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_第1页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_第2页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_第3页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_第4页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与思密不可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早在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哲学。思辨,是一种思考方式。思辨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而阅读与表达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思辨力培植的土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就是以思辨为核心,以阅读与表达为载体与目标导向的阅读与表达形式,也成为小学语文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中,可以创设有效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更好达成阅读与表达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其内涵有如下三个侧重点:(一)以实践性学习为课程教学形态新课标指出了本学习任务群是以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开展,即是以阅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学习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制定适宜的学习活动主题,策划阅读与表达的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调动阅读与表达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活动育人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的积极作用。(二)以互动式学习为课堂组织形式课程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与知识交流互动的场所,在问题催发的互动中课堂的生成度更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过程中,教师以阅读为媒介和载体,设置有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判断,有条理、有逻辑、有力度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认识与理解,让阅读充满智慧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诱发宝贵的生成,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独特个性。互动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催化剂”,是提升思辨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基础。(三)以理性思维与精神为培养目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的培养为落脚点。要培养学生借助事实材料作为论据支撑自身观点,用理性的态度与立场,科学地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在表达自身观点与意见时,做到负责任、立场明、证据清。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是21世纪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语文思维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培养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素养的培养上。(一)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思维层面的发展要求,通过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发展多元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秀的思维品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思辨”为核心。这一以阅读与表达为载体的学习任务通过创设开放性、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议题,使学习任务群充满对话与交流,充满智慧与思维的碰撞。围绕话题的思考、探究、辩论,都对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尤其是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很有帮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与交流中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个性化表达的良好学习品质。(二)有助于提高审美创造素养审美创造是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与作品中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审美是载体,创造是目的,只有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才能进行美的表达与创造。审美既是主观的感受,又是理性的思辨,前者是关于“是否美”,后者是关乎“缘何美”。换而言之,只有具有科学、理想的思维和判断,才能形成对美的理性认知与判断,也才能进行符合审美价值取向的语言表达与创造,并在口语交际、写话与习作中创造出美的语言、美的作品。因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三种课程样态(一)单元整体教学样态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思路十分清晰明了,以相同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为主线结构单元,在单元整体教学下深层次、结构化地掌握学习内容。在单元编排思路之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也成为单元整体教学的一部分,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的深度落实。选择教材中思辨性较强的学习单元,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或者教学环节,都能较好地达成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寓言学习单元,寓言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体裁,以短小精悍的故事讲述人生道理。但是如何透过故事学习道理,则需要借助思辨性阅读,而要突出学生对故事理解的真实性、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与意见,则需要借助思辨性表达。对于这类单元,可以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设置“小故事,大道理”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主题,制定以读寓言、辨道理、谈感受为主线的学习计划,让学习任务群体现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等板块的思辨性,让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挖掘寓言文体特征与素材资源,学会思辨性地阅读和思辨性地表达。(二)单篇课文教学样态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单元整体框架下复杂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不同,单篇课文教学样态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淡化了文本的思辨性特征,取而代之的是从文本中设置有思辨价值的议题。这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切入点小,针对性强,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便于组织与实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这一重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为例,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借助咏物来言志和抒怀。教师通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来建立所咏之物与所抒之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现咏物诗的特点、手法与艺术,促进学生把握咏物诗的规律。如《石灰吟》的学习中,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具体包含如下学习任务:一是了解石灰的特性,包含观石灰之外形特征(了解其“清白”);二是观看烧石灰的生产劳动视频(体会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三是谈对石灰特点的认识;四是知人论世,搜集诗人于谦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人格品质、思想抱负;五是讨论诗中所寄托的诗人情感;六是总结咏物诗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学生对本诗、对这一类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把握,较好地掌握了咏物诗的阅读方法。(三)项目化学习样态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项目化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样态,就是打破教材的编排思路,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组织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与思辨能力的具体方面来设置问题情境,组建学习项目,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项目化学习。在此过程中项目主题的选择极为重要,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项目化学习样态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充分体现了“大语文”与课程综合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鲁迅主题学习单元,围绕这一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学习可以通过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来实现,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识鲁迅身平”“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将其与该单元的课前预习、阅读教学、探讨交流、课后阅读以及主题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过程中可以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三环”教学模式(一)提炼有意义学习主题,引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而言,主题的价值和意义决定着学习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如同写作要立意高远一般,学习任务群的主题也要具有高远的立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活动之前对学习活动的主题进行精细化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思辨”+“阅读”+“表达”,学习任务群活动的主题必须联结三者,以读·思·达为活动形式,制定有意义的阅读与交流的活动主题。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主题学习单元,民间故事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表述为“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阅读民间故事、传承民间故事意义深远,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教师围绕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设计《中国民间故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制定“民间故事中的中华美德”学习任务群的活动主题。通过读其中的一个个经典流传的民间故事、品人物形象、辨人物品质来体会和感受中国民间故事中所宣扬的中华传统美德。这样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活动主题站在民间故事的人文思想内涵的高度,思想内涵深远,学习主题积极,具有很好的活动意义。在这样的学习任务群活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二)设计阅读与表达任务,推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有意义的主题框架下设计若干个具有内在关联、共同指向活动目标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下高质量地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以人物描写为主题,其语文要素是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在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中,包含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直接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的间接描写,他们的作用与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异?教师围绕“不同人物描写基本方法的差异表达”为主题,安排如下几个具体的学习任务:1.阅读《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和《刷子李》,分别找出各篇课文中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2.从四篇作品中分别找出五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3.讨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对突出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4.关于人物描写,除了上述直接描写,还有间接描写,它的表达效果如何?(试举例说明)5.有的课文使用了一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的课文使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各有什么优势?(试举例说明)6.课后练习,运用人物描写基本方法来写一个片段。这六个学习任务组成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都是围绕具体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的特点、表达效果来引发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以及最后的思辨性表达的。任务与任务之间是前后相连、循序渐进的,学生需要借助认真的阅读、比较、分析,结合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段来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推动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帮助学生深层次建构知识体系。(三)拓展学习和活动资源,支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过程中,为了提高思辨的科学、理性,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借助实用的工具与方法来拓展资源,支撑学习任务群活动。首先,应巧妙地用好思维认知工具辅助学习。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活动实施过程中,尤其在阅读复杂文本过程中,可以借助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来标识、备注、记录其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维方法。其中,思维结构图的运用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条理性、独创性。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过程中,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其次,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过程。学生在搜集资料支撑自身观点过程中,可以运用智能手机、家庭电脑以及Ipad等学习工具,搜集资料,拓展思路,支持自己的思考和论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搜集和选择信息的基本方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增强思辨的科学与理性。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