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45周年,某团体欲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地举行纪念活动,最适合举办这次活动的地点是A.莱克星顿 B.萨拉托加 C.约克镇 D.华盛顿2.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 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3.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4.“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A.废除宰相制度B.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C.采用八股取士D.锦衣卫的设立5.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6.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在A.改革开放后B.文革期间C.一五计划期间D.筹建新中国时7.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承续和发展。因此,在学习历史时,我们应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将历史学习的内容与今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以今溯古,以史证今。证明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铁的史实是()①《马关条约》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8.在中国民族大家庭里,民族融合是主流,下面关于民族交往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B.宋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9.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先河的人物是()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10.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情色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陈述的是()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11.如图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标志,关于该组织说法正确的是A.北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B.成立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的开始C.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D.成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华约12.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上图的飞行器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14.某班同学通过2019年春晚的三个分会场对“中国梦”进行了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井冈山分会场:1927年10月,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人是谁?后来又创造了哪一局面?吉林一汽分会场:这里诞生的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是我国哪一经济计划取得的成就?深圳分会场: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的经济特区除了深圳还有哪几个?深圳有何地位?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是谁?通过以上探究,请你谈谈在“追梦”之路上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5.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因此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地是莱克星顿。选项A符合题意;萨拉托加是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地方,B排除;约克镇是英国军队投降的地方,C排除;华盛顿是现在美国的首都,D排除。故选A。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等。依据题干关键词“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表述不符合该学者意图,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D【解析】

题文中的“育人和洋务学堂”起到的作用是培养新式人才。分析四个选项,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和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的的作用,不和题意,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和培养人才有关,故答案选D。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明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形式趋向僵化,不讲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故C符合题意;废除宰相制度、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锦衣卫的设立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到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各民族的代表共同决定建立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策确定了下来。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D【解析】

依据题干“证明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铁的史实”,《马关条约》是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等地,故①不符合题意。《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等岛屿归还中国,故②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上英美为了争取苏联对日作战,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故③不符合题意。《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确定的原则,即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东北、等岛屿,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②④。8、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题考查的是古代我国各个朝代民族交往的史实,属基础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A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是“唐太宗”不是“唐玄宗”;B是“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不是宋朝;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故C“明朝时”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选择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汉武帝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招募使者出使西域,渴望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十余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诸国。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大门,开辟了丝绸之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D【解析】

依据题意分析可知,ABC项是对美国独立战争事件的陈述,不带有感情色彩,萨拉托加大捷中的“大捷”表明对胜利的一种兴奋,带有感情色彩。故选D。11、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选项符合题意。为了对抗北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A选项不符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是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B选项不符合题意。华约的成立在北约之后,D选项不符题意。由此,ABD可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延伸。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识记住相关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1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是指巴黎公社;C和1917年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第二次,莱特兄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领域出现了汽车和飞机两种新式交通工具。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答案为第二次革命,莱特兄弟。14、(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2)第一个五年计划。(3)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4)。(5)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等。【解析】

结合材料分析:(1)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这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所以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获得知识,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国对国外的影响,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4)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是。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把前辈人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