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中医学原专业名称:中医学

专业代码:520401K原专业代码:620103K

专业负责人:***审核人:***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

(一)培养目标....................................................1

(二)培养规格....................................................1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3

(一)公共基础课程................................................5

(二)专业(技能)课程............................................5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7

八、实施保障.....................................................8

(一)师资队伍..................................................8

(二)教学设施..................................................8

(三)教学资源.................................................10

(四)教学方法.................................................10

(五)学习评价.................................................10

(六)质量管理.................................................11

九、毕业要求....................................................12

附三年制普通专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13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医学(520401K)

二、入学要求

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

四、职业面向

表1中医学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所属专业类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或技职业资格证书和职

对应行业(代码)

类(代码)(代码)(代码)术领域举例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中医药类卫生(84)中医医师医疗、预防、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大类(52)(5204)社会工(85)(2-05-02)复、养生保健服务中医执业医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医德素养良好,具有一定的科

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

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技

术技能,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中医医师职业群,适应中医药卫

生事业、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够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康复

及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

展基础,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从事专业技术

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素质要求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

-1-

定的意志和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愿意贡献社会及服务人群。

(2)热爱中医学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能吃苦耐

劳,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

服务。

(3)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具

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自尊自爱,谦虚

正直,积极向上,有创新意识。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有较强的

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

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8)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知识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

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

点。

(4)掌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技术和知识,以及常见

体质中医辩识知识。

(5)熟悉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基层

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医学诊疗常规。

(6)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2-

(7)熟悉传染病、危重急症应急处理知识。

(8)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9)熟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及病原生

物学等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2)能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能运用中医药理论传授指导

养生保健。

(4)能运用望闻问切及医学诊断方法,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

(5)能对危重急诊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及转诊。

(6)能有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的技术应用能力。

(7)能规范书写医学文件。

(8)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由5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

展课程、素质拓展课。

表2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必修课

军事理论(入学前3周)必修课

形势与政策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必修课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必修课

劳动教育必修课

体育必修课

大学英语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必修课

生理学必修课

-3-

病理学必修课

药理学必修课

中医基础理论必修课

中药学必修课

方剂学必修课

针灸推拿学必修课

诊断学基础必修课

中医诊断学必修课

西医内科学必修课

中医内科学必修课

专业核心课中医外科学必修课

中西医妇科学必修课

中西医儿科学必修课

中医骨伤科学必修课

西医外科学总论必修课

常见急症处理必修课

黄帝内经选修课

医学伦理与卫生法规选修课

医古文选修课

仲景养生保健学选修课

伤寒论选修课

金匮要略选修课

温病学选修课

仲景病案学选修课

专业拓展课

传染病学选修课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选修课

临床营养学选修课

医学遗传学选修课

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选修课

医学写作选修课

计算机基础选修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用选修课

素质拓展课艺术鉴赏选修课

护理美学选修课

DV制作选修课

-4-

形体训练选修课

体育专修选修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健康教育选修课

口才与演讲选修课

口语、听力选修课

普通话选修课

社会学基础选修课

人际沟通技巧选修课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军事理论与军训(入学前3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

体育、大学英语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

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讲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

络、体质、病因与病机,防治原则等。

人体解剖学:主要讲授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

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知识,为进一

步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生理学: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

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

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

的生理学基础知识。

病理学:主要内容是疾病的一些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

-5-

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学基础

知识。

药理学:主要内容是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

和用药注意事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主要讲授中药的基本理论和300味左右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和应用及有关中药的采集、识别、炮制等基本理论知识。

方剂学:主要讲授方剂的组成原则、分类及20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

组成、功效、配伍、加减变化基本规律和适应证。

2.专业核心课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案书写

等。旨在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

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临床诊察疾病、辨别

证候的能力。

诊断学基础:主要讲授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检查、心电图检查、内镜检查与病历书写。旨在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采集与诊断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的方法,并

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内科学:主要讲授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

现、实验室和其它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以及防治。

针灸推拿学:主要讲授经络、腧穴、针灸技术、推拿手法及临床治

疗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内科学:主要讲授中医内科50种左右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辨

证论治和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等。

西医外科学总论:主要讲授外科的无菌操作技术等基础知识。

中医外科学:主要讲授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

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

中西医妇科学:主要讲授女性生理、病理的特点及经、带、胎、产

-6-

等常见妇科病的中、西医诊治,并简要介绍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一

般知识。

中西医儿科学:主要讲授儿科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儿科临床

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

中医骨伤科学:主要讲授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对常见骨折、

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科疾病的诊治。

常见急症处理:主要讲授中、西医急诊的常用处理办法和急救技术,

以及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办法。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医古文、医学伦理与卫生法规、仲景养生保健学、黄帝内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仲景病案学、传染病学、病原微生物与免

疫学、临床营养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写作、计算机基础、医院信息管

理系统应用等。

4.素质拓展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艺术鉴赏、护理美学、DV制

作、社会学基础、形体训练、体育专修、健康教育、口才与演讲等纳入

素质拓展选修课中。

5.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在校内进行人体解

剖实训、“三理”机能实验、中医舌象实训、中医脉象实训、中药标本

实训、诊断实训、急救实训等。在学校的附属医院或合作医院进行临床

见习;临床见习一般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完成;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要求有中医科)进行毕业实习。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

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要严格执行《职

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三年制普通专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7-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有高级职称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2名、在相关行业企业具有较大

的影响力,有专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骨干教师15

名。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具有行业企业生产

一线工作经历的达100%,高级职称的比例达4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

教师达80%以上。

3.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4-6名,同时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

跟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指导的机制,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左

右。

4.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2年以上相关

企业工作经历。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

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

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验实训室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解剖模型、人体标本、系列挂图等。

用于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三理”机能实验室

配备投影设备、动物实验操作台、动物实验常用试剂和器械、Pc-

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等设备。用于生理学、病

理学、药理学等课程

的教学与实验。

-8-

中医舌象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中医舌诊系统等。用于中医诊断学

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中医脉象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等。用于中医诊

断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中药标本馆

配备中药生药标本、中药饮片标本、标本柜等。用于中药学、方剂

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诊断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模拟人,安装

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系统软件。用于诊断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急救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多功能综合急救模拟人,安装急救

技能训练系统软件。用于急救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中医学专业相关实训活动,

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

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原则上应是二级甲等及以

上医院,能提供中医学专业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专业发展的主流技

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

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

有安全、保险保障。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并建立专门机构(实习科)管

理实习,最后一年,实习科安排学生在医院的临床岗位实习,满足本专

业学生实习的需要。

-9-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

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选择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

“十三五”规划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馆形成了以医学类图书为主、涵盖各科的藏书格局,馆内现有

文献资料175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4万多册,电子图书近51.5万册,

电子期刊7600余种,每年期刊订量在1000种以上。图书馆馆内购置包

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科技期刊网》等在内

的数据库19个,全校师生可通过校园网平台全天候访问。另引进“超星

数字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利用馆藏电

子资源。图书馆中特色“仲景文献情报研究所”可帮助中医师生进行中

医文献查阅。

3.数字化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临床课程在线精品

课程、药理学在线课程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

(四)教学方法

建立和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相互关系,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如跨学科协同教学、病案讨论法、实验教学法、PBL教学、SP

教学、床边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大力提倡和普遍推广网络、CAI技

术等教学手段,创造生动、直观、活泼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

养成。

(五)学习评价

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专兼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

和学生小组评价相结合。

-10-

1.课程考核:将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占

科目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学习态度、平时理论

和技能考核等;二是终结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60%,包括:期末理

论考核、期末技能考核。

2.实习考核:以实习单位为主,主要考核学生跟岗实习中的岗位职

业能力、职业态度、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等。

3.评价: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教学秩序良好。

通过巡课、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活动,采取

学生、同行、督导小组三层次评教,形成了科学的评教运行机制。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

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1.成立由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

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整体教育教学指导。

2.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

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

实现学生的早接触实际工作、多接触实际工作,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

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

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3.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

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科研体系,设立教学督导与教研管理机构,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

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

证教学质量。

5.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

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11-

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6.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

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

九、毕业要求

1.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环节,符合国家教育

部、河南省教育厅及学校对大专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

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2.本专业设置课程总学分为218.5学分,其中,必修课137.5学

分,选修课86学分。毕业规定学分标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三

年修业期满应达到毕业规定的最低学分标准为147.5学分,其中必修课

137.5学分以上(包括:课内必修课94.5分、专业技能实训3分、临

床见习、临床实习40分)。选修课10学分以上(包括:专业基础及专

业选修课共6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体育专修2学分;素质拓展公共艺

术限选课1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任选课1学分以上。学生参加创新创

业大赛获奖或发表相关论文可折算2个专业基础及专业选修学分)。

-12-

附三年制普通专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科5.6学

目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期

号课程学分总计讲授实践

3周15周18周18周14周2周40周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36656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2464461822

公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共3形势与政策265651111

4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115151

5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228282

课6军事理论(入学前3周)3842460

模7劳动教育116610每学期4学时

块8体育272106222

2*9/4*

9英语6.51141144

9

小计24.5524364160

10人体解剖学59068226

11中医基础理论59078126

专12中药学596801644*9

13生理学47254184

基新

14病理学2362882

础生

必4*9/2*

15药理学3544410学

9

修教

课育4*9/6*

16方剂学5907218

模与9

块小计31564452112防

教6*9/8*

17针灸推拿学5945440育

5

2*9/4*

18中医外科学354468

9

专19中医诊断学47256164

心6*9/4*

课20诊断学基础5906228

9

块6*9/8*

21中医内科学71269828

9

22中西医妇科学47260124

23西医内科学4.58470146

24中西医儿科学3564884

25中医骨伤科学23624122

4*9/2*

26西医外科学总论2463214

5

-13-

4*9/2*

27常见急症处理2.5463610

5

56

84

小计38676512164(3学

(3学

分)分)

课内总学时及周学时94.518501368500262527/272726

4010401040

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学时1040

毕业1.专业综合技能考核

考试每学期开课门次

2.理论考核10989

(参

考)3.病例考核

三年制普专中医学专业拓展课模块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课程序号课程1学2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

学分总计讲授实践

类别期

/918周18周14周40周

1黄帝内经236364

2医学伦理与卫生法规236362

3医古文236364

4仲景养生保健学23626102

5计算机应用基础23618184毕

6伤寒论472724

专业拓

7金匮要略45646104业

展课模

块8温病学2362882实

9仲景病案学2280282

10传染病学23610262习

11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2363602

12临床营养学2363242

13医学遗传学1363062

14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1288202

15医学写作1161062*8

16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1288202

小计32588432156

-14-

三年制普专中医学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

序号课程学分总计讲授实践

/9周18周18周14周40周

1艺术导论116106/2

2音乐鉴赏116106/2

3美术鉴赏116882*8

公4影视鉴赏116882*8业

共5戏剧鉴赏116882*8

艺6舞蹈鉴赏116882*8

7书法鉴赏116882*8习

8戏曲鉴赏116882*8

小计81286860

1足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