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_第1页
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_第2页
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_第3页
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_第4页
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雪芹《宝玉挨打》教学要点解析1、作家作品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是曹雪芹贫居北京西郊时写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全书120回,后40回为高鹗所续。该书影响巨大,学术界产生了以该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2、背景简介与情节波澜第28回:宝玉与琪官蒋玉菡在酒席上一见如故并互赠了汗巾,而且两人过从甚密。第30回:宝玉与金钏儿调笑被王夫人发觉,王夫人大怒,不顾金钏儿哭求立刻把她撵了出去,金钏儿含羞忍辱投井自尽。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以中心事件为题,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情节波澜宝玉挨打是一个前面伏脉千里,后面余波荡漾的大事件。在这一章节中曹雪芹致力于营造情节波澜,做了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使人感受到宝玉挨打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3、串讲课文吴功正先生谈《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情节结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4):宝玉挨打的原因。打前交待起因(序幕、开端、发展);第二部分(5~8):宝玉挨打,以及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高潮);第三部分(9~11):写众人对宝玉挨打所持的态度。打后其他人的反应(结局、尾声)。故事情节要点1、交代宝玉挨打的原因2、宝玉挨打3、王夫人抢救宝玉4、贾母出场救下宝玉5、宝钗、黛玉探望宝玉4、人物分析宝玉挨打后各人的反应如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特征?贾母:痛惜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王夫人:哀痛维护自身利益的母亲宝钗:规劝符合封建规范的大家闺秀黛玉:关心志同道合的知音“宝玉挨打”也是宝黛钗爱情多重奏中的一个重要乐章。宝玉被打抬回怡红院后,紧接着就有“宝钗送药”、“黛玉探伤”的情节,体现了钗黛不同的爱情表露方式和个性特征。宝钗送药:先是“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出进来”。进来就仔细关照伤药的用法,显出沉稳大方的风度。不仅行为得体,言语也直分疼人:“早听人一句话,……”将对宝玉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情深意长,却含而不露。但尽管含情脉脉,宝钗也没有忘记“仕途经济”,数落宝玉“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临走又提醒“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前后不同性质的语言都以温厚道出,半规劝半用情,体现了宝钗工于心计、欲露又掩的个性特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黛玉探伤:她是在宝玉“半梦半醒”悄悄进来的。没有侃侃而谈,只是“无声之泣,气噎喉堵。”面对伤势沉重的宝玉,她“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抽噎半天,才说出一句“你从此都改了罢”!这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表现了黛玉内心极其复杂的情感,饱含了黛玉对知音的痛惜和关爱,这句话是黛玉看到宝玉被打得如此惨重,她内心极度痛苦说出的,并非真的要宝玉改悔。5、艺术特色解析(1)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2)描写细腻逼真,情节起伏跌宕。(3)人物描写上,内容与形式统一,人物形象丰满。(4)语言上,生活化的口语,高度性格化。(5)留白的写法,文章更加意蕴深刻。6、课文归纳。(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2)说明贾政、宝玉之间冲突的实质、作品的思想意义?荣国府的封建家族将延续富贵的希望寄托于宝玉身上,千方百计诱导读《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但宝玉厌恶仕途,双方为此不断发生摩擦。而《宝玉挨打》则是封建卫道士贾政与叛逆者宝玉之间第一次激烈的面对面冲突。(3)造成宝玉挨打的具体事由、根本原因各是什么?具体事由:金钏儿的投井、贾雨村的来访、忠顺王府的索蒋玉菡、贾环的进谗中伤。挨打的根本原因:答案见上题。(4)分析贾政、宝玉的性格特点:(5)分析薛宝钗、林黛玉探视宝玉过程中体现的性格差异?艺术特色:逐层铺叙、精心组织高潮的表现手法。钏儿的投井、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