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含解析)_第1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含解析)_第2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含解析)_第3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含解析)_第4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2.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常见的非食品包装袋主要是聚氯乙烯塑料(PVC),其化学式为(C2H3Cl)n。下列有关聚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3∶1B.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C.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完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3.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A.漂白粉B.明矾C.氯气D.活性炭4.对2P2O5的正确描述为()A.表示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磷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B.表示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C.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D.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5.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加入明矾使不溶性悬浮物凝聚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6.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而沉淀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钙、镁离子D.通过蒸馏获得蒸馏水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具有可燃性②单质③化合物④无色无味⑤在101kPa下凝固点是0℃⑥纯净物A.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⑥8.在下列化学式中,若X代表某种元素,则错误的一个化学式是()A.X2O3B.X2Cl3C.X(NO3)3D.X2(SO4)39.胶南市海青等地盛产茶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含76个碳原子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10.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1.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1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13.我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篙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5∶22∶514.下列方框中符合2H2意义的示意图是()A.B.C.D.15.为建一大型热电厂收集到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宜建在居民区附近B.宜建在干旱的山区以便脱贫致富C.应建在水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地区D.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请计算:(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小明同学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17.过滤的操作:“一贴__________二低__________三靠__________”。18.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错误;B项,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二甲醚(C2H6O)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错误;C项,分子由原子构成,二甲醚由二甲醚分子构成,一个二甲醚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D项,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6=4∶1,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A选项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3∶1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1;B选项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是正确的叙述,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C选项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完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是正确的叙述,因为含有碳元素燃烧后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A。3.【答案】D【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答案】D【解析】2P2O5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选D。5.【答案】A【解析】A项,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项,通入氯气可以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项,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D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能吸附部分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6.【答案】C【解析】A项,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项,通入氯气,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项,通过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项,通过蒸馏获得蒸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答案】B【解析】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8.【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式来判断X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9.【答案】D【解析】由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其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碳、氢、氧原子个数比;分子的构成。10.【答案】A【解析】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纯净的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然界中的水中都含有矿物质离子等杂质而不纯。在生活和工业生产活动中水常用于溶解物质和降温。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明矾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及蒸馏,其中蒸馏能将不纯的水转化为纯净的水,其余方法都不能。11.【答案】D【解析】A项,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正确;B项,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可以节约用水,正确;C项,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节约用水,正确;D项,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更多的水,不正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A项,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不符合实际。故A说法错误;B项,利用沉降的方法,除掉的是不溶性杂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故B说法错误;C项,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故C说法错误;D项,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D。13.【答案】C【解析】A项,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碳酸外,都属于有机物,正确;B项,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C项,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错误;D项,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5∶22∶5,正确。故选C。14.【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化学用语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15.【答案】C【解析】A项,热电厂需要燃煤,有大量的污染空气的物质,不易建在居民区附近,故错误;B项,热电厂需要大量的水,并且要交通便利,故错误;C项,热电厂需要大量的水,并且要交通便利,故正确;D项,热电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不能由企业自主选择基地,故错误。故选C。16.【答案】(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40∶12∶48=10∶3∶12;(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3)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钙片片数×每片钙片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钙片片数×每一片钙片所含碳酸钙质量×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0.75g×40%=0.60g;(4)根据每天需要喝的牛奶中含钙量=每天所吃的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设:每天至少需要喝牛奶的体积为V,则=0.60gV=600mL【解析】(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40∶12∶48=10∶3∶12;(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3)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钙片片数×每片钙片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钙片片数×每一片钙片所含碳酸钙质量×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0.75g×40%=0.60g;(4)根据每天需要喝的牛奶中含钙量=每天所吃的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设:每天至少需要喝牛奶的体积为V,则=0.60g,V=600mL。17.【答案】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解析】过滤实验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为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b.漏斗内液面低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