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麦加大清真寺B.洛阳白马寺C.巴黎圣母院D.希腊帕特农神庙2.下列图表中左图(清朝初期)至右图(清朝中期)代表清朝与某西方国家贸易关系的变化。据此分析图中的某国应是A.法国B.荷兰C.英国D.美国3.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兰亭序》是祖冲之的代表作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使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5.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材料直接反映了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C.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6.残酷的三角贸易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导致工人发动武装起义C.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7.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8.如下图所示扑克牌中人物首先征服并统一希腊,后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他”是()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释迦牟尼 D.穆罕默德9.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袁世凯政府没有收回主权④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0.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A.领导秋收起义 B.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1.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还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秦朝隋朝B.秦朝唐朝C.秦朝宋朝D.秦朝明朝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精神的力量历时愈久,经历的实践考验愈多,其中蕴含的真理光辉愈是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而无产阶级却相对贫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无产阶级从19世纪中叶产生到1914年只有100万左右,而从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在对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如有人说:“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请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史实并加以说明。1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一一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一一开凿隋朝大运河一一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一15.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A图片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B图片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建筑;C图片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建筑;只有D图片希腊帕特农神庙不属于三大宗教相关建筑。故此题选D。【点睛】专题复习世界三大宗教产生时间、地点、教义及对世界的影响。2、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棉织物销售到清朝”,印度将鸦片买到清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中国是个庞大的市场,于是,英国在印度创办的东印度公司决定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借助工业革命,英国将棉织物销售到清朝。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因此②表述错误,可以排除。①③④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故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5、D【解析】

依据题干“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作出了突出贡献,D项符合题意;AB关于抗日战争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返回欧洲。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残酷的三角贸易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是三角贸易带来的影响,不合题意;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C项不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禅让制出现于尧舜禹时期,分封制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主要是管理地方的措施。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8、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首先征服并统一希腊,后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他”是亚历山大。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人们的反对,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北大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后期由于工人阶级的罢工,商人的罢市,使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而当时的政府是北洋政府,不是袁世凯政府,所以②④表述正确,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D【解析】

材料“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扩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吃掉”,结合所学,材料强调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基础之上形成了一条革命道路,故选D;材料强调革命需要一个根据地,而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执行的是城市中心暴动策略,并没有形成巩固的根据地,A错误;材料强调毛泽东创建革命根据地,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刘志丹创建的,B错误;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是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C错误。11、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外部环境”,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故C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题干“外部环境”不符,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等,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为中共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2)根据课本所学,从1914年到1919年无产阶级人数不断增长,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共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这是“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的体现。14、(1)秦始皇(2)汉武帝(3)隋炀帝(4)唐太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用来削弱诸侯的势力,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