防中心:家庭安防设备,如摄像头、红外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等,一旦接入物联网,主人就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了解家里的安全动态。也可以把设备托管给小区物业或专门机构,负责看管。 (2)家庭

13、医疗中心:家庭若有老人和小孩,可在合适位置安放摄像头,了解他们的状况。家用医疗器械,如血压计等连接物联网,与社区医院联网,便可方便医生实时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出治疗。 (3)家庭数据中心:家庭里的大量数据资料,如电影、音乐、游戏等,可以通过物联网,海量存储到网络数据服务器上,方便随时查看。 (4)家庭娱乐中心:常用的家庭信息,如天气预报、咨询信息等可以通过连接入网的家庭终端设备及时了解到。 (5)家庭商务中心:商务中心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如缴费、支付、购物的任务,让主人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各种琐碎的日常生活。此外还有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沟通中心、社区业务中心等。,12,物联网智能家居给我们编制了

14、一张如此美丽的蓝图,但是现实的发展却没有想象这般的美好,还有很多现实的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1)传感终端设备技术需突破。传统的物联网接入技术,如RFID、二维码、传感器技术等需要进一步成熟。从技术稳定性、价格性价比、产品实用性等多方面考虑。此外传感网络与宽带、CDMA等移动网络的融合,也是急需技术研发的方面。 (2)物联网智能家居体系结构需建立。一个行业想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必须要建立统一的体系结构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各个生产厂家的产品相互兼容,也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短时间内还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还需时日加以等待。 (3)商业产业链需成熟。物联网智能家居现在处于起步阶段

15、,产品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还需要时间,随之带来的就是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在中国只有少部分用于试点研究安装,真正用于生活的还不多见。所以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成熟的商业产业链推动其发展,使其能够在市场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催化推动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可持续发展。,13,如何改进与拓展物联网可能存在问题?,14,(1)加强前瞻研究,做好物联网战略规划、产业政策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联网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等做出界定和规划,以及如何部署人财物等资源。我国发展物联网,总体战略就是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跟踪国际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物联网前沿技术的研究。

16、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重点谋划未来发展,着手制定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全面布局,区域之间物联 网发展要避免同质竞争,要形成错位、差异化和互补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和后续配套政策,对物联网产业给以政策扶持、指导和促进。建议国家成立一个跨部门物联网联合领导小组,规划指导、协调和处理各方面问题。,15,(2)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加强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创新。要加快研发、突破和掌握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网关、超高频RFID、终端设备和软件中间件等。在国家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重点支持物联网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系统集

17、成技术和标准规范等方面研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早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品。 (3)加快物联网国内、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组建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协调、整合国内相关标准组织力量,加快制定和健全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各类物联网技术标准,构建开放架构的物联网标准体系。促进与国际同行开放交流、合作互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提案工作,力争主导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升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总之,坚持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同步推进和兼顾的原则。,16,(4)开创物联网商业模式,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同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以应用技术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消除制约物

18、联网规模发展的瓶颈。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公众服务等领域形成物联网的规模性应用,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产业基地,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物流、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示范。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带动物联网产业链良性循环发展。深度开发传感网的信息资源,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政府为公共服务买单,启动一批典型应用工程,激发和引导物联网的应用需求,除了政府推动外,市场主体要开拓符合国情的物联网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物联网产业要良性发展,必须从政府牵引过渡到市场驱动。 (5)提升物联网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物联网网络和重要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重点领域和关键应用要安全可控,形成与物联网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物联网安全研究,探讨建立物联网安全应用示范。同时,加强保护个人隐私。,17,四.物联网智能家居发展前景,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不远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符合潮流。”虽然今天离盖茨所说的“不远未来”还有一段时间,但他说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改为“物联网智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