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0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2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A.1.5V B.3V C.36V D.220V2.(2分)世界上最早记述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学者是()A.安培 B.伏特 C.沈括 D.牛顿3.(2分)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光学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4.(2分)手机芯片的主要制造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 B.超导材料 C.磁性材料 D.绝缘材料5.(2分)下列涉及的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的水 B.草上的露珠 C.枝头上的霜 D.房檐上的冰6.(2分)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人的2倍。手机主要辐射的是()A.电磁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超声波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 C.红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D.更换灯泡不用断开电源8.(2分)下列四幅图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 B. C. D.(多选)9.(2分)踢毽子时,毽子离脚后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考虑空气阻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毽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毽子在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毽子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若所受力全部消失,毽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多选)10.(2分)某电饭锅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加热电阻,S为电源开关,S1为温控开关。闭合电源开关S,温控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 B.电路总电压变小 C.电路总电流变小 D.电路总功率变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1-19题每空各1分、每图1分、20题8分,其中计算部分4分,共50分,g取10N/kg。11.(6分)晴朗的日子里,小惠和爷爷在水库边上钓鱼。(1)爷爷用的钓鱼竿是(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2)爷爷戴的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3)小惠看到空中的飞鸟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当飞鸟远离水面时,它水中像的大小将。(4)当有鱼上钩时,小惠用力拉动钓鱼竿,钓鱼竿发生形变,说明。(5)爷爷告诉小惠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原因是。12.(5分)如图所示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电动平衡车。(1)平衡车采用锂电池组提供电能,行驶时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平衡车的能,实现了碳的零排放;(2)平衡车在行驶过程中,以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的;(3)平衡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平衡车打滑。(4)平衡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中所有的能量总和(选填“增大”“不变”“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车子,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性。13.(4分)燃气安全无小事。(1)我们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燃气之所以容易泄漏是因为燃气管道和液化石油气钢瓶内部的气压外界大气压。(2)用燃气烹饪食物主要通过方式实现加热。(3)从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天然气属于能源。农村家庭也都使用液化石油气,是因为液化气的热值。14.(3分)长春的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建设中,经济圈建成后全长416km。(1)一辆轿车平均速度是80km/h,连续跑完经济圈,需要h。(2)经济圈沿途有很多高架桥,高架桥两侧的引桥做得很长,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简单机械中的原理。使汽车上桥时更(选择“省功”或“省力”)。15.(3分)图甲是小德、小惠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的规格完全相同,加热方式也相同(不考虑加热时热量的散失)。(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2)图丙是两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小德和小惠所用水的质量之比为。16.(5分)小惠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图甲中,光屏上能够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始终保持图甲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7.(4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本实验的原理公式是:。(2)实验中除秒表外,用到的器材还有。(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vAC(选填“>”、“<”或“=”)。18.(7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时电路中电流变小。(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实验。实验中,当他把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选填“A”或“B”)端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4)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则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该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惠想测量标有“2.5V”的小灯泡的电阻,他重新选择了电源(电源电压未知)和标有“5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时电流表选择了小量程。(5)按照图丙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如图丁,电源电压为V。(6)小惠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A,则此小灯泡的电阻是Ω。(保留1位小数)(7)小惠测出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流值,并做出A、B、C图像(如图戊),则正确的为。19.(5分)小惠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烧杯、溢水杯、水、小石块和其它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且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1)请画出图甲中小石块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小惠换用不同的物体或液体按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丙中溢水杯装满液体,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G排。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若某次实验时,物体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则此时F浮G排。(3)图丙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小石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将,溢水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4)图中甲、乙、丙、丁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F4,液体密度为ρ液,则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20.(8分)如图所示是“创新”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电子密度计工作原理简图。他们用细线将重为5N的物块M悬吊在轻质框架上(该框架质量忽略不计),框架底板与压敏电阻RF接触。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为18V,R0的阻值为20Ω,RF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小组成员进行如下操作:F/N0123456RF/Ω10203040506070(1)调零:当物块M没有浸入液体时,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调至某一位置,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2A,此处电流值标记为电子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则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Ω。(2)标记:①用调节好的电子密度计,开始测量液体密度时,升高升降台,使物块M浸没在液体中(不接触容器),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显示液体密度大小。当物块M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此处电流值标记为电子密度计1g/cm3。则物块M的体积是多少m3?(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终结果)②该电子密度计的刻度(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3)反思:为了提高该电子密度计的精确度,小组同学提出了可以在其它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仅将物块M换成一个不变,体积更(选填“大”或“小”)的物块N。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0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2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A.1.5V B.3V C.36V D.220V【答案】D【分析】据物理学中关于电压的常识进行选择。【解答】解: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2分)世界上最早记述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学者是()A.安培 B.伏特 C.沈括 D.牛顿【答案】C【分析】沈括发现了磁偏角。【解答】解:世界上最早记述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学者是我国北宋学者沈括,故ABD不正确,C正确。故选:C。3.(2分)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光学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答案】A【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如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4.(2分)手机芯片的主要制造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 B.超导材料 C.磁性材料 D.绝缘材料【答案】A【分析】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解答】解: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2分)下列涉及的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的水 B.草上的露珠 C.枝头上的霜 D.房檐上的冰【答案】A【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解答】解:A、冰化成的水,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B、草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枝头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房檐上的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A。6.(2分)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人的2倍。手机主要辐射的是()A.电磁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超声波【答案】A【分析】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讲话时,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解答】解:在现代社会中,电磁波无处不在,如我们所说的手机发射的就是一种电磁波,像电视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雷达的工作等都用到了电磁波。故选:A。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 C.红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D.更换灯泡不用断开电源【答案】B【分析】(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灭菌、消毒,还可用来验钞等;(4)在检修灯泡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后检修。【解答】解:A、机械效率大小与是否省力无关,故A错误;B、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C、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手术室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故C错误;D、在更换灯泡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后检修,故D错误。故选:B。8.(2分)下列四幅图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 B. C. D.【答案】C【分析】(1)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3)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4)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解答】解:A、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演示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力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演示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D、图中是热机,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多选)9.(2分)踢毽子时,毽子离脚后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考虑空气阻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毽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毽子在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毽子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若所受力全部消失,毽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D【分析】(1)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毽子的机械能才守恒;(2)(3)对毽子进行受力分析,可做出判断;(4)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毽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毽子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0时,只受重力作用,此时受力不平衡,故B正确;C、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C正确;D、毽子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CD。(多选)10.(2分)某电饭锅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加热电阻,S为电源开关,S1为温控开关。闭合电源开关S,温控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 B.电路总电压变小 C.电路总电流变小 D.电路总功率变小【答案】ACD【分析】(1)由P=UI=可知,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电阻越大,功率越小,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结合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和P=UI=可知各挡位时电路的连接;(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3)根据P=UI判断出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解答】解:A、当S、S1都闭合时,R1、R2并联;当S1断开,S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的电阻,所以,由P=UI=可知,R1、R2并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电饭锅为加热状态;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时,电饭锅为保温状态;因此闭合电源开关S,温控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时,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故A正确;B、电路总电压保持220V不变,故B错误;C、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闭合电源开关S,温控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总电压不变,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所以闭合电源开关S,温控开关S1由闭合到断开时干路的电流变小,故C正确;D、由P=UI知电路总功率变小,故D正确。故选: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1-19题每空各1分、每图1分、20题8分,其中计算部分4分,共50分,g取10N/kg。11.(6分)晴朗的日子里,小惠和爷爷在水库边上钓鱼。(1)爷爷用的钓鱼竿是费力(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2)爷爷戴的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3)小惠看到空中的飞鸟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当飞鸟远离水面时,它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4)当有鱼上钩时,小惠用力拉动钓鱼竿,钓鱼竿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爷爷告诉小惠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原因是液体能传声。【答案】(1)费力;(2)会聚;(3)反射;不变;(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液体能传声。【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3)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解答】解:(1)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3)小惠看到空中的飞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当飞鸟远离水面时,它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4)当有鱼上钩时,小惠用力拉动钓鱼竿,钓鱼竿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爷爷告诉小惠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这是因为液体能传声。故答案为:(1)费力;(2)会聚;(3)反射;不变;(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液体能传声。12.(5分)如图所示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电动平衡车。(1)平衡车采用锂电池组提供电能,行驶时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平衡车的机械能,实现了碳的零排放;(2)平衡车在行驶过程中,以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静止的;(3)平衡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平衡车打滑。(4)平衡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中所有的能量总和不变(选填“增大”“不变”“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车子,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2)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3)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转移的方向性进行解答。【解答】解:(1)平衡车行驶时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平衡车的机械能,实现了碳的零排放;(2)平衡车在行驶过程中,以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相对于车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3)平衡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车轮与地面粗糙程度来增大了摩擦力,防止平衡车打滑。(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所有的能量总和是不变的。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车子,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故答案为:(1)机械;(2)静止;(3)增大;(4)不变;方向。13.(4分)燃气安全无小事。(1)我们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燃气之所以容易泄漏是因为燃气管道和液化石油气钢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用燃气烹饪食物主要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加热。(3)从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农村家庭也都使用液化石油气,是因为液化气的热值较大。【答案】(1)大于;(2)热传递;(3)不可再生;较大。【分析】(1)流体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2)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叫热传递;(3)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液化气的热值较大,使用时污染小,在农村已经取代了煤。【解答】解:(1)流体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燃气之所以容易泄漏是因为燃气管道和液化石油气钢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用燃气烹饪食物时,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和温度较低的食物之间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加热。(3)天然气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农村家庭也都使用液化石油气,是因为液化气的热值较大。故答案为:(1)大于;(2)热传递;(3)不可再生;较大。14.(3分)长春的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建设中,经济圈建成后全长416km。(1)一辆轿车平均速度是80km/h,连续跑完经济圈,需要5.2h。(2)经济圈沿途有很多高架桥,高架桥两侧的引桥做得很长,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原理。使汽车上桥时更省力(选择“省功”或“省力”)。【答案】(1)5.2;(2)斜面;省力。【分析】(1)根据t=计算轿车连续跑完经济圈需要的时间;(2)在斜面的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解答】解:(1)轿车连续跑完经济圈,需要的时间为t===5.2h;(2)高架桥两侧的引桥相当于斜面,汽车利用斜面上升时,增大了运动的距离,故汽车上桥时可以省力。故答案为:(1)5.2;(2)斜面;省力。15.(3分)图甲是小德、小惠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的规格完全相同,加热方式也相同(不考虑加热时热量的散失)。(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94℃。(2)图丙是两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小德和小惠所用水的质量之比为4:3。【答案】(1)94;(2)不变;4:3。【分析】(1)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根据图象直接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的变化;由图象丙知,小红和小明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初温不同,末温相同,然后据吸热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上表面与第94条刻度线对齐,则温度计的读数为94℃;(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设小德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1,小惠同学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2,由图象丙知,小德和小惠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Q1=Q2,即吸收的热量相同,初温不同,末温相同,小德的实验水温变化量Δt1=6℃,小惠的实验水温变化量Δt2=8℃,根据吸热公式Q吸=cmΔt可知,Q1=cm1Δt1=6cm1,Q1=cm2Δt2=8cm2,即6cm1=8cm2,所以==4:3。故答案为:(1)94;(2)不变;4:3。16.(5分)小惠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图甲中,光屏上能够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始终保持图甲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左;(4)见解析。【分析】(1)为使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处;(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进行分析;(4)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据此画图。【解答】解:(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由图甲可知,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3)若始终保持图甲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左;(4)见解析。17.(4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本实验的原理公式是:v=。(2)实验中除秒表外,用到的器材还有刻度尺。(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vAC(选填“>”、“<”或“=”)。【答案】(1)v=;(2)刻度尺;(3)小;(4)>。【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工具;(3)小车运动的时间越长,越便于测量时间,可以从增加小车运动时间的角度分析斜面的坡度大小;(4)由图读出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的原理是v=;(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秒表外,还需要刻度尺;(3)当斜面的坡度越小时,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小,由v=知,相同的距离,小车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越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4)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C段的路程s1=80cm,t1=5ssBC=80cm﹣40cm=40cm,tBC=2s,AC段的平均速度:vAC===16c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20cm/s;所以vBC>vAC。故答案为:(1)v=;(2)刻度尺;(3)小;(4)>。18.(7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时电路中电流变小。(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R断路。(3)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实验。实验中,当他把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B(选填“A”或“B”)端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4)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则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该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惠想测量标有“2.5V”的小灯泡的电阻,他重新选择了电源(电源电压未知)和标有“5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时电流表选择了小量程。(5)按照图丙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如图丁,电源电压为4V。(6)小惠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A,则此小灯泡的电阻是8.3Ω。(保留1位小数)(7)小惠测出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流值,并做出A、B、C图像(如图戊),则正确的为C。【答案】(1)见解答;(2)电阻R断路;(3)B;(4)3;(5)4;(6)8.3;(7)C。【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接一个上接线柱和一个下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进行分析,按照甲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若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与电源相连,据此判断出故障;(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4)根据画出I﹣R图象(如图丙)可知图中阴影面积为长方形,由欧姆定律分析;(5)根据电流表示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和串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电源电压;(6)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7)根据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改变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小,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应该接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如图所示:;(2)若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故障为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3)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4)根据画出I﹣R图象知,图中阴影面积为长方形,其面积等于IR,由欧姆定律得U=IR,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其数值为U=IR=0.6A×5Ω=3V;(5)按照图丙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为50Ω,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如图丁,电流表如果是大量程,读数小于0.6A,必须改为小量程,故电流表是小量程,电流表的示数为0.04A,根据灯泡电压不超过2.5V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源电压U=IR+UV=0.04A×50Ω+2V=4V;(6)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A,则此小灯泡的电阻R=≈8.3Ω;(7)测出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流值,并做出A、B、C图像(如图戊),根据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电压增大相同时,电流的增大量减小,图像弯向U轴,故选:C。故答案为:(1)见解答;(2)电阻R断路;(3)B;(4)3;(5)4;(6)8.3;(7)C。19.(5分)小惠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烧杯、溢水杯、水、小石块和其它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且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1)请画出图甲中小石块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小惠换用不同的物体或液体按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丙中溢水杯装满液体,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G排。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若某次实验时,物体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则此时F浮=G排。(3)图丙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小石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将变大,溢水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选填“变大”“不变”“变小”)(4)图中甲、乙、丙、丁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F4,液体密度为ρ液,则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液(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答案】(1);(2)=;=;(3)变大;不变;(4)×ρ液或×ρ液。【分析】(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比较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3)液体压强与浸入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4)通过浮力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通过弹簧测力测出物体重力,利用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计算小石块密度。【解答】解:(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重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弹簧测力计一个小格代表0.2N,由图可知,物体重力为3N;烧杯重力为1.6N;物体浸入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6N,烧杯和水的总重力为2.0N;由甲丙的示数差可得F浮=0.4N;由乙丁的示数差可得G排=0.4N;故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任何情况,若某次实验时,物体没有全都浸没在液体中,F浮=G排;(3)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小石块深度发生了变化,小石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将变大;溢水杯原来是装满液体的,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液体的深度没有变,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不变;(4)根据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F1﹣F3=F4﹣F2=ρ液gV排;弹簧测力计F1=ρ石gV物;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则石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