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1(李佩君-肖佳晴-齐潇逸-吴越)_第1页
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1(李佩君-肖佳晴-齐潇逸-吴越)_第2页
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1(李佩君-肖佳晴-齐潇逸-吴越)_第3页
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1(李佩君-肖佳晴-齐潇逸-吴越)_第4页
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1(李佩君-肖佳晴-齐潇逸-吴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口市总体规划初步汇报吴越齐潇逸李佩君肖佳晴汇报整体纲要规划综述市域综合现状分析城区综合现状分析涵盖内容:龙口市概况;十二五、相关宏观城市圈、经济圈、历年相关规划信息整合介绍与分析;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与层次重点解决问题:龙口市在宏观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周边城市、县、港口的关系;港口——腹地规划理念分析涵盖内容:区位、历史与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村庄分布;综合交通现状;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经济发展现状;SWOT分析与综合评价重点解决问题:资源的破坏与整治;进行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市域交通体系;村庄整合;预测人口与用地规模;确定村镇体系统筹发展格局;涵盖内容:东城区,新城区,西城区的用地性质现状,道路交通现状以及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重点解决问题:各个城区中的用地布局结构调成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道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龙口市概况规划背景相关规划信息整合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与层次规划综述龙口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东北部,胶东半岛西北部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全市东西最大横距46.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7.43千米,总面积893.84平方千米。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68.83万人。境内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滨海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占17.47%平原50.97%丘陵31.56%,其余为海岛等。龙口市概况全市辖5个街道、8个镇:东莱街道、龙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东江街道、黄山馆镇、北马镇、芦头镇、下丁家镇、七甲镇、石良镇、兰高镇、诸由观镇。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历史之城Historicalcity龙口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城市。夏代前为隅夷地,属青州,商代属营州,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明清的龙口被称为商业之乡。黄县的“丁百万”靠当铺起家,全盛时期其家族财富相当于清政府一年的收入。民国时期,国内各通都大邑都有龙口人所兴之业。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给予龙口特有的文化底蕴,使这里成为人杰地灵的宝地。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功臣胡大海、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开放之城Openingcity龙口是一座开放的港口城市。早在孙中山先生制定《建国方略》时就指出在龙口建港,1914年开埠后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1985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被辟为国家首批一类开放口岸。拥有码头岸线3000余米,生产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设有危险品、煤炭、集装箱、客滚专用及多用途泊位和散杂泊位等,年货物吞吐能力达6000万吨,客运量50多万人次,目前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港通航。这里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赋予龙口巨大的发展空间,使这里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最具价值、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资源之城Resourcecity龙口是一块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的宝地。龙口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盛产小麦、苹果、草莓、虾、海参等农产品,拥有亚洲最大的水果保鲜库群。龙口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大型海滨煤炭基地,褐煤总储量26亿吨,年开采量400多万吨;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沿海大陆架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属"富集型"油区;2010年中海石油公司从铺设一条天然气海底管线,通过渤南这条管线向山东供气5亿立方米/年。龙口市人力资源同样丰富,金融环境良好,全市拥有各类职业学校8所,各类金融机构11所,是山东省拥有最多金融机构的县市之一。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活力之城Vigorouscity龙口是一座充满活力,快速崛起的城市。自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之后,便昂首阔步,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龙口市排名第11位,在山东26个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一。近年来,龙口坚持政府企业双驱动,内资外资双突破,规模档次双提升,重力推进城建、加工制造、临港、农村、旅游、服务六大产业,全力实施造船、整车生产、石化工业、休闲度假、特色商贸、名人文化、生态绿带、中心城市八大突破,使“六大产业、八大突破”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引擎。雄厚的工业实力为龙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绿色之城Greencity龙口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了“大绿化”工程,用大手笔绘绿,靠大动作增绿,下大气力护绿。城市绿化覆盖率打到35%,绿地率33%,人均绿地率达到9平方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韵味独特的紫薇花,“紫薇香溢满城”,每逢紫薇花开,城乡处处花红叶绿,香飘四溢,成为龙口的独有景观,龙口也被誉为“紫薇城”。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龙口更注重净水蓝天。全市用于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基金达到5亿,GDP能耗、二氧化硫等排放指标大幅下降。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旅游之城Tourismcity龙口是旅游休闲的度假天堂。龙口市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左右,冬天不低于-10℃,夏天不超过30℃;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90多天。自古就有“南有苏杭,北有蓬黄”的美誉。旅游业以南山风景区、屺姆岛旅游区、徐福故里旅游区和之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和谐之城Harmoniouscity龙口是一座和谐发展的城市。在城市,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即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全国平安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努力建设平安龙口、和谐龙口和生态龙口。在农村,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稳步实施了“五通双建六保”工程,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步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龙口模式”不仅为龙口市打造了一副工农、城乡、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前景,也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一

龙口市概况龙口市概况全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小康市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城市名片一

龙口市概况规划背景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龙口港是环渤海的重要港口,主要为龙口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随着综合运输网的建设和完善,还将为大莱龙铁路及其他铁路延伸线沿线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区和华北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龙口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作用将日益加强,将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干散货、石油、液体化学品为主,内贸与外贸、装卸与仓储、商业港与工业港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规划背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50%以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

区的枢纽在我国规划的铁路“五纵五横”中,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一纵”的中枢地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一体发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规划背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城镇体系规划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

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

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体系规划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国家高技术经济产业基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1)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3)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4)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教育中心。(5)建设我国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产业聚集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聚集区潍坊海上新城丁字湾海上新城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烟台十二五规划解读:

向交通物流枢纽城挺进

“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完善提升集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于一体的全方位交通物流网络,依托保税港区、开发区等开放载体,探索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先行试验区,巩固提升环渤海南翼中心城市地位,确立沟通华东和东北、连结日本和韩国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地位,成为环渤海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在《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面向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城”的定位颇为引人注目。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权良宝:“经过‘十五’、‘十一五’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十分可观,公铁水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全面推进,随着中韩铁路轮渡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陆续开展,烟台连接‘两东’山东、辽东,贯穿‘两北’华北、东北、衔接‘两海’黄海、渤海,沟通‘三国’中日韩的独特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条件更加成熟。”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烟台十二五规划解读:

向交通物流枢纽城挺进建成现代化大型枢纽港

关键词:以港兴市

纲要内容:积极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搞好十大港区改造扩建,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港口格局。早在“十一五”期间,“以港兴市”战略既深入实施,港口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西港区大型专业深水码头建设顺利推进,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70个,龙口港占20个。2010年12月14日,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龙口港占6000万吨。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烟台市将基本建成以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为核心港区,莱州港区为黄河三角洲重点港区,其他港区分工协作,特点鲜明、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和邮轮停靠港;基本形成产品集群、产业聚集的沿海产业带和黄金海岸观光旅游基地。此间,我们将全力建设东北亚大型枢纽港口和物流航运中心;打造黄河三角洲龙头港;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保税港作用,参照自由港模式,推动港口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变;积极推动中韩陆海铁路联运建设,打造新欧亚大陆桥的北桥头堡;加快邮轮港、黄金海岸和国际休闲度假岛建设,打造中国北方‘维多利亚湾’。”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烟台十二五规划解读:

向交通物流枢纽城挺进公路网络通达顺畅关键词:

90分钟通勤圈

纲要内容:以建设90分钟市域通勤圈为目标,打造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骨架、与全省公路主干线衔接良好、市域内各乡镇通达顺畅、布局合理的公路交通网络。

目前烟台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5万公里,比“十五”末增加1886.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达到2258公里。全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别达到414公里和854.6公里,高速公路位列全省地级市首位。西港区、莱州港区、龙口港区三条疏港高速和烟台至海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35公里,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依托的区域公路网络日趋完善。烟台市累计投资17.4亿元,硬化农村公路4852公里,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西港区、莱州港区、龙口港区三条疏港高速、烟台至海阳高速、龙青高速、荣乌与同三高接高工程全部完工,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75公里,继续保持全省地级市首位。干线公路里程达到2435公里,一级路达到975公里,公路优良率、路面质量指数分别达到90%和88%;硬化农村公路3470公里,村村通油路率达到100%。就市域通勤来说,市民通过公路路网可以在90分钟内到达除长岛外其他所有县市区。”二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烟台十二五规划解读:

向交通物流枢纽城挺进“高铁”即将进入关键词:铁路交通网

纲要内容:建设完善集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铁路轮渡于一体的铁路交通网络,尽早开通动车组。“十一五”期间,铁路瓶颈基本打破。烟大铁路轮渡成功运营,开辟了国内第一条海上铁路通道,烟台由铁路终端城市跃升为重要铁路节点城市。呈现在城市面前的将是初具规模的“两纵一横”铁路网络。德龙烟铁路中涉及烟台方面的龙烟铁路途经龙口市、蓬莱市、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正线全长112.8公里,单线预留双线,它贯穿北部多个港区,烟台港口的集疏运能力将借由这条线路得到极大的提升。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也是省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铁路建设项目,它连接青岛、烟台、威海三个主要城市及大部分重要港口。“十二五”期间,德龙烟铁路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将建成通车。二

规划背景龙口市十二五解读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五大组团

新区组团——以建设政治文化中心为功能定位

东城组团——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功能定位

西山组团——以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新型临港城市为功能定位

南山组团——以建设高品位城市形态为定位

东海组团——以文化教育、康乐旅游和商贸购物等为功能定位四大板块

高新区板块——以发展先进加工制造业为功能定位

诸由工业区板块——以发展重型工业、高端产业为功能定位

滨海度假区板块——以建设一流水平的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区为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板块——以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度假旅游新区、总部基地新区、绿色生态新区、低碳经济新区、创新城市新区为功能定位二

规划背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综合竞争优势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膨胀提升五大支柱产业

铝及铝制品产业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纺织服饰产业

现代化工建材产业。

品产业(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二、大力发展服务业(一)加快膨胀现代物流业(二)大力提升商贸流通业(三)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四)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业(五)创新发展科技信息业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优化农业布局(二)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大力开展农业品牌创建(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

规划背景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促进临港产业发展一、加快港口扩建步伐围绕建设现代化亿吨强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走跨省市、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建港的路子,加快推进重点港口建设项目。二、强化港口工业支撑依托港口优势,强化港口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临港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海洋工程及造船、现代化工等临港工业。三、推进临港物流平台建设利用我市优越的港口区位、优良的港口设施,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我市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二

规划背景相关规划信息整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纲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键词内容提炼布局篇陆海空间布局全面优化调整提升“一核”,壮大“两极”,构筑三条开发保护带,打造三个城镇组团科教篇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教育中心。建设我国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基础设施篇海陆相连空地一体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能源篇构筑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着力构建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提高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具体包括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产业篇协调支撑现代产业新体系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载体功能,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海洋利用篇构筑集约节约用海新机制重点推进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建立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监测救护网络和海洋生物基因库机制篇促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重点城市行政区划,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经济新区。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完善省财政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赋予经济强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努力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政策篇20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制定合理财政税收政策、投资融资政策、海域海岛和土地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相关规划信息整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打造蓝色经济区的高效(土地高效利用、经济高效发展、政府高效管理)、共融之城(人与自然的共融、区域共融、六区融合)。近期建设目标:区域与组团协调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益、社会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实现紧约束条件下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人口规模:中心城近期人口规模为230万人。用地规模:2015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0平方公里以内。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十二五”末,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用地等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3000公顷以内。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相关规划信息整合《烟台港总体规划》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蓬莱港区牟坪港区栾家口港区长岛港区烟台市港航管理局组织编制的《烟台港总体规划》通过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原来烟台市各个港口实现整合,统一组成烟台港区。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为规模化、专业化的综合性港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其它港区主要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陆岛交通运输和旅游为主。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主要通过临港产业来体现。烟台市各港区后方拟规划10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其中包括综合物流园区、港口商贸区和修造船工业区等。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相关规划信息整合龙口市历版总规回顾

老一版近期规划至2010年,使城镇体系发展成为“五区三园三带,四个重点镇,七个一般镇”的框架结构。远期规划至2020年,最终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次中心城区,一个卫星城,五个中心镇”的框架结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龙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构筑了新的发展格局:城市中心向四周扩散,主城区逐步西迁,建设城市新区,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体系。建立南部风景旅游区,东海经济开发区和龙港经济开发区,稳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拓宽城市发展路线,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加强综合性建设,形成四带环绕的辐射发展网路。构建两条经济发展轴线,以城市新区为轴心,形成沿海工业与旅游产业复合型发展轴。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龙口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随着市域经济有机整合,各城镇、园区的不断膨胀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将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变更,最终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次中心城区,一个卫星城,五个中心镇”的框架结构。规划总面积278.5平方公里,人口9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3%。相关规划信息整合龙口市历版总规回顾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各城区总规回顾规划至2010年,按照“突出中心、择优发展、均衡协调”的基本原则,在注重提高中心城区承载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加强相邻区域的协调融合,将紧邻市区的新嘉街道、东江镇发展成为重点镇,使城镇体系发展成为“五区三园三带,四个重点镇,七个一般镇”的框架结构。规划总面积142.3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6%。规划期限编制单位人口规划面积城市性质发展方向黄城区规划1997-2010山东城乡规划设计院2.2万人27.5平方公里新建城市中心区向西发展龙口街道规划1997-2010山东城乡规划设计院13万人31平方公里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纵向延伸相关规划信息整合三

相关规划信息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烟台市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龙口市总体规划(1997年版)新区总规2002年四

规划修编依据市区规划区市域本次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期限规划层次县域:指龙口市行政区域,包括5个街道、8个镇、面积893.84平方千米;规划区:中心城区,龙港经济开发区,东海经济开发区,南山旅游风景区,丛林工业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东城区,西城区。五

规划期限与层次龙口市在宏观区域中的地位。分析龙口市在宏观区域层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确定龙口市重点发展领域龙口市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关系。分析龙口市与烟台、潍坊、青岛的关系,确定龙口市与它们的对接途径龙口市与周边同等城市的关系。分析莱龙口市周边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蓬莱市、海阳市、牟平区等县级市,确定错位互补发展战略,避免盲目竞争龙口港与周边同等港口的关系。分析龙口港周边芝罘湾港、烟台西港、栾家口港、蓬莱港、长岛港等的关系,在规划上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优势重点解决问题龙口市在宏观区域中的地位龙口是典型环渤海城市。由于港口、资源等优势,传统上龙口市在渤海湾南岸,包括鲁西北、鲁北,甚至冀东,特别是莱州湾区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口市在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是山东半岛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和崛起,龙口市的发展前景将不仅仅局限于山东半岛,将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重点解决问题龙口市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关系龙口东临烟台,西接潍坊,南近青岛,从不同方面强化与这些城市的联系,有利于龙口获得多渠道的外部发展动力与烟台市形成依托关系作为龙口的腹地城市,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龙口的发展应该以烟台为依托,相辅相承,互帮互助。与潍坊市形成对接关系潍坊是一个工业大市,拥有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潍柴集团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潍坊海化集团。同时也是交通枢纽,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羊口港。龙口可通过大莱龙铁路与潍坊市形成对接,密切产业来往,互通互信,互利互惠。与青岛市形成流通关系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龙口从体制和基础设施方面打通与青岛人才、资本流通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更好地发展前景。重点解决问题龙口市与周边同等城市的关系龙口虽然是烟台所辖范围内的唯一副中心城市,但同时也要分析分析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蓬莱市、海阳市、牟平区等县级市,确定错位互补发展战略,避免盲目竞争。莱州市:现代化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以旅游业带动城市发展招远市: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最高的黄金产量,以金兴工、以金招商战略栖霞市:工业、食品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创新驱动、富民强区战略蓬莱市:重点培植旅游业、临港产业、葡萄酒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业等主导产业海阳市:“运动、休闲、娱乐”为主的复合型旅游体系城市,沙滩运动休闲之城牟平区:先进制造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烟台市发展轴线烟台市城市圈层重点解决问题栾家口港区开展钢铁、煤炭、原油等散杂货运输,主要为地方临港工业发展服务共有12个泊位,万吨以上泊位3个。龙口同大连、天津、青岛、秦皇岛、黄骅、京唐、日照、连云港等港口相比,属于地方港口,港口建设限于资金、腹地及国家港口定位,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以下分别从主导临港产业和港口规模对周边同等港口进行简介。龙口港与周边同等港口的关系芝罘湾港区以集装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