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 七上 第二单元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 七上 第二单元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 七上 第二单元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 七上 第二单元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 七上 第二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苏州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七上 第二单元)一、能力要求单元知 识 内 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商、西周的建立者青铜器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战国七雄及形势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二、要点概述。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社会的开始) a. 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b. 末代国王:暴君夏“桀”c. 禹传位启,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开创“家天下”时代,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商朝(殷朝、殷商)a. 商汤灭夏,建商(任用人才:伊尹 )。后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b.

2、 末代国王:暴君商“纣”- 炮烙之刑、酒池肉林、鹿台;3、西周:a.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讨灭商(牧野之战),建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称西周b.实行分封制: 周王通过分封建立诸侯国,以确立周王权威,巩固政权、扩大统治范围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对象:亲属与功臣。c.灭亡 -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时代 在中国指夏、商、周时期 )1、青铜器的制造:a. 简况:出现 - 原始社会末期; 兴盛 - 商、周时期b用途:主要是礼器(如“鼎”)、其次兵器、酒器(如“爵”)、乐器(如“编钟”)等c. 典型:商代 -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陶瓷业的发展(我国是世

3、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出现原始青瓷。3、农业与畜牧业:商周时期 - “五谷”、家禽家畜齐备,懂得选种、施肥与治理虫害,使用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国的纷争(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今河南洛阳),称东周,也称春秋战国时期。2、春秋争霸时期:a. 春秋“首霸”齐桓公:原因- 渔盐之利、任用人才:管仲、内外改革、“尊王攘夷”b. 晋楚争霸:晋文公的霸业 - 城濮大战(退避三舍); 楚庄王的霸业(一鸣惊人)c. 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人才:伍子胥、孙武;越王勾践的霸业 - 卧薪尝胆3、战国兼并时期:a. 开始的标志 -

4、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b. 诸侯兼并,有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c. 著名的战役:齐、魏 -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秦、赵 - 长平之战.大变革的时代1、农具变革:a. 铁器的出现和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b. 牛耕技术-春秋战国时期2、都江堰: a. 地点:秦国(在四川成都平原);b. 人物:李冰;c. 地位: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世界遗产。3、变法运动:A. 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与牛耕运用),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B. 最显著的代表 - 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的支持 )措施: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b.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特权;c.

5、建立县制结果:提高了秦国经济军事力量,是战国后期的最富强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C.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意义:通过变法,各国逐步确立起了封建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三、综合检测1.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C.公元前2020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3.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A.禅让制 B.世袭制

6、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6.“烽火戏诸侯”(见右图)说的是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诸侯是在履行哪项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7.据高淳县志记载:公元前541年,吴筑固城;前535年,楚克固城;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烧固城宫殿。这些史料反映了_的情况 ( )A.夏、商、西周的更替 B.春秋

7、争霸 C.战国兼并 D.百家争鸣8.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9.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纷纭,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挑起战争,下列哪一次战役不属于战国时期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10.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

8、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 )12.史记 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13.“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唐朝14.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 )A.奖励耕织

9、 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管仲相桓公”后提出了什么口号进一步提高了齐桓公的号召力?春秋时期齐桓公以后还出现哪些霸主?(任举二人)(2)材料二反映商鞅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支持商鞅变法的是哪个国君?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商鞅在土地制度上是怎样改革的?各国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16.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处指的是 ( )A燕国 B 齐国 C楚国 D 秦国 17.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秦国的崛起18.根据所学在下面地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