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材料成型课件--金属塑性成形技术_第1页
哈工程材料成型课件--金属塑性成形技术_第2页
哈工程材料成型课件--金属塑性成形技术_第3页
哈工程材料成型课件--金属塑性成形技术_第4页
哈工程材料成型课件--金属塑性成形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6 特种塑性成形方法,2.7 锻造工艺设计,2.9 锻件及冲压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2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基础,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2.4 体积塑性成形方法,2.5 板料塑性成形方法,2.8 冲压工艺设计,为何采用塑性成形技术,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金属经过塑性成形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铸造组织经过热塑性变形后由于金属的变形和再结晶,会使原来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粒变为晶粒较细、大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使钢锭内原有的偏析、缩松、气孔、夹渣等压实和焊合,其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和力学性能。因此铸件的力学

2、性能低于同材质的锻件的力学性能。 塑性成形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使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利用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获得所需产品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由于这种外力多数情况下是以压力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也称为压力加工。,金属塑性成形的概念,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适用的材料,各种钢材和大多数非铁金属及其合金都具有一定的塑性,都可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压力加工。铸铁是脆性材料,不能进行压力加工。,世界上最大的钛合金锻件中机身隔框,锻造铝合金轮毂,世界最大船用曲轴 打造中国芯,突破技术垄断,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2

3、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金属塑性成形的特点,金属塑性成形是保持金属整体性的前提下,依靠塑性变形发生物质转移来实现工件形状和尺寸变化的,不会产生切屑,因而材料的利用率高得多。 塑性成形过程中,除尺寸和形状发生改变外,金属的组织、性能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尤其对于铸造坯,经过塑性加工将使其结构致密、粗晶破碎细化和均匀化,从而使性能提高。此外,塑性流动所产生的流线也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塑性成形过程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因而劳动生产率高。 塑性成形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高。很多精密的塑性加工方法,可以不经过切削加工直接生产出零件,实现无屑加工,大量节省材料。 设备较庞大,能耗

4、较高。,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中国古代锻造分为冷锻和热锻两种。 冷锻工艺 齐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000多年)冷锻工艺已应用于制造工具。1978年以前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铜器如刀、凿、锥和一些饰物均经过冷锻,锤击痕迹非常明显。在秦魏家出土的青铜锥也是经过冷锻的。1953年和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殷代(公元前14前11世纪)冷锤打的金箔碎片厚仅0.01毫米, 厚度差不超过0.001毫米。,我国塑性加工的历史,青铜锥,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热锻工艺 商代中期(公元前14世纪)用陨铁制造武器,采用了加热锻造工艺。1972年河北藁城和1977年北京市平谷县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经

5、研究分析确定铁刃是用陨铁加热锻造成形(厚2毫米),再与青铜钺身铸成一体的。,我国塑性加工的历史,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为了减轻重量,铁甲多为薄片,大都经过加热锻造。1960年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前1世纪)铁铠甲,其铁片厚度仅12毫米,为热锻铁件。,我国塑性加工的历史,西汉铁铠甲还原模型,2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类型,常用塑性成形加工方法有:锻造、冲压、轧制、拉拔、挤压等几种类型。,轧制 挤压 拉拔 锻造 冲压,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单晶体和多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为单晶体; 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微小晶体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a)

6、单晶体 (b)多晶体,2.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机制主要有两种形式:滑移变形和孪生变形. 滑移:滑移是金属塑性变形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即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滑动。滑移的距离是滑移方向上原子间距的整数倍。使大量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滑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产生宏观的塑性变形。,2.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滑移变形,单晶体滑移照片,2.1.1 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变形后的性能,滑移的位错机制: 晶体的滑移变形实际上不是晶体内两部分彼此以刚性的整体相对滑动,而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滑移面上的位错运动进行的。当一位错

7、移到晶体表面时,便形成了一个原子间距的滑移量。,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a) 位错 (b) 位错移动 (c) 产生滑移 刃型位错运动造成滑移的示意图,2.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位错机制,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螺型位错移动造成滑移的示意图,2.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位错机制,螺型位错,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孪生变形: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沿一定方向产生相对移动,已变形部分的晶体位向发生了变化,并以孪晶面为对称面与未变形部分相互对称。,2.1.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2.1 金属塑性

8、成形物理基础,锌的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多晶体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晶内变形主要是滑移变形,而晶间变形则包括各晶粒之间的滑动变形和转动变形。通常情况下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晶内变形,当变形量特别大(尤其是超塑性变形)时,晶间变形占主导地位。,多晶体塑性变形示意图,2.1 金属塑性加工理论基础,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a晶内变形 b晶间变形,2.1.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其变形抗力也就越大。另外,变形较均匀,因应力集中引起开裂的机会也较少,从而细晶粒金属断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变形量,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因此,从一般的使用角度来看,晶粒细的材料强度高,塑性好,在

9、实际生产中通常希望获得细小而均匀的晶粒组织,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各晶粒的变形先后不一致,变形量也不一致,在同一晶粒内变形也不一致。,2.1 金属塑性加工理论基础,2.1.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仅有两个晶粒的试样在拉伸时的变形,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 1) 晶粒变形:晶粒沿变形最大的方向伸长;,(a)变形前 (b)变形后 变形前后晶粒形状变化示意图,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变形程度为30%,变形程度为50%,变形程度为7

10、0%,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 1) 晶粒变形 变形程度很大时,多晶体晶粒沿一方向显著拉长,晶界 模糊不清,各晶粒难以分辨,呈现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低碳钢冷塑性变形后的组织,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 2) 亚结构细化; 3) 变形织构;晶粒要相对于外力轴发生转动,结果大多数晶粒聚集到某些取向上来,从而形成变形织构。 4) 残余应力晶格与晶粒均发生扭曲,产生内应力(金属内部变形不均匀, 位错等晶体缺陷增多, 金属内部会产生残余内应力)。,丝织构示意图,板织构示意图,2.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 1. 力学性能: 金属

11、的力学性能随其内部组织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变形程度增大时,金属的强度及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2. 对金属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比电阻增加,电阻温度系数下降,导热系数下降,磁导率和磁饱和强度下降,待磁滞和矫顽力增加。化学活性提高,加快腐蚀速度。,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2.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材料为Q345(16Mn) 钢 的自行车链条经 过五次轧制,厚度由3.5mm压缩到1.2mm,总变形量为65

12、%,硬度从150HBS提高到275HBS;抗拉强度从510MPa提高到980MPa;使承载能力提高了将近一倍。,2.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3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弹簧钢丝的强化:65Mn弹簧钢丝经冷拉后,抗拉强度可达20003000MPa,,比一般钢材的强度提高46倍。,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4 加热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回复:是指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发生某些亚结构及物理和化学性能变化的过程。在该阶段,金属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但残余应力明显下降,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能也部分地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3、,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4 加热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再结晶过程示意图,再结晶:当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加热到高于回复阶段的温度时,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又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了原来已变形的组织,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结果使冷变形后的金属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变形之前的状态。,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4 加热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再结晶,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4 加热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回复与再结晶,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5 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冷变形和热变形: 再结晶温度为分界点。 从金

14、属学的角度出发,冷、热变形加工是以再结晶温度为界限的,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变形称为冷变形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变形就称为热变形加工。 如钨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 ,其在1000 的变形加工仍是冷变形;又如铅、锡等低熔点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在0 以下 ,在室温下的变形就是热变形加工。,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5 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改善铸锭组织:通过热塑性变形可使铸锭或毛坯中的气孔和缩松焊合,打碎粗大的柱状晶和树枝晶,改善夹杂物与脆性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消除偏析。,细化晶粒:正常的热塑性变形由于发生塑性变形和再结晶,一般可使晶粒得到细化,因而可以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2.1

15、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5 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纤维组织,纤维组织:在热变形过程中,铸态金属中的各种偏析、夹杂物、第二相和晶界等逐淅沿变形方向延伸,形成纤维组织,也称流线。由于纤维组织的形成,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具有了各向异性。,2.1 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2.1.5 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应使流线合理分布,使流线与零件服役时的最大应力方向一致,与切应力或冲击力方向垂直。,(a) 锻造 (b) 切削加工 环形座流线,2.3.1 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金属的可锻性: 是指金属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锻件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 金属的可锻性的综合衡量: 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

16、抗力,金属的塑性高,变形抗力小,变形时不易开裂,且变形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少。这样的金属可锻性良好;反之,可锻性差。,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2.3.1 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1.塑性及塑性指标: 是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2.变形抗力: 是指在一定的加载条件下、一定的变形温度下和一定的变形速度下,引起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单位变形力。,1. 化学成分及组织的影响 1) 化学成分: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不同,其可锻性也不同。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数量亦增加,塑性的降低就更甚,同时变形

17、抗力也随之增加。 合金元素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一般都会使钢的塑性降低,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进而使钢的变形抗力增加。 磷溶入铁素体后,使钢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塑性、韧性显著降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当钢在8001200范围内进行塑性加工时,由于晶界处的硫化铁共晶体塑性低或发生熔化,而导致锻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2.3.2 影响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1. 化学成分及组织的影响 2) 金属组织:单相组织比多相组织塑性好,变形抗力也低。含有较多碳化物的合金,因碳化物既硬又脆,而且塑性极低,可锻性较差。 细晶组织有利于提高钢的塑性

18、,但也会导致变形抗力的增加。 铸造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粒和偏析、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故使金属塑性降低。,2.3.2 影响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2. 变形温度的影响: 提高加热温度有利于提高锻件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 变形温度不当将产生的缺陷; 温度过高时产生过热、过烧、脱碳、严重氧化; 温度过低时锻件变形困难或者被锻裂及损毁锻造设备。,2.3.2 影响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2.3 金属塑性变形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2.变形温度的影响: 始锻温度:金属加热后开始锻造的温度称为始锻温度。始锻温度应低于AE线以下200左右。 终锻温度:金属锻造中允许的最低变形温度称为终锻温度。一般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